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近年城市地下交通飞速发展。建设城市地下交通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机械施工法和爆破法。机械施工主要是盾构机掘进,盾构机施工法的优点是噪音小、震动低、无飞石、安全性高等特点,缺点是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在一般城市建设中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爆破法的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缺点是产生的震动大、噪音大、安全性差,在城市隧道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隐患。
重庆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正在大力建设地下交通。目前地下交通建设主要采用了控制爆破掘进法,而红岩村隧道原方案采用毫秒雷管爆破但震动太大,不能满足城市复杂环境的安全要求。
红岩村隧道以为例,为解决毫秒雷管爆破法在城市复杂环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与秒雷管进行爆破效果对比。
红岩村隧道三纵线红岩村隧道左线ZK6+679~800段共121m右线YK6+677~798段共121m。
(一)地形地貌。红岩村隧道上跨轨道交通环线段隧道埋深约30m左右,属于深埋段,拱顶10m范围内为砂岩,再往上为砂质泥岩,地表为交通主干道谢陈路,临近有高层建筑华宇大厦(12层),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为桩基,桩底距红岩村隧道拱顶结构线约11m,此处开挖有较大风险。
(二)地质构造。工程处于金鳌寺向斜西翼,为川东褶皱束中沙坪坝—重庆复式褶皱曲中的次一级褶曲,无断裂构造通过,构造裂隙不发育。据调查测绘,场地岩层倾向 140°,倾角8°,局部倾角15°。
(三)工程特点。(1)爆破区处于闹市,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周边建筑设施较多,需保护的重要市政管线也很繁多,需对震动和飞石进行严格控制,对保证爆破安全的技术要求很高。(2)隧道埋深很浅,两个隧道间的间距也很小,加大了爆破的难度,采用常规的爆破方式,很难满足施工要求。爆破开挖必须确保边坡围岩稳定。(3)爆破震动、粉尘、噪声对施工区域附近场所影响大,容易扰民,施工必须将爆破对环境、人员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参数设计。(1)施工方法:三台阶法施工;(2)钻孔参数:孔径40mm,孔深1m-3m,竖楔形掏槽;
(二)爆破器材。2号岩石乳化炸药、秒雷管。
(三)爆破方案。(1)第一组方案:全部使用秒雷管。施工时在尽量达到错峰减震爆破目的的同时,充分实现爆破震动反向叠加,降低爆破震动。(2)第二组方案:全部使用毫秒雷管。
两组方案爆破效果分析,爆破震动检测点距爆区分别为隧道上方(10m)。
(一)爆破震动数据。第一组爆破方案测振结果见图1,第二组爆破方案测振结果见图2。
(二)爆破震动数据对比分析。图1显示,爆破震速最大为0.57cm/s,达到最大振速的时刻为0.0843s,即:产生最大震动速度的段位是集中在掏槽眼;图2显示,爆破震速最大为0.82 cm/s,达到最大振速的时刻为0.068s,即:产生最大振动速度的段位也是集中在掏槽眼。秒雷管的爆破最大质点振速与毫秒雷管相比,降低了31%。
图1
图2
通过比较秒雷管、毫秒雷管爆破方案效果得出以下结论:
(1)秒雷管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爆破,在尽量实现错峰减震机理的同时,充分达到爆破震动反向叠加,降低爆破震动,经爆破震动测试与分析,该设计相对毫秒雷管在爆破中的振动有效降低了爆破震动达30%~70%。
(2)在城市负载环境爆破工程中,使用毫秒雷管产品不仅减少和控制爆破震动产生的危害,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