高校图书馆建筑庭空间功能再造初探

2019-08-22 09:53苏欢张雪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苏欢 张雪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通过空间功能再造不仅解决使用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满足当代图书馆开放多元、综合高效的新趋势。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庭空间及空间再造概念的解读,剖析其空间功能再造的设计原则,提出庭空间功能再造的设计策略。为大学图书馆空间功能再造的良性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庭空间;空间再造

1 引言

空间再造是当前图书馆空间功能性拓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图书馆空间使用状况紧张,且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了日后的扩建需求。图书馆建筑庭空间通常承担着组织交通流线的作用,同时也是以采光通风为目的的生态化设计。随着图书馆逐渐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其庭空间的使用功能及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逐渐向开放、多元方面发展。充分利用庭空间,既解决了图书馆运营过程中的空间不足的问题,也满足当代图书馆开放多元、综合高效的新趋势。

2 相关概念解读

2.1 庭空间

随着20世纪中期现代派建筑的诞生,摆脱了古典形式束缚的现代建筑更注重功能和空间的构成,现代庭空间的概念在这时形成,并在各类型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庭空间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人们的活动中心,也是空间序列的高潮,具有多功能特点[1]。

根据庭空间在图书馆建筑中的布置方式和其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不同,可分为中庭式、边庭式、线性式、包裹式四种类型。当庭空间和室外空间直接相连时我们称之为外向型庭空间,当庭空间位于母体建筑内部而不与外界相连时我们称之为内向型庭空间[1]。

2.2 空间再造

空间再造的起源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于1992年8月提出的“信息拱廊”,它的实施成为全球信息共享空间的起源和空间再造的重要模式[2]。2006年,D.R.Beagler指出,良好的信息共享空间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即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文化空间[3]。其中文化空间是本文研究探讨的主要空间类型,包括可供学习、研讨、辅导、合作研究等的环境空间。

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通过空间功能再造不仅可打破以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创造以分享为主体的交流研讨空间,同时促进图书馆与学习者、学习社群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4]。

3 庭空间功能再造设计原则

3.1 以读者为中心原则

空间环境对读者行为有潜在的影响,合理的空间设计能同时提高读者使用舒适度和空间的使用效率。所以,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最大化满足使用者需求,是庭空间功能再造的首要原则。

庭空间交通方便、视野开阔、氛围活泼、空气流通好等众多因素均构成读者热衷于在此学习、交流的原因。另外,对比偶然或短暂的停留,长时间驻足的读者更喜欢隐蔽、私密的环境。边缘空间、围合空间都属于私密空间,可以为读者带来安全感,是读者经常使用和停留的空间。

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树立发展目标,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助力科研与辅助教学,通过多方合作交流以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9月,ACRL发布了《大学图书馆的影响:改进实践和研究的重点领域》研究报告,是大学图书馆行业价值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了美国大学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观。为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5]。

4 庭空间功能再造策略

新的时代背景下,庭空间不仅是读者进行互动式交流与休憩的场所,还可作为整个图书馆阅读空间的补充,同时也承担着传承校园文化的角色。

4.1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包括开放式学习空间、研讨空间、信息服务空间和休闲空间,各空间可灵活组合。通常围绕庭空间展开序列,实现从开放的交通空间到封闭的安静学习空间过渡。

伟谷州立大学皮尤图书馆将边庭构建成开放式的学习交流空间,座椅设置灵活且可移动,每组活动式的座椅旁都配有可接入式电子显示屏,以满足读者交流学习的需求。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新馆围绕中庭展开弹性信息共享空间,分组设置休闲座椅,在这里可进行学术与社交活动,使图书馆成为校园的社交枢纽。

4.2 休闲与交流空间

休闲与交流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单独列出更能体现出与庭空间的密切联系。因为拥有组织交通流线的核心地位,庭空间是图书馆设置休闲与交流空间的最佳选择之一,具体形式包括休闲沙龙、咖啡吧、书吧、休息室等。

4.3 数字服务与体验空间

图书馆庭空间靠近入口位置常设置公共检索和自助借还系统。数字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向智能化、便捷化发展,可视化数据平台、互动照片墙、虚拟翻书系统、馆内全景地图导航等设备逐渐被各馆开发使用。例如可视化数据平台不仅可以展示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图书借阅量数据、到馆人数等日常信息,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展示日期、天气、图书馆特色系统数据等其它信息。

4.4 新书展示与文化展览空间

展示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传承空间。打造特色鲜明的新书及文化展览空间,举办各类内容新颖的主题书展、图片展、作品展,不仅可以活跃图书馆的文化交流氛围,更是将校园文化融入时代气息,知识蕴聚和思想交流的校园中

心[6]。

参考文献

[1]高中岭.公共图书馆庭空间设计研究[D].哈爾滨工业大学,2010.6.

[2]王宇,孙鹏,胡万德.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历程及驱动力[J].图书情报工作,2019(4):6-11.

[3]BEAGLE D R.The infoemation commons handbook[M].New York:Neal-Schuman,2006(3):24-27,32.

[4]吴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4-17.

[5]王琳.美国大学图书馆价值观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图书馆学刊,2018(7):139-142.

[6]戴维民,孙瑾.论信息共享空间[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22-25.

作者简介

苏欢,女,辽宁沈阳,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空间改造、学科服务。

张雪,女,辽宁沈阳,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