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深深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研氛围愈加浓厚,调研风气为之一新,调研成效不断彰显。但也要看到,一些地区和部门仍存在着调研“现场”成“秀场”的现象。有的热衷于“盆景式”典型,不闻不问全面的真实情况;有的精心设计流程,发通知、作安排、打招呼,最后再“完美出演”;有的搞“回避式”调研,对成绩浓墨重彩,对问题轻描淡写;有的摆脱不了惯性思维、经验主义,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敏锐、没思路;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的窠臼,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调研“现场”何以成“秀场”?究其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敢直面问题矛盾,缺乏担当作为精神。
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做好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传家宝,也是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源泉。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开展调查研究,直接与社会各界群众面对面,对寻乌的商业活动、政治状态、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详尽考察分析,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真实材料,《寻乌调查》因此成为调研报告的经典。1988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刚到任两个月就走遍了闽东九县以及毗邻的浙南溫州、苍南、乐清等地,边调查、边思考、边研究,写下《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后来,他又跑遍全地区绝大部分乡镇,还走山路去了不通公路的偏远山区,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思考,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寻求脱贫致富路径。
当前,国内外形势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调查研究所具有的密切联系群众、制定科学决策、推动实践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正日益凸显。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才能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不让“现场”成“秀场”?一要在实事求是上见真章。既要“深入”,也要“身入”,既要“诚心”,也要“沉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跳出预设“包围圈”,甩掉设计“过滤网”。二要在创新方式上下功夫。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要有“规定路线”,更要有“自选动作”,积极开展蹲点式、随机性、暗访式、下沉式调研。三要在价值增量上出成效。调查研究贵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必须直面问题矛盾,敢于较真碰硬,发现一个问题就着力解决一个问题,不能将调研成果束之高阁,要优化调研机制,更好推动调研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
来源:《求是》2019/14
编辑/谭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