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

2019-08-20 02:15赵振国
祖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措施信息化问题

关键词:民政优抚   信息化   问题   措施

信息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化对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对各地区的发展模式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都受到了信息化发展的影响,民政优抚工作同样如此,民政优抚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及形式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这同样也对我国民政优抚工作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戰。信息化促使民政优抚工作部门的职能和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推动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将成为民政优抚工作部门自觉适应信息化变革实现行政管理创新的过程。先进的信息科技为民政优抚工作管理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的发展不应当改变民政优抚工作部门服务民政宗旨,而是应当更好地了解民政在各方面的需求,变革民政优抚工作管理机制,为民政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当前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发展现状

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的实现和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民政优抚工作部门创造了基础的信息化工作条件,而且随着办公自动化和各种应用系统陆续投入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基本实现了普及应用,民政优抚工作部门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信息化建设硬件基础设施[1]。建设信息化民政优抚工作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当前民政优抚工作各级部门的主要任务。民政优抚工作部门想要实现各项业务的信息化,不仅需要部门内部的办公流程实现信息化,而且还应当具备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其余类型的信息传播途径相比,门户网站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它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信息公开,而且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和充分。以先进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为依托,凭借门户网站可以及时进行民政优抚工作信息的公布和更新,即使信息量非常大,门户网站也能将其完整的传递给社会各界。

二、当前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信息科技的发展对民政优抚工作的发展情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民政优抚工作的进步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因此信息化技术在民政优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民政优抚工作的现状是,缺乏与优抚工作信息化发展相统一的管理制度来对其进行整体的控制和引导。而且从我国在民政优抚工作方面的政策规定来看,缺乏可以作为参考的政策规定来明确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具体业务流程,从地方政策规定的层面来看,亦是如此。由此可知,缺乏与我国民政优抚工作现实情况相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当前我国当前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民政优抚工作的复杂性

民政优抚工作的工作对象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民政优抚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民政存在的各种问题都是在持续变化的,这些问题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表现形式和发展情况上都在不断变化,这就导致想要解决这些复杂的民政问题,不能依靠任何一个固定的方案,而只能因势利导,根据现实情况来确定解决方案,这也是导致民政优抚工作复杂性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2]。另外,民政成员和各地区的民政优抚工作部门对信息科技的了解不多,因此对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也是影响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它还导致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规模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随着民政问题的持续变化,民政优抚工作需要面临许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和情况,而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民政优抚工作在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等方面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局限性,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可能无法做出适当的调整来配合民政优抚工作的改变,这也是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进程当中的一大问题。另外,当前的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系统都带有决策系统,而决策系统通常需要依靠必要的数据信息来做成正确的决策,但是在现实工作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信息复杂程度较高,很难使得决策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当前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提升的实现策略

(一)加强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全局规划

相关部门应当对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进行全局规划,实地核查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情况,找出影响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另外,在开展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其中的政策和技术相结合,遵从顶层设计的指导原则,科学的进行民政优抚工作的信息化规划和设计,并且制定相应的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发展目标,为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推动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重点建设

民政优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制定能够有效支持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发展的管理制度,为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二是要持续推动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除了基本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外,还应当推动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完善,同时还应当积极关注当前比较先进的各种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采取必要的手段运用这些技术来解决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三是要重视民政优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民政优抚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使其能够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处理等任务,全面提高民政优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3]。四是建立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地区的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并且依据考核评价结果对有突出成绩的人员进行奖励,同时邀请其去其他地区介绍自己在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当中的各项经验和技术,以此来达到推动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开展。

(三)提升当前民政工作信息化系统架构

一般来说,构建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框架主要有三大目的,其一是总结提炼以往的经验,为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推进以及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一个总体参考框架,以便提高建设的效率和优化程度;其二是对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系统进行分类分层,制定各类标准规范,为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推进以及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体系,以便政务应用协同和信息共享的目栋实现;其三是明确界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关系和接口规范,为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系统的改进和升级提供较强的可扩展性。

一个完整的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总体框架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背景、内容、实施以及绩效评价。背景主要包括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含义、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的原则,以及政策和法律支持;内容是民政优抚工作部门互操作性框架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到技术标准的采用、系统设计的生命周期等问题:实施主要渉及框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協调和监督体制与机制;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对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监督及使用过程的评价[4]。

以“统一机构、统一设计、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布实施”为指导思想,研究建立涵盖全国各级民政优抚工作机构的数据存储、交换、管理化制,建立民政优抚工作信息化四级体系(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开发相关的应用系统和不同服务对象的多个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中心,推动信息化成果的深化应用,提高民政优抚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结语

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是我国政府部门推进政府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民政优抚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它与普通的政府信息化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尽管如此,民政优抚工作部门也应当采取措施克服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努力探索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其解决,以此来促进我国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发展。民政优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止能够有效提高民政优抚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具有非常特殊的政治意义,因此必须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米娟婷.少数民政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契机及对策——以甘肃为例[J].兰台世界,2018,(09):92-95.

[2]万力勇,舒艾.以信息化促进民政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与策略[J].中南民政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59-62.

[3]石亚洲.大数据时代民政事务治理创新研究[J].中央民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5-12.

[4]彭谦,周松.民政地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民政丛刊,2015,(04):8-12.

(作者简介:赵振国,石家庄市荣复军人疗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

猜你喜欢
措施信息化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