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吕晶 高运来
关键词:“五抓五提” 高校作风建设 综合建设 学术作风
高校机关如何改进健全作风常态化制度,是高校步入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高校从战略管理层面推进新一轮改革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数目众多,在校学生数目约为3700万,新时代对高校各项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征程上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深入推进高校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已成为当今高校普遍重视的工作,下面就“五抓五提”方法进行分析,以其承启相关研究。
一、高校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的思路
(一)综合建设
尝试实现高校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其基本思路是将与作风相关的各项工作纳入统一系统,进行整合全面建设,从战略角度引导工作具体实施,确保执行效果及时反馈,改进作不足,提升高校作风建设的效率和效果。比如高校的学术作风和安全作风,就带有明显的内在关联,高校从事化学等教学和研究时,使用的各类化学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甚至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从事机电等教学和研究时,也面临人员触电和电力火灾等风险。从作风建设的角度上看,把各项工作进行综合更具实际意义。
(二)计划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要求,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入机制改革和明确建设目标,这也是进一步加强和不断改进高校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这要求在謀求高校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进行时,明确建设目的,分析现有不足,从观念、制度、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尝试提出有利于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构建的策略,便于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水平的提升[1]。
二、高校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的“五抓五提”方法
(一)“五抓五提”的内涵
“五抓五提”的内涵,是通过五个视角、五种方式将高校作风建设向制度化和常态化推进。高校发展的特殊性在于,难以通过某一种一成不变的制度和方法限定其进步的方向。作风建设的完善可为后续工作提供文化氛围、管理氛围等多元支持。高校的发展变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进程,各高校在启蒙时代的教学要内容,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明显变化。 在新时代,“五抓五提”强调的是综合推行高校健康良性发展。
(二)“五抓五提”的特点
“五抓五提”的特点在于,提供了高校作风建设的基本方向、框架和思路,但不对具体执行方式进行过多干预,高校依然可以灵活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方法的酌定、选择,从多维度成功构建了系统的常态化机制,从而实现了高校干部队伍的科学高效管理,推动了教育公平,为高校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如强调学术作风建设时,高校可针对自身学术研究的优势部分,投入更多资金、人力,实现向有重点的发展学风建设、作风建设倾斜,既能保证高校作风建设的总体效果,又能突出自身价值,发挥其优势。
三、“五抓五提”方法的实现
(一)紧抓学术作风,提升高校研究水平
学术作风建设的关键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学术氛围,二是进行重点学术研究,最终将高校研究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如我国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属于特色高水平大学,也是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这要求其学术作风建设应强调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广泛号召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实践中,培育理想的学术氛围。同时,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也高度依赖高校研究工作,学校应强调发挥社会责任,结合自身优势,就农业技术发展的瓶颈做重点探究,列为重点学术研究方向,一方面保证课题的价值,另一方面加快学校研究水平的提升速度,使学术作风在此影响下趋于制度化、常态化。
(二)紧抓教学作风,提升高校教育水平
教学作风与学术作风带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可视作学术作风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教学作风的建设,主要在于改善高校的教育水平。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一般模式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研究性知识。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带有渐进性特点,教学作风严谨但相对僵化。可在后续工作中通过两个渠道予以改善,一是实现知识重构,二是实现知识的多元传递。知识重构方面,应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互相结合,融为一体。以理论指导带动实践,以实践印并完善理论。在东北农业大学,建议教学组织技术应用教学,使学生针对相关技术理论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指导其实践行为和理论认知的牢固性。多元传递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之外,引入其他方式方法,包括多媒体资源的课下传递、微课模式以及翻转课堂等,将知识以碎片化的方式不断通过远程通信传递给学生。上述措施有助于使教学作风趋于完善,学生的主动性也得以加强,渐渐形成制度、成为常态。
(三)紧抓安全作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高校的作风建设要求全面、综合开展,安全作风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其作用在于提升高校全面管理水平,使安全作风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东北农业大学在管理工作会议中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二是层层动员,众所周知。三是建立台账,立行立改。四是结合实际,深度融合。五是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六是全面考核,做好总结。以上述六点要求为基础,学校安全工作也应逐步推向深入,包括学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针对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建立健全组织框架,使安全作风建设有序开展,并通过考核发现不足,予以处理等等。例如,应以高校行政工作领导人员为核心,成立公寓管理专项整治小组,组织学生代表和公寓管理人员参与问题查摆,学习内容,提高认识,并以上述人员为核心进行安全知识的扩散传播。以利于及时发现高校消防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就消防栓的数目和分布进行调整,增加手提消防设备的数目,通过学生监督、领导监督的方式保证措施落实,定期经查抽检了解措施执行效果,就其中的不足进行再次加强。高校管理水平的加强带有长期价值,可以满足安全作风建设需求,对高校整体作风的制度化、常态化也有积极作用。
(四)紧抓外联作风,提升高校交流水平
高校的发展、作风建设等活动均具有长期特点,多个因素会影响整体建设效果,这要求以更全面的眼光看待高校作风建设工作。可在后续工作中,紧抓外联作风,提升高校交流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助力。外围联系如同空气交换,会给高校带来新鲜的成分。如东北农业大学目前在校留学生数目在200人左右,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种典型方式。以制度化和常态化为视角,还应进一步扩展交流内容、项目,建议高校与国内和国际同类高校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共同就优势技术所在成立科研项目,提升技术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非学术性质的交流,也可以尝试进一步增加,如管理制度、见习制度、校内奖励制度等,以不同角度和方式将外联作风推向全面化,形成制度,发展为常态。
(五)紧抓领导作风,提升高校综合水平
领导作风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作风建设的重点,也需要尝试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作为突出制度建设、健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强化监督执纪、形成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3]。如东北农业大学正处在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其发展目标就是建设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学校依据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按照省委提出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推动正风反腐向纵深发展等四方面要求,全面加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在此要求下,党组织工作中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入党门槛,同时发挥党团组织的引导作用,使校内行政领导工作更加规范化,充分服务于高校建设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高校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工作作风不断改善,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四、结语
综上,新时代高校作风建设,通过“五抓五提”使工作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五抓五提”强调以多元渠道推行高校作风建设,包括紧抓学术作风、紧抓教学作风、紧抓安全作风、紧抓外联作风、紧抓领导作风五个方面,分别从研究、教育、管理、交流和综合水平的建设着眼,使高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浩.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39-40+47.
[2]王磊,李昌存,徐晓肆,等.新时期高校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的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08):208+204.
[3]颜奇英,夏侃.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下构建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案例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71-72+74.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东北农业大学党建专项课题(高校健全和改进机关作风常态化制度研究。作者單位: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