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仁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其中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理念相符,因此在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能够有效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工匠精神的核心指的是职业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工作中技术人员要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进而不断地提高职业素养,并在工作中坚持爱岗敬业以及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其次,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打下坚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勇于创新。最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养成优秀的技能与职业素养,传承并发扬工匠精神。
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目标,学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进而顺利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与人才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活动中。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影响,将工匠精神中强调的积极态度与道德修养渗透给高职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敬业精神并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优秀的社会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然而现阶段大多数高职学生仅将提升专业能力作为学习的重点,忽视了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时存在消极的工作态度、缺少敬业精神,甚至一些学生存在应付工作、不劳而获的态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并将工匠精神所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同时逐渐纠正自身的消极意识,最终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合格、优秀的社会人才[1]。
增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工匠精神经过了历史长河的考验,属于优秀的中华文化精神,需要现代教育将其传承与发展,把工匠精神中的核心理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工匠精神中强调严谨认真的工作態度、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成果,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将此种积极的态度与精神渗透给学生,在此思政教育环境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此外,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还能够促使高职院校逐渐转变思政教育的理念并创新教育方式,使其思政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现阶段,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使高职教育水平逐渐提升。为了使学生在强化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需要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学习并传承工匠精神的意识,其具体的途径如下:
转变思政教育理念。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仍然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没有结合不同专业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导致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较低,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平台等收集当下的时政热点,并将体现工匠精神的新闻内容与事例进行整合,通过班级群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匠精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案,例如明确低年级思政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高年级的学生要科学地利用工匠精神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有效提升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有目标地学习思政教育内容[2]。
完善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当前高职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为了将工匠精神更好地渗透到高职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完善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思政教育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同时在思政教育课程中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再利用死板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时间束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灵活、合理的课程安排中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学分制的课程安排方法,明确每学期学生需要完成的固定学分,并将思政教育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种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思政课程,在学分制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充分体现高职思政教育的价值。
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开设实践课程,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为了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水平,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建设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思政教育理念并深入领悟工匠精神,同时开展教师交流大会,为教师分享优秀的教育方法提供平台,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思政教育的目标,最终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改革中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提倡师生共同学习与进步,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工匠精神的指导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应用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有效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应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连接,利用生活实例开展思政教学。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培育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實现“中国制造”“中国精造”等目标都要坚持工匠精神。教师利用时事新闻进行思政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传承工匠精神的意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也使得工匠精神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思政教育[3]。
优化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评价机制。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以及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需要制定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机制。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教育评价指标的机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需要高职院校采取以下三种途径进行完善与优化:
首先,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教育发展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并确定教育评价的形式,通常将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评价结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为主要的评价内容。
其次,体现教育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社会实践成果等均纳为教学评价的指标,促使学生不再仅将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深入分析教育评价结果。教师方面要通过评价结果反思自身的教育方法,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进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学生要反思自身在思政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与交流,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此外,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教育评价结合制定奖罚机制,给予优秀教师一定的奖励,促使全体教师不断钻研思政教育方法,使工匠精神科学、合理地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活动中。
综上所述,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创新精神,并提升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进一步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要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优化思政教育评价机制等途径,将工匠精神科学地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
参考文献
[1]车艳秋.工匠精神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智库时代,2019(30):101+111.
[2]黄琳琳.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9(14):76+78.
[3]杨斌,唐亚军.试析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J].才智,2018(32):28.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