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9-08-20 02:15王孝臣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化课堂练习   教学方法

数学课是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坚实阵地。小学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于未知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因此对于数学课应该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可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严重影响了数学课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其次还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此外,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这样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角度入手,切实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在长期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教师成了课堂的中心,而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错位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数学课变得也枯燥无味,学生失去了兴趣。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扮演好引导的角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不是灌输者。教师应“眼中有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和学习技能,全方位关注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发现平行四边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看出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并且会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通过转化的思想,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平行四边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学生动手、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会自发地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于新奇的事物或者跟自己生活联系密切知识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开课伊始,如果能设置出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迅速被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也会迅速被唤醒。因此,良好的情境创设在开课之初会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实现双赢。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笔者这样创设这节课的教学情境:

开课之初,我首先问,在《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中个,你们最喜欢那个人物啊?学生们一听到“西游记”三个字顿时激起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说唐僧的,也有说猪八戒的 ,更多的学生说是孙悟空。当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我顺势引导,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有一天孙悟空摘了8个桃子,他们四人每人几个呢?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一位数的除法,他们脱口而出是2个。这样通过故事的形式,复习了先前所学内容。之后,我继续引导,在这个时候孙悟空说自己已经在树上吃饱了,现在不想吃了,要让给另外三个人,那每人几个呢?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我顺势引导,那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这样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入这节课的内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效地与学生的兴趣点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容易实现教学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找到他们的“突破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激情。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方法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良好契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达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采用的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甚至扮演着独角戏,这样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往往成了知识的容器。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实施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新的教学方法频频出现,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教师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方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跟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关系,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需要学生探究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所学知识需要运用时,可以采用实习作业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寻找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切不可生搬硬套,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发挥应有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直观教学

有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尤其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学生学起来往往感觉枯燥无味。再加上小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在抽象知识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往往造成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小学生也大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大多学员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进行。因此教师在学习较抽象的知识时,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声画文字合一的特点,它生动形象,灵活多变,并且能直观地演示,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有效地增加学习的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几何图形教学和变题训练。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先给学生播放小兔子在草地吃草的画面,然后根据情景设置,有9只小兔子,走了三分之一,还剩多少?根据问题设置多媒体动画,让学生逐渐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通过具体的情景和情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所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多媒体的使用也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不可因为多媒体的花哨“冲淡”了学习内容,把学生吸引到无关的东西上去,这样不仅不能促进教学,还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对于多媒体要作为一项促进教学的工具,切不可为了使用而使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承担着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任務,同时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在优化教学时,对于教学任务目标、学生认知能力、知识接受能力、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身上的重担,在不断提高自己师德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只有在钻研中才能找到切合实用的方法。为小学生打造一个高效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研.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50.

[2]王利.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和使用[J].教学与管理,2017,(29):43-45.

[3]王平.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08):67.

(作者简介:王孝臣,学历:大专,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张黄镇李早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