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三贴近”、深化“走转改”,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贵州省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策划并派出4名记者于5月5日开始,到麻江县金竹街道仙坝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体验式采访,并在《黔东南日报》和所属新媒体黔东南新闻网、《黔东南微报》及黔东南新闻客户端上,开办了《蹲点采访·畲寨里的脱贫事》系列报道栏目,先后采写刊登了5个生动鲜活、带着泥土芳香的脱贫故事。
记者“接地气”,文字才“有生气”,报道才“冒热气”。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在仙坝村蹲点体验式采访过程中,与畲族同胞亲密接触,住农家床、端农家碗,同吃同住、同干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大量具有鲜活泥土气息的生动素材,撷取了仙坝村脱贫工作中的亮点、干部扶贫的真功、群众脱贫的喜悦,采用散文手法铺陈、新闻方式叙述,通过温情的故事,用以小见大的视角,反映了扶贫攻坚的宏大时代主题,折射出黔东南脱贫攻坚战的宏大画卷。
住一住农家床,端一端农家碗,下一下农家田。从采访方法来看,《蹲点采访·畲寨里的脱贫事》系列报道的实质是体验,而体验式采访重在亲历,即记者要亲身参与到被报道对象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实践中。
这一星期中,4名记者与村民朝夕相处,每天一大早起床,和村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畲族脱贫户赵金花的田里,记者挽起袖子、卷起裤腿,边帮她栽秧,边与她聊天;在畲族农民杨兴昌地里,记者两手泥水、双脚田泥,边帮他栽瓜苗,边与他谈心。体验式采访拉近了与畲族同胞的距离,了解到乡亲们真实的生活。
山区出门就爬山,过了岭又是坳。蹲点采访的记者在新寨组采访畲族农民王进文时,山里的天气变化莫测,当他们刚翻下一座山后,雨就劈头盖脸地下了起来。初夏的寒风夹杂着雨点吹在身上,不禁令人打起了寒战。冒着山里的寒风和冷雨,他们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滑地行走在畲寨。
采访中,记者常常是一碗面条就是一顿饭,随身携带一瓶矿泉水,矿泉水喝完后,就用空瓶接山泉水喝。村民们很是感动,都争着请他们到家里吃饭,浓浓的乡情乡谊,让人心里暖融融的。在村民王天能家,他淘米、煮饭、切菜, 沁人肺腑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几碟农家小菜、一锅米饭,很快摆上了桌,让记者吃得格外香。
蹲点畲寨住农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入夜,畲寨异常寂静,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悠扬而单调。没有卫生间,没有洗澡间,没有热水,蚊子乘隙而入,在耳边盘旋不息,嗡嗡作响。
“记得常回来……”记者从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由衷地感受到畲族同胞的质朴,触摸到基层的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而《蹲点采访·畲寨里的脱贫事》这组系列报道,正是深入一线采访调研的脚力、发现鲜活素材的眼力、从百姓真实生活变化中思考扶贫攻坚的脑力、创新文风打磨精品的笔力的“四力”佳作。每篇都以现场新闻的方式娓娓道出,文章选材严格、结构严谨、现场感强,文笔朴实,语言生动优美,行文清新流畅。
记者与村民朝夕相处,每天一大早起床,和村民一起劳动
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采访
在畲族脱贫户赵金花的田里,记者挽起袖子、卷起裤腿,边帮她栽秧,边与她聊天
1.标题制作匠心独运。5篇报道分别为《赵金花:“三顾茅庐”搬新家》《杨兴昌:我给妻子发“工资”》《 王进文:摘掉“穷帽”爱人来》《王正举:弹起心爱的棉花》《杨兴贵:未了的“请客”心愿》。每篇标题都是以姓名+七字短句组成,系列特点突出,既简单明了,又将报道主题表达清楚。这5个标题都有伏笔,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杨兴昌:我给妻子发‘工资’”,为什么他要给妻子发 “工资”呢?“杨兴贵:未了的‘请客’心愿”,他为什么要“请客”,“请客”又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2.写作角度新颖。比如《杨兴昌:我给妻子发“工资”》一文,讲述杨兴昌通过发展芽苗菜,实现年收入四五万元的脱贫故事。如果只是单纯地报道杨兴昌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整篇报道就会显得呆板无趣,没有亮点。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细心地发现杨兴昌给妻子发“工资”这个细节,别出心裁地选取这个新闻点切入,又以此结束,报道巧取一隅,以小见大,有感染力。比如《杨兴贵:未了的“请客”心愿》一文,报道畲族残疾脱贫户杨兴贵为了感谢帮扶干部、想请吃顿“脱贫饭”的故事,以“请客”的角度来凸显脱贫群众对驻村帮扶干部的感情,从生动鲜活的细节反映出驻村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喜悦心情。
3. 用好人物语言。这组系列报道中,记者多次使用了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泥土味的语言。比如《赵金花:“三顾茅庐”搬新家》一文中的“是杨敏妹子吧?门没闩,快请进屋来”等语言,再比如《杨兴贵:未了的“请客”心愿》一文中的“我今天就是来看看你们,饭就不吃了,心意领了”等等,这些语言生动活泼,都是记者接地气的表现。可以想象,如果记者不是与农民同吃同住,不是在田间地头和农民真诚地对话,是很难写出这样接地气的语句的。
4.报道“冒热气”。记者5月5日走进仙坝村开始蹲点采访,稿件是从5月6日开始见报,且每天发一篇,直到5月10日。可以想象,记者白天与村民在田间地头劳作聊天,晚上加班写稿发给后方编辑的场景,报道的“热气”跃然纸上。同时,记者描写的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综观5篇报道,均呈现出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特点。记者并没有通过生硬的文字或者通篇照搬素材将村寨脱贫这一事实强加于读者,而是通过朴实的文字,让读者用心感受到村寨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细腻的笔触让记者与读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让新闻报道冒出腾腾的热气来,从而给新闻事件新的生命力。
该系列报道与读者见面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佳话”。短短几天,稿件开始在新媒体及微信朋友圈“刷屏”,很多党政、扶贫、媒体及基层工作者纷纷转发。“沾泥土、接地气、冒热气、鼓干劲、党员本色!”朋友圈中引发了阵阵点赞!“学习强国”、新华社、头条新闻、搜狐、多彩贵州网等媒体和网站也对该系列报道稿件进行了转载,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对该系列报道做了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贵州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组织专家对该系列报道开展阅评,印发了《记者“接地气”,文字才“有生气”,报道才“冒热气”》的新闻阅评(2019第7期),分别报送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送发省级主流媒体。这是黔东南州新闻媒体采写的稿件首次受到省领导批示,也是首次被省委宣传部阅评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