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谈应对不良校园贷的防范措施

2019-08-20 02:15张南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校园贷辅导员措施

关键词:校园贷   辅导员   措施

一、校园贷发展历史和现状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在我国,校园贷的发展经历了银行试水铩羽而归、网贷机构野蛮生长、校园贷市场被净化、变身网贷机构亟待清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银行向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但是由于办理信用卡成功率低和部分学生不诚信等实际问题,银行退出。

第二个阶段,大量网贷机构为学生提供消费贷款。为追求高额利润,出现了一些不良校园贷平台,他们以虚假宣传和诱导宣传方式,降低贷款门槛,故意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引诱大学生贷款。更严重者,出现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超过36%的高利贷。当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无力还款时,就会受到放贷人散布个人隐私、损害名誉威胁逼迫,甚至出现学生被逼自杀等恶性事件。

第三个阶段,国家连续出台监管文件,不良校园贷得以遏制。2016年以来,国家对校园贷的监管逐步加强,出台一系列监管文件。2017年5月27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宣布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截止到2017年6月,63%的校园网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37%的平台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国家对校园贷的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个阶段,网贷机构换穿“马甲”,亟待清理。部分不良校园贷平台为逃避监管,改头换面以“回租贷”、“培训贷”、“刷单贷”、“年轻贷”…等形式继续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他们采用线上和线下两条腿走路模式,其拓展方式呈现多样化和隐形化,让大学生防不胜防。这些打着“擦边球”的网贷平台有待进一步清理。

二、不良校园贷事件的形成原因

(一)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淡漠,有旺盛的资金需求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7年调查显示,49.28%的受访大学生月生活费高于1500元,超七成受访大学生曾陷入“生活费不够用”的窘境。他们的生活水平是高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的。这说明,大学生比较注重享受,勤俭节约意识淡漠。

另外一些其他大额花销项目,如:信息消费、恋爱消费、性化消费、人情消费、再教育培训费等。对于基本上靠父母供给的“穷学生”来说,花钱的地方多,钱总是不够的。

(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可超前消费,少部分学生存在过度消费行为

2018年《中国青年报》一项覆盖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超前消费很正常,69%的学生有过超前消费行为。“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说,“这两年报道的‘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根据我们调查,没有一例是因为学生在校交不起学费、没有生活费的原因去贷款的,而更多的原因是盲目的超前消费”。

极少部分大学生存在过度消费行为。这是在大学生自身三观不正确和商家极力刺激的合力下形成的。虽然这样的事情数量少,但是影响极坏。

(三)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风险防范意识淡漠

大学生的弱点是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矛盾时,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的金融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相关民法和刑法等知识不够。例如:有的学生甚至对利息、利率等概念弄不清楚。

三、预防措施

(一)开展主题教育

1.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

高校辅导员利用每次班会或总结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消费主义思潮,树立契合新时代的理性消费观。

同时,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宣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不要盲目追求和攀比,摒弃盲目超前消费,过度消費观念,帮助学生跳出物质追求世界。

2.普及相关金融和法律知识,提升大学生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辅导员利用生动案例,把不良校园贷的金融骗局“掰开、揉碎”讲给学生听;让学生知道不良校园贷是如何用不公平的合同诱导学生贷款和骗取学生高额利息、滞纳金和手续服务费,以及现在变身后的形式。给学生补充金融信贷相关知识,告诉他们校园贷在民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制,为他们穿上法律的防护衣。

辅导员教育引导学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漏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甑别、抵制能力。

3.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引导权

辅导员要主动占领大学生网络舆论阵地,通过对网络舆情中出现的有关消费教育问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引导和把握,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

(二)在班级建立多渠道的不良校园贷防范排查体系

高校辅导员通过班级学生干部、系学生干部、班级信息联络员建立二级班级排查网络,在宿管人员和任课教师的协助下,推进不良校园贷的班级排查工作, 尽早发现学生不良校园贷苗头并采取干预措施予以制止。

学生中出现以下行为和事件时,辅导员应该在第一时间摸清具体情况,以便开展后期工作。

1.借钱行为。如果有学生问同宿舍成员或者问同班同学借较大数额的钱,即使是试探性的,辅导员也一定要落实清楚情况,预防学生进入不良校园贷,阻止事情进一步发展。

2.拖欠学费行为。以各种理由拖欠学费的学生,要引起辅导员重视。辅导员应亲自与学生监护人取得联系,核实情况,排除学费被挪作他用。

3.陌生电话和短信。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可能被网贷学生填写为联系人或者担保人。如果接到核实学生身份信息,更甚至于是催款信息的,辅导员要立即落实学生情况。

(三)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帮扶工作

1.加强资助宣传工作

辅导员通过班会、板报、家访等多种方式,结合微信、QQ等线上宣传,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奖助学金及相关贷款政策的了解。确保那些需要资助的大学生,都能够明白国家政策、清楚办事流程。

2.建立班级贫困生库

辅导员要把基础工作做好,及时准确地核査贫困生家庭情况,避免学生伪造贫困信息,并定期更新班级贫困生库。

3.给与贫困学生多方面的帮助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给与贫困学生帮助和关爱,提供学院的勤工助学岗位及信息,解决贫困学生生活上的困难。

(四)重点关注那些对网络借贷特别有需求的群体

辅导员要做到万无一失,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重点关注那些对网络借贷特别有需求的群体。

1.消费远远超出家庭实际承受能力的学生。虽然家庭收入不高,但是学生本人却光鲜亮丽,名牌衣物加身,使用昂贵的电子产品,有大手笔消费行为。

2.处于恋爱中的学生。“恋爱是烧钱的”,这是大学生的共同认知。对于恋爱经费不足的学生来说,需要特出渠道补足。另外恋爱进入反感期的学生,辅导员要重点关注,帮助其尽快走出该阶段,不要通过金钱等手段试图挽回。

3.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对于亲子关系不融洽的家庭来说,孩子的经济状况是失控的。当孩子遇到经济困难时,他有可能向不良校园贷求助。因此要重点关注重组家庭学生、从小没有长在父母身边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

4.有大金额现金需要的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学生、有打牌赌博爱好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彩票的学生等需要重點关注。

5.具有超前消费观念的学生。不同的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如: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的学生,往往属于于盲目消费群体的;外向开朗的学生更易于奢侈消费,像健身、社交和旅行等。

6.学业成绩和工作表现差的学生。大学生总成绩和表现与校园贷显著相关。成绩优秀、工作优秀和人际促进表现优秀的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强,不易受到不良校园贷的侵害。相反,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更易于接受校园贷。

四、结语

面对防不胜防的不良校园贷,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应着落于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对不良事件的尽早发现。只要辅导员做好防范工作,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就能杜绝不良校园贷事件发生,守护学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杰.校园贷法律风险及规避路径浅析[J].财政研究,2018,(25):181-182.

[2]黄震,方圆.校园贷的新格局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7,(23):64-66.

[3]白羽,伍玉婷,马宇平.2017大学生月生活费调查报告:49.28%高于1500元[DB/OL].经典网,2017-09-11.

[4]艾福梅,李阳.谁在刺激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DB/OL].半月谈,2017-02-22.

[5]王俊.“校园贷”表现在学校根源在社会[DB/OL].新京报,2018-09-11.

[6]杨光皎.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的有效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4):90-94.

[7]李静,沈书生等.大数据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新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9-25.

(作者简介:张南,本科,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校园贷辅导员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