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骨科牵引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影响

2019-08-21 02:17:58石霞霞姜玥汝林仕珠吴小米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3期
关键词:品管圈压疮骨科

石霞霞,姜玥汝,林仕珠,吴小米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 阳江529500)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影响,引起皮肤或组织深部溃疡,在长期卧床治疗患者中发生率较高[1]。骨科牵引术常用于颈椎、骨盆、股骨颈、粗隆间、股骨干骨折及不稳定胫腓骨骨折,大部分患者均需卧床制动4周以上。骨科是压疮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接受牵引的患者肢体活动长期受限,很容易造成肢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压疮出现;同时骨折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可能会加重疼痛,从而抗拒翻身,也会导致压疮的发生。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骨科牵引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60例牵引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品管圈活动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骨科牵引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男39例,女33例;年龄20~74岁,平均(42.6±2.7)岁;骨折类型:骨盆骨折14例,跟骨骨折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胫骨结节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踝上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9例。观察组男48例,女40例;年龄19~75岁,平均(42.5±2.6)岁;骨折类型:骨盆骨折17例,跟骨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胫骨结节骨折10例,股骨干骨折14例,股骨踝上骨折8例,股骨颈骨折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年龄18~75岁;骨折后需接受牵引治疗,心功能正常,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或>75岁者;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有手术禁忌证者;术前出现感染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临床资料不全者。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清洗,保持患肢摆放处于功能位,落实疼痛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及饮食调理,做好与主管医师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2.2 观察组 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品管圈小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护理规范化培训及防治压疮培训,完善压疮管理制度,培训完成后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允许小组成员对牵引患者进行护理。在对牵引患者实施护理前,品管圈护理小组需对牵引患者出现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牵引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2]。①使用Braden压疮评分法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说明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越高[3]。护理人员要对压疮风险评分低的患者进行重点护理。②保持患者的床单干净、整洁,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脏的衣服、被褥,指导患者保持起居正常,合理规划饮食,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记不能让患者直接睡在橡胶垫上[4]。③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完整,护理人员每日用温水为患者清洁皮肤2次,将皮肤擦干后,在受压部位及褶皱处涂抹爽身粉。注意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防止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擦拭皮肤时力度不宜过大[5]。④定期对患者臀部皮肤进行观察,观察时让患者稍微抬高受压部位,把镜子放在患者受压部位下并倾斜30°~40°,可清晰查看受压皮肤情况。每日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动作轻柔,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⑤对受压部位皮肤采取保护性措施,对瘦弱的老年患者皮肤易受压变红的骨突处使用水胶体透明敷贴贴敷,在牵引用具可能压迫到的局部皮肤处使用棉垫或棉花进行保护,必要时使用防压疮气垫床。⑥及时上报发生压疮患者,对形成压疮的局部皮肤采取针对性治疗。受压部位如有红肿、疼痛或局部皮肤破损无渗液者,使用水胶体透明敷贴贴敷,压疮部位破损有渗液者采用泡沫敷料。⑦加强健康教育,要求责任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巡视病房,做好患者及其家属防压疮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压疮知识的了解。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压疮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Ⅰ期:创伤皮肤轻微红肿;Ⅱ期:形成水疱;Ⅲ期:创面形成坏死组织;Ⅳ期:创面大面积溃烂。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 结果

(1)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科牵引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例(%)]

(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6%,高于对照组的9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科牵引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4 讨论

品管圈活动强调全员参与、集体合作,利用全员的智慧集思广益,促进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快速提升。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符合科学管理的理念,对减少医院管理成本,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6]。

压疮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接受牵引的患者需长期卧床制动,一旦出现压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虽然压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在品管圈活动下,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护患矛盾得到缓解[7]。压力是导致牵引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因素,患者身体某一部位受压的时间越长,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患者无法自行翻身、营养不良、护理人员疏忽、体位不正确、皮肤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床单或衣物未及时更换等,都是牵引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在对牵引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压疮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取品管圈活动对骨科牵引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压疮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品管圈压疮骨科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6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