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蒙 常冬梅 王 悦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儿科,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八科,哈尔滨 150040
小儿外感,西医学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居于儿科疾病首位。本病的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部不适、鼻塞流涕等,重者可出现热惊厥,甚至导致肺炎、急性心肌炎、肾炎等重要脏器损害,严重危及患儿生命[1]。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更加[2-4]。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疏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风热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外感风热证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8±2.1)岁,年龄范围为1~12岁;病程(3.2±1.0)d,病程范围为2~5 d。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5±2.3)岁,年龄范围为1~11岁;病程(3.3±0.8)d,病程范围为2~6 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1]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的诊断标准:①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为多见,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②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多兼有咳嗽,或伴有呕吐、腹泻等;③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感冒风热证相关的辩证标准,主症为发热、恶风、头痛、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次症为有汗或少汗、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②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2组患儿均嘱咐清淡饮食,同时多饮水、注意休息。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3510)冲服,3次/d,每日总量10~15 mg/kg。观察组患儿给予疏清颗粒(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80132)冲服,3次/d;1岁以下,3 g/次;1~3岁,6 g/次;4~6岁,9 g/次;7岁以上,12 g/次。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7 d。
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总病程及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 治疗3 d内,患儿的发热、咳嗽以及流涕等症状消失,外周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无反复;显效 治疗3~7 d后,患儿发热、咳嗽以及流涕等症状部分消失,外周血白细胞接近正常,体温正常,偶有反复;无效 经过7 d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45,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病程、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总病程及退热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病程长者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常伴有高热、咳嗽等症状,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尽早缓解症状对于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呼洁等[7-8]报道,疏清颗粒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肠道病毒EV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增殖,具有细胞毒性小、抗病毒作用强的特点。
中医学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正气不足,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抵抗外邪能力较弱,外邪易于乘虚而入,从而引发小儿外感。小儿外感以感受风邪为主,风热证最为多见,故治疗应以疏风清热为原则。本研究选用疏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风热证,方中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甘草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宣泄肺胃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儿总病程、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应用疏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风热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综上所述,疏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风热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