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至2016年山西省41 527例法定传染病病例调查分析

2019-08-22 11:13:50郝彦琴毕丽青王翠玲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传染病

郝彦琴 毕丽青 王翠玲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传染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疫苗接种工作的广泛覆盖,传染病防控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多种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得到了基本控制。但仍有许多传染病防控问题有待解决:肺结核、疟疾、血吸虫病等旧传染病死灰复燃,人感染禽流行性感冒、埃博拉出血热等新传染病不断出现,脊髓灰质炎等已经消灭或基本消灭的传染病对人类仍存在潜在威胁[1]。综合性医院作为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的重要诊治场所,发生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2]。及时将传染病的流行、暴发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上报,可以有效应对传染病院内暴发,为传染病防控政策及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进一步了解山西省某三甲医院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强化传染病报告工作,提高三甲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笔者对该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山西某三甲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依法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描述研究。纳入标准:(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统一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上报病例。(2)符合39种法定传染病病种。排除标准:(1)重复报卡病例。(2)传染病报卡中为疑似病例。(3)报卡关键信息不完整且无法查实病例。

二、研究方法

提取纳入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具体包括上报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疾病种类等,对比分析历年各类传染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域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时间分布

(一)各年上报传染病病种的顺位情况

共报告传染病26种,共41 527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8种共36 828例(88.68%)、丙类传染病4种共3 076例(7.41%),其它法定管理和重点监测传染病4种共1 623例(3.9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前5位传染病排列依次为:乙型肝炎26 162例(63.00%)、梅毒3 303例(7.95%)、丙型肝炎2 735例(6.59%)、肺结核(包括结核性胸膜炎)1 466例(3.53%)及流行性感冒914例(2.20%)。前5位总例数为34 580例,占传染病总例数的83.27%。其中乙型肝炎连续10年均居各类传染病上报数的首位,是主要的传染病。见表1。

表1 2007至2016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传染病上报前5位情况[例(%)]

(二)各年份上报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构成比变化情况

动物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及其他传播途径传染病构成比各年份虽有波动,但整体无明显变化,性传播传染病构成比10年来则逐年上升。见表2。

二、人群分布

(一)性别分布

2007至2016年,该院传染病报告病例中男性23 552例(56.71%),女性17 975例(43.29%),男女性别比为1.31:1。不同性别的患者中,居前五顺位的传染病种类一致,均为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肺结核(包括结核性胸膜炎)及流行性感冒。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患者均以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二)年龄分布

根据年龄划分标准分为4组:0~17岁少年儿童组、18~44岁青年组、45~59岁中年组及≥60岁老年组。传染病报告例数以18~44岁青年组最多,为17 629例(42.45%),其次为45~59岁中年组[10 704例(25.78%)]及≥60岁的老年组[9 876例(23.78%)],0~17岁少年儿童组传染病报告例数最少,仅为3 318例(7.99%)。

0~17岁组以呼吸道和其他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传染病多发,占比分别达到该组的58.20%(1 931/3 318)和23.75%(788/3 318)。具体疾病类型为:水痘610例(18.38%),流行性腮腺炎572例(17.24%),猩红热485例(14.62%),流行性感冒127例(3.82%),肺结核94例(2.83%)、麻疹41例(1.23%),流行性脑膜炎2例(0.06%),手足口788例(23.75%)。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构成比在45~59岁组最高,达89.20%(9 548/10 704),其次是≥60岁组[87.16%(8 608/9 876)和18~44岁组[86.81%(15 304/17 629)]。各年龄组内不同传染途径传染病的构成比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2007至2016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患者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构成比变化情况[例(%)]

注:该研究中性传播传染病不包括病毒性肝炎

表3 2007至2016年山西某三级甲等医院上报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例(%)]

表4 2007至2016年山西省某医院不同年龄段就诊患者的传染病分布情况

(三)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中,农民相对较多,为11 239例(27.06%),其次是家务从事者及待业者,为10 308例(24.82%)。

三、地域分布

41 527例传染病病例中,按照患者的现住址进行分类:太原市居民21 978例(52.92%),山西省内太原市外居民18 411例(44.34%),山西省外居民1 138例(2.74%)。

讨 论

传染病疫情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传染病报告是医院传染病监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监测数据质量是传染病监测系统的灵魂[4]。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山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依法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通过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统一管理,传染病报告流程规范,信息完整,所采集的数据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相互关联,保证传染病防控的工作质量[5]。同时,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流行动态,对传染病防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07至201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院传染病病例相对集中,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前5位传染病总例数占到83.27%,以乙类传染病为主。其中乙型肝炎10年均居第1位,丙型肝炎位居前5位,这与马麟[6]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仍是医院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人群基数大,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任重而道远[7]。从监控数据来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仍是医院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目前,针对病毒性肝炎已经有了良好的治疗手段,尤其是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可以使丙型肝炎治愈率达到90%以上[8-9],而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10],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控,但是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力度,扩大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检测,规范患者管理和治疗。对于综合性三甲医院来说,尤其要注意血源性传染病的管理,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和医疗废物管理,减少和杜绝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其它血源性传播疾病院内感染的发生,“防”与“治”双管齐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该医院就诊发现的传染病例的时间分布看,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构成比各年份虽有波动,但整体无明显变化,10年来一直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性传播传染病构成比10年来则逐年上升。从发病季节来看,与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密切相关,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节为主,消化道传染病以夏秋季节为主,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则无季节性。

从传染病报告的病例来源地分布来看,41 527例传染病病例中,按照现住址分类,太原市居民21 978例,占到52.92%、外市居民18 411例,占44.34%、外省居民1 138例,占2.74%。这与该医院就诊患者总的地区分布一致。同时该三甲医院设有发热门诊,是山西省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哨点之一,设有独立的传染科,具有较强的传染病诊治能力,辐射范围广,因此,外省及外市就诊的传染病患者每年均有增加,应加强区域性传染病的管理,做好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落实传染病的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规定提出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本研究根据年龄划分标准分为4组:0~17岁少年儿童组、18~44岁青年组、45~59岁中年组及≥60岁老年组。从传染病报告的年龄分布来看,少年儿童组以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为主,其中1 931例呼吸道传染病以幼托儿童及小学阶段学生为主,788例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2~3岁组发病率最高,与相关报道一致[11]。对于综合医院来说,儿科门诊普遍接收患者流量较大,收治疾病范围较广,病情复杂,病种多样,应根据门诊就诊情况,重视预检分诊工作,通过预检分诊识别呼吸道传染病疑似患者,做好疫情监测,定期组织医护人员接受相关感染控制、疾病防控等知识培训,加强门诊消毒管理,合理安排门诊消毒频率,做好手部卫生工作,避免发生大范围传播现象,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山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10年来依法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有明显的局部分布特点及单位特色,与医院的科室设置及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关,病种来源与医院收治患者的辐射范围密切相关。对其它的综合医院有参考意义,但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总之,传染病防控是一项持续重要的工作,医院是传染病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与医院的诊疗工作密切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考验。从病种上来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仍是医院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从传播途径来看,血源性传播疾病仍是主要的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有上升趋势;从年龄分布来看,不同年龄的传染病疾病谱不同。针对目前的流行情况,应加强青少年儿童组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的监测,对成人重点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注重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减少医源性感染和实验室感染的发生,降低环境因素引起传染病疫情的风险,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传染病健康教育及干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5:08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4
传染病的预防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0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8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2-13 02:48:50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河北中医(2015年11期)2015-02-27 13:36: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