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程耿东1941年9月出生于苏州,不满两岁时,父母离异,从此他与年轻的母亲相依为命。程耿东自幼聪慧,到了上学的年龄时,母亲为他日后有个好前程,拿出所有积蓄,并变卖了一些家产,凑足学费,将他送进学校。程耿东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因此学习很刻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1958年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进入北大,程耿东学习更加刻苦,家境困难,买不起书,他就天天跑图书馆,阅读,摘抄,大学6年浓缩着知识精华和自己阅读心得的笔记整整积攒了厚厚的十多本。
未名湖畔,晨风暮雨,寒来暑往,程耿东收获了知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风格。1964年,程耿东大学毕业,经过认真思考,他考取了力学研究在国内名列前茅的大连理工大学(当时叫大连工学院)研究生。
来到大连理工大学,程耿东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很快,他的才华受到他的导师唐立民教授的赏识,力学大家钱令希院士也发现了程耿东的才华,对他非常器重,并预言:程耿东将来一定会成为力学方面的栋梁之才。
1978年,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这一年国家决定通过考试选拔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学习。得知这个消息后,程耿东欣喜若狂,很快他凭借多年刻苦学习打下的扎实基础,顺利通过了考试,登上了改革开放后公派留学生的头班快车。
1978年底,程耿东来到丹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有幸成为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学会主席尼奥德森教授和著名力学家奥洛霍夫教授的学生。尽管当时程耿东已经37岁,但学习起来一如年轻时那样如饥似渴,深得两位导师的喜爱。很快,程耿东凭着勤奋,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学业,成为这批公派留学人员中,第一个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
博士毕业后,程耿东正式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他把国际力学界最前沿的课题——“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定为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很多人听到这个名词都觉得很陌生,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当有人问程耿东,他是这样解释的:“很多人坐过飞机,一定会看到飞机的机翼并不是用一块完整的材料制造的,通俗一点讲,是拼出来的。那么这些材料怎样组合才能既保证安全飞行,又节省材料呢?这就是工程结构优化要研究的内容。现实生活中,从易拉罐到飞机,从房屋结构到海洋石油平台,结构优化的研究无处不在。”概括地说,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通过改进产品结构(可以是易拉罐等产品,也可以是楼房等工程)设计,使其能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轻重量、减少资源使用,得到优化的设计。结构优化对提高产品竞争力非常重要。以汽车为例,减重10%,可减低油耗6%~8%。
经过10年的潜心钻研,20世纪90年代初,程耿东首先在“关于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中取得突破,用数学规划方法解决了结构优化设计中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奇异解难题。
对于程耿东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术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一致称:这一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上纠正了以往文献中的错误认识;在研究方法上,为奇异性现象的分析以及求解方法提供了理论工具,攻克了力学研究中的一道难关。
从此,程耿东在国内外力学界名声大振,1991年受到国务院表彰,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担任了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科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十多年来,程耿东一直主持这项研究,并且不断深入,硕果不断。2007年,由他主持完成的“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从全国140多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内学术界最高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大奖,在27个二等奖获奖项目中位列第一,而且是力学界唯一获奖研究成果。
1995年,在程耿东的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11月8日他被任命为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接过任命书的那一刻,他突然感到这一张薄纸分量十分沉重——大学校长,这是一副肩负着国家未来和希望的担子。程耿东决心绝不辜负党的期望,继往开来,把大连理工大学办成一所全国知名高校。
一走上大学校长的岗位,程耿东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上,率先喊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大学来讲,就是要做到‘人才为本”的口号,明确提出:“大学,就是要有大师级的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绝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基于这种认识,他决定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花大气力引进高层次师资,一方面努力加大已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他在学校成立了“引进高层次人才领导小组”,同党委书记林安西亲自坐镇,直接决策,很快制定出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办法和对校内骨干教师的优惠政策。
这些办法和政策一经推出,立即收到很好的成效。对外,很快聘请了177位兼职教授、7位海外学者特聘教授,并约请8位两院院士每年短期来校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内,给优秀中青年教师解决了包括住房、岗位津贴和职称评聘等实际问题,为他们创造出较好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程耿东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公开讲道:“只要你努力,你就会得到支持,得到发展。”而且说到做到,在他第一个任期内,全校教师就有719人次出国进修,165名在职教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2名教师开始进行博士后研究。
程耿东的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师资队伍的面貌,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的同时,程耿东还下大气力抓了学校的发展。他提出了本科教学与科研应紧密结合的办学方针,在学校成立了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并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和社会广泛联系,找课题、议题。他身体力行,先后亲自主持了教改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和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的建设》,前者获得了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后者则于2003年10月顺利通过验收。
程耿东从1995年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至2006年卸任,担任校长共11个年头,在这11年里,他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预审,获得了中央专项资金支持;2001年进入了教育部“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4年开始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大家一致公认,程耿东担任校长期间,是大连理工大学建校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2004年,程耿东获得了“IET教育基金大学校长奖”,这是中国首个大学校长奖。
从大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后,程耿东担任了大连市科协主席,继续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2015年他高票当选“国际结构与多学科優化学会”主席,成为首位当选该学会主席的亚洲科学家,我们相信程耿东先生一定能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