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曹放
月洒中庭,清风徐来,今夜,我又一次品读曾国藩……
你太倔了,涤生兄!对于自己认定的事理,你百折不回。这是继承了湖湘文化的霸蛮血统吗?屈原有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立功、立德、立言,这是中国古圣先贤的“三不朽”。曾国藩,你以此自勉,朝乾夕惕,终生不渝。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二日,你在《送郭筠仙南归序》中的一段话可谓自况:“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你这意思是说,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日日精进,待到成功,就不愧为圣人的亲传弟子。涤生兄,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绝不回头,一死方休,你这样的百折不回,怎能不溅出生命的火花!武昌,湘军北上剿灭太平军最初的关键一仗。城内重兵防守,城外援军汹汹,曾国藩,你力沉丹田,不急不躁,步步为营,后发制人。你的理念是“熬得住,耗得起”,你的方式是“结硬寨,打呆仗”。你的攻城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而是一年、两年。你用一道道壕沟把武昌城牢牢困死。拼到最后,终于,是你的脸上浮现出了胜利者的微笑。武昌如此,九江如此,安庆如此,南京也是如此!一份军情报告呈送到你的手中:这段时间,战场上屡战屡败。你沉下脸,屏住气,提起笔,将“战”“败”二字互换:“屡败屡战”!曾国藩,你是怎样的倔强呀。
你太苦了,涤生兄!苦思苦虑,苦煎苦熬,苦斗苦战。天威难测,你苦于揣摩圣意;廷臣内讧,你苦于左右周旋;战乱连绵,你苦于生灵涂炭。组建湘军,兵员在哪?饷银在哪?粮草在哪?武器在哪?一路哀求,一片冷笑,一筹莫展,一心悲凉。镇守州府,武将劫财,文官争位,珠胎暗结,纠葛重重,“按下葫芦起来瓢”“老虎吃天无从下爪”。曾国藩,每当想到你,我就会想到,什么叫悲苦、什么叫愁苦、什么叫痛苦。你的江西之困,叫人好不唏嘘呀!奉咸丰皇帝之命,你率湘军出省作战,但一进江西就如同陷于沼泽。皇上既想借助你的湘军剿灭乱匪,又怕你的湘军借此坐大,因而一斧两砍,让你委屈又寒心。江西大小官员,既怕你的湘军抢了他的剿匪之功,又怕你的湘军分薄了民脂民膏,因而对你处处刁难。“士饥将困,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这是你记下的苦况,接着,你的笔下又一声哀叹:“何其苦也。”
你太清了,涤生兄!湖湘文化中有一道动人的风景,就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曾国藩,你矢志传承光大。你是湘军主帅,出山之际,曾向湖湘父老庄严宣誓:“国藩奉命以来,惟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君父,即借以号召吾乡之豪杰。”戎马倥偬,1861年在行军打仗的紧张岁月,你又致信四弟,提出了名传千古的“八本”家训,其中一条就是:“作官以不要钱为本。”你还曾为自己定下《人生六戒》,时刻自省自勉。其中第一戒就是:“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从京城翰林到湘军主帅,从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直至武英殿大学士,曾国藩,你的官越做越大,可谓位极人臣。但你一直清廉自守,在每一任官职上,你都不贪污,不受贿,不收礼,到最后,你个堂堂直隶总督,连家里喝点黄酒,都要上街去打。“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亦每斤零沽”。你这样的清风酒香,千古难得一见。
《颜氏家训》有云,“尺疏千里,人之面目”。的确,书法是人的脸面,字为心画,字如其人。这一规律,在曾国藩书法中,得到了最经典的体现。
你看,他学书的劲头也是这样的倔强精进。“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又作应酬字少许”;“每日笔不停挥,除写字及办公事外,尚习字一张”;即使是在同太平军作战期间,也能“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四十八岁以后,他自云,习李北海《岳麓寺碑》,“业历八年之久,临摹已过千纸”。他以小楷和行书,留下了近一百三十万字的日记,还有数不清的对联、书信与奏章,成为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
你看,他书艺的追求是这样的苦心孤诣。在他看来,书道应当遵循天道,他以乾坤之道寓于书法:“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他还阐述了对于文人技艺的体悟,“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远。作文然,作诗然,作字亦然;若能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尤为可贵”。他这样高远的书艺追求,如果不借助天赋,那将要付出怎样的艰苦。
你看,他书法的境界是这样的风规清正。他的笔法间架严谨规范,他的执笔用力劲健挺拔,他的墨韵濡染不肥不瘦而又具适度之美,从而开创了有清一代的楷书风范。对曾国藩的书法,著名书法理论家马宗霍盛赞:“终以刚健胜。至于骨之厚,血肉之润,则衡岳之崔嵬,洞庭之烂漫,盖钟灵于山水者深矣。”
品读曾国藩,他的书法功力不可谓不深厚,然而仔细琢磨,却不难发现,他的书法实践与书法理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巨大的矛盾,这就是,缺乏风神意趣。风神至上,意趣尤佳,这是中国书法历来的崇尚,尤以东晋为最。曾国藩对此也深表认同,他曾说过“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但这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并没有得到多少体现,他的书法可以评价为风规清正,但延伸开去其实也可以认为过于拘谨,乃至近于刻板。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与他安身立命的思想观念相通相合。他的整个人生情调太悲苦了!他总是循规蹈矩,总是以理节情,总是在“得势”“气盛”“神行”的一刹那,被纲常礼教制约了身心,被道学理性压迫了情感。他的书法艺术,不期而然地,臣服了维护道统。因此,他的书法,紧致而不浪漫,刚健而不婀娜,端庄而不流丽。只有维护道统的整齐划一,只有几近刻板的诚实拙朴,虽然内蕴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血性担当,但终究缺乏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风神意趣,没有那种触动心灵的奔腾感、飘逸感和人生的超越感。
必须承认,曾国藩在中国历史给定的客观条件下,特别是在儒家礼学道统的严格制约下,他的用功达到了极致,他的成功也达到了极致,他的书法创作完美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用功和成功。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发一番放言谠论呢?这并不是针对他个人的苛求,而是要由此检讨,深刻揭露是中国儒学礼教压抑了精神自由的空间。当代学者认为:思想资源决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决定游戏规则。与曾国藩同一时代,美国民选总统林肯,他的理念是,“给别人自由和维护自己的自由,两者同样是崇高的事业”。英国著名学者密尔写道:“今天这个时代,自主思考、独立行动就是造福你的种族。”日本“明治三杰”大久保利通则坚决推行"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英国、日本,由于他们的分别思想引领,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与制度的力量。
而同一时代的曾国藩呢?他却在哀叹:“朝无君子,人事偾乱,恐非能久之道”,他“日夜望死,忧见宗社之殒”。他是中兴干臣,权倾大清帝国朝野。他很有条件拥兵自重,割据半壁江山,甚至可以推翻满清,取而代之。然而他却甘为臣子,竭诚效忠。为什么?因为他是儒家理学的信徒,在他心中,纲常不能乱,祖制不能改,如果举兵推翻朝廷,就是大逆不道。因此,尽管他对满清王朝的灭亡有着深切的预感,但他在君臣礼制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更没有自由民主的见识,绝不可能有再造乾坤的作为。因此,曾国藩主导的“同治中兴”,与其说延缓了满清王朝的灭亡,毋宁说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不仅是曾国藩的个人悲剧,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遗憾。如果我们确认了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那么,我们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就要回归到最基本的常识——寻找文明最根本的源头,是从世界的角度看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仅仅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看中国。这样我们中国人才能跳出观念的局限,这样我们对曾国藩的认识和评价才能持平公允。
唐浩明,湖湘文化的当代泰斗。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风行华语世界,出版近三十年来,海峡两岸三地总印数已突破六百万部;他编校点评的《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奏折》,以本体的精湛与点评的精当,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为当代曾国藩研究第一人,唐浩明,他渊博的学识、正直的人格、浩渺的襟怀,特别是温雅而凌厉的洞见,代表着中华士人风骨的弦歌不绝与薪火相传。己亥初夏,海沧湾畔,远望一行白鹭飞向台湾海峡,我与唐浩明先生又一次深度探讨交流。说不尽的曾国藩呀,他曾将点评的《曾国藩家书》赠送给我,我请他补上一句题词。他沉吟了一会儿,对我说:“曾国藩湘乡旧居富厚堂中,悬挂着他的一幅对联,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我也格外欣赏。我就抄录这幅对联吧。”他缓缓地提起笔,又沉思了一会儿,流利地写道:“倚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今夜,月洒中庭,清风徐来,我又一次品读曾国藩,他的家书,他的奏折,他的对联,他的书法,心头万千思绪,不禁,我掩卷起坐,踱向幽静的树影婆娑,胸中一阵又一阵波涛涌来,又淼淼而去。掩书余味在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