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凯
摘 要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地表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各大水系的地表水自动监测体系,但是还面临着水站标准化建设技术不成熟、监测项目设置不全面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点位选择,合理选择监测目标,提高监测数据利用率,使水环境不断改善。
关键词 地表;水環境;问题;建议
1 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治理资金严重不足
当前正是水污染防治的攻坚关键期,将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由于上级资金补助不足,缺少资金配套政策,种子效应发挥不明显,加之市县级财政紧张,导致项目资金缺口大,重点工程推进缓慢。
1.2 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滞后。
一是县城建成区生活污水未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存在未收集直排现象;二是城镇污水管网基本为雨污合流;三是冬季受温度影响,生物菌活性急剧下降,经常出现超标现象;四是部分出现设备老化,需要更新维护;五是生活污水处理厂没有应急或备用处置设施,应急预案形同虚设,运行出现问题出现超标排放甚至直排,且短时间内无法有效处理应对。六是部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已超过80%,出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尚未启动扩容工程;七是部分乡镇污水管网已铺设但没有处理设施,导致污水集中直排入河;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村庄的生活污水管网不断增多,没有设施污水集中直排;九是村庄建成的设施因经费和技术原因,不能正常运行。
1.3 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
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和污水处理厂是河流的主要污染源。当前,仍不同程度存在着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现象。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主动承担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差。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不履行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环保配套设施不运行,存在侥幸心理。二是缺乏专业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很多企业中都不具备污水处理的专业人才,对污水处理运行方式和程序都不正确,严重制约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三是缺乏完整的污水监管体系。监管手段的落后,执法力量薄弱,工作方法上“临时抽查”、“事后评价”等不完整的监管防治造成监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四是基层监测执法能力不足。一些县基层监测站、监察大队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人员、车辆、设备、办公用房短缺,影响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测监管。
1.4 河道淤泥内源性污染严重。
由于主要河流长期以来水流偏缓、水质较差,河底污泥沉积严重。气温升高时,底泥会释放大量的氮、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及病原性物质对河道动植物及微生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破坏河道生态系统,降低河道自净能力,导致内源性污染。河道自然补水减少,以工业排水和生活排水为主,河道水质受影响很大。
1.5 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不协调。
一是企业排放的浓盐水等所谓的清净下水未纳入监管范围,由于没有排放标准要求,缺少有效监管手段。二是企业现执行的排放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差异大,企业达标排入河即为劣五类水质,特别是进入冬季,地表水径流减少,河流补水基本为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外排水,导致断面水质超标。三是部分企业缺少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仍执行1996年版的国家综合排放标准。国家综合排放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环保形势,企业污水排放达到综合排放标准也会对河流水质造成很大影响。
2 建议
2.1 国家级层面
一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及省市县三级资金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财政保障制度,积极创新政府支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程。
二是制定“十四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水功能区划及近年来河流水质实际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断面水质目标。
三是因地制宜修订相关标准。特别是修订《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我国东西南北各地区的环境、气候和生活习惯等差异很大,污水的水质、水量、以及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都不相同,应因地制宜修订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1996年版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环保形势,应尽快修订出台新标准。
四是深入推行第三方治理及运维。建议国家组织发改、财政、住建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更好的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治理及运维,包括现有和新建城镇、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推动生活污水处理厂现代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要求,确保河流断面水质持续改善。
2.2 省级层面
一是科学合理制定出台省级地方标准。特别是《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农村污水污染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步配套出台相应达标改造计划,给出合理工期,提高企业排放标准要求。
二是加大水污染治理技术推广力度。当前,生活污水处理厂、各重点行业企业都在进行升级改造,但企业在选择治理技术上良莠不齐,建议加大成熟治理技术推广力度,帮助企业尽快完成升级改造。
三是明确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执行标准,同时建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与园区规划相协调,目前省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大部分规划环评等前期工作尚未完成。建议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推行“环保管家”,以加强园区环境管理水平。
四是建议从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标准文件,将企业排放的浓盐水等所谓的清净下水纳入日常监管范围,以加强对其监管力度。
五是研究制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政策措施,落实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等项目,特别是要将第三方运用与农村污水治理及运维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廖岳华,樊娟,陈世雄,罗岳平.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0(03)
[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数据有效性探讨[J]. 徐建平,刁凤鸣,顾庆龙. 中国环境监测. 2008(05)
[3]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思考与建议[J]. 张百程. 低碳世界. 2017(16)
[4]探析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建议[J]. 赵颖,王建英,孔海燕,陈珂,张兰真. 农家参谋. 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