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采写的几点体会

2019-08-21 08:41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8期
关键词:治沙通讯沙漠

人物通讯是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体裁之一,它以宣传先进人物为主,揭示时代特征,具有示范、引领、感召更多人学习先进、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新闻体裁是一座花园,那么人物通讯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花朵之一,占据着新闻宣传的重要位置。尤其对党报来说,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对于示范、引领、感召更多人学习先进、弘扬社会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所在的《武威日报》都十分重视先进人物的挖掘、报道,先后成功推出了“陇人骄子” 侯殿禄、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个人石述柱、全国劳动模范王银吉、“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人物通讯采写的几点感悟。

一、采访好人物,掌握大量鲜活的素材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老记者就告诉我,写好稿的关键是采访要扎实,只有扎实采访,才能掌握大量鲜活的素材,写出有深度、有内涵的稿件。

在采访中,我也有这样深切的体会,尤其是在写人物通讯时,如果不和采访对象作交流,或不做深入交流,写出来的人物往往空洞没有质感。要想写好人物,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为后续的写作打好基础。

前几年,我市推出了一名治沙造林典型,叫王银吉。我拿到有关部门报送的事迹材料后,发现材料写得非常扎实,考虑到王银吉常年生活在沙漠深处,采访起来恐怕不方便,本想偷懒,根据材料写一篇人物通讯,但反复研究材料后,我还是有几个疑问未能解开:王银吉长什么样?他多大岁数了?他在沙漠里植的树到底长得怎么样?有没有经济效益?这些问题,在材料里并没有详细反映。于是,我决定克服困难走进沙漠去看一看。当我走进沙漠腹地时,首先就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震撼了,开花的红柳、随时出没的野兔……沙漠里展现出了勃勃生机,通过王银吉一家人的治理,沙漠里处处透绿,与人印象中的沙漠完全不一样。这些体验,是材料无法给予的。在与王银吉一家人交流时,更是被他们朴实的情怀、顽强的拼搏精神所感动。那一次,我是含着热泪做的采访。回来后,我充满深情地写下了《两代人的绿色坚守》,获得领导好评,自己也对这篇通讯十分满意。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扎实的采访,没有现场的感受,怎么能写出充满感情的稿件?

这么多年的采访工作中,我也深切地感受到,要想采访好人物通讯,还要事先熟悉人物。在采访之前,需要通过不同方面了解采访对象的故事,分析和过滤收集的信息,并列出采访大纲。走进新闻现场后,要善于提问,从对话中捕捉信息,在观察中发现细节,在保证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真实性的同时,获得更多感受,为后续写作做好准备。

二、提炼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主题

在写人物通讯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素材很多如何取舍的问题。对记者来说,辛辛苦苦采访到的素材,犹如自己捡到的珍宝,丢弃哪一个都觉得心疼。这个时候,就需要问一问自己,你想要表达什么?想给读者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也就是说,你写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如果把人物通讯比作是糖葫芦,那么主题就是串起“果”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形成一篇完整的人物通讯。

那么,该如何确定主题呢? 我们平常所写的人物通讯,大多是先进人物,先进之所以是先进,虽然其闪光点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点无不都是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比如,新华社1966年播发的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讲述的是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抵抗内涝、风沙、盐碱的过程;1995年《人民日报》刊发的人物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追忆了孔繁森三次进藏的感人事迹和爱民情怀。虽然这两个先进典型所处的年代不同,人物性格各有特点,但他们身上共同展示出的是其忠于理想信念、心系百姓群众、无私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这两篇人物通讯紧扣时代主题,既有个人的性格特点,又有家国情怀,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读起来仍然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2018年,我市推出了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38年间,八步沙人在寸草不生的沙漠建成了防风固沙绿色长廊,近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 近年来,他们开拓创新,又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让当地的移民群众有了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他们用实际行动实践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下了时代精神。根据这一主题,我们采写了系列通讯《初心: 立下愚公志 沙漠变林海》《坚守: 继承六老精神 续写绿色华章》《希望:建设生态文明,再造美丽山川》,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2019年3月,中央宣传部授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三、构思和布置好文章“骨架”

如果说主题是核心,那么文章的结构就是把素材联系起来的骨架。所以,在写作之前,要先进行构思,谋划文章布局,搭建好基本的框架,只有纲举目张,写起来才会有章有法。

在采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我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事件的时间跨度38年,如何把这些素材组织起来,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采访结束后,我并没有立即动笔来写,而是反复看采访本,进一步熟悉人物故事,在反复研磨之后,我发现时间轴是串起这个故事的骨架,第一代治沙人的初心,再难也要把沙治住,守护家园;第二代治沙人的坚守,哪怕经济上遭遇了寒流也要坚持;第三代治沙人的创新与希望,唯有创新治沙,才能走得更远。心中布局好了文章的骨架,思路立即变得清晰有序,写起来便得心应手了。

其实,我们在写人物时,这些人物的每个小故事都是有关联的,布局这些小故事的过程就是搭建文章骨架的过程,搭建好骨架,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四、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真情实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写作感悟。在人物通讯写作中,也是这样。在采访人物时,就要带着真感情,与被采访对象一同喜怒哀乐;在写作中,必须注意描述细节,才能做到字里含情。

记得在2006年12月,我接到本地一家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位父亲要给儿子换肾。得到这个信息后,我立刻赶到了医院。当时正是冬天,早上8点,天还未亮透,医院里气氛凝重,家属的眼里都含着泪,只有那位父亲是笑着的,他的坚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一次次被这位父亲的坚强和他对儿子的爱感动得泪流满面,为此,写下了《父爱如山》一稿。在写作过程中,我尽量用口语化的文字来详细表达父亲的情感。比如,父亲在讲到换肾这件事时,一直显得很平静,但说起儿子才25岁时,一下子眼里就有了泪花。这些细节描写带着真情实感,为稿件添色不少。该稿件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甘肃新闻奖三等奖。

在采访全国劳模王银吉时,回来的路上,一只狐狸从我们的车前一闪而过,王银吉告诉我们,现在,狐狸在这里安了家,野鸡更是随处可见,有一年夏天,一群野蜂在他家的炕洞中定居,夏天过后,他们收了整整一罐蜜,可甜了。我把看到的和听到的这些细节充分反映在稿件中,一方面说明了沙漠生态在日渐变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王银吉在治理沙漠之后收获了满满的喜悦,使文章更有了说服力、感染力。

五、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讲好故事

近年来,随着读者获取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更需要传统媒体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提高传播率。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到现场去,多听多感受多思考,下笔时注重细节、展现温情,语言要柔软,文字要细腻,力求把故事写实写活。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杭州日报社记者周华诚多年前写的一篇通讯《西路军女兵幸存者》,讲述的是西路军女兵李文英的故事。李文英就生活在我所在的城市——武威,她的事迹在我们的小城广为流传,但看到周华诚的这篇稿件时,我还是被感动得流了泪。究其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者很会讲故事。这篇通讯在写法上,用了第一人称,即用李文英的语言讲述了那段艰苦的历史,然后配以画外音加以说明,语言很朴实,却感人至深。比如文章最后一段,李文英这样讲述:“老了,以前从没有怕过,现在晚上睡觉就害怕。我这屋子里,一天到晚就我一个人。我养了一对鸟儿,小八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能跟我讲话。”李文英养鸟的这样一个细节被作者发掘了出来,充满了人情味,读后让人潸然泪下。文章是以这样的语言结尾的:“最后一次采访结束,告别老人下楼,一回头,发现老人已经推开二楼窗户,靠在窗口向我挥手。我好几次回头,风烛残年的老人依然在挥手,直到弄堂尽头拐弯处,再也看不见。我抑制不住地流下了泪水。”这种白描似的语言透露着浓浓的人情味,感人至深。

可以说,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讲好故事越来越成为新时期记者必备的一项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学习的状态,修炼语言,提高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要想写好人物通讯,必须深入现场,亲自感受被采访对象的生活,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获取足够的素材,提炼出主题,组织好文章结构,挖掘动人的细节,用真情实感讲故事,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感染人的好通讯。

猜你喜欢
治沙通讯沙漠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走进沙漠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穿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