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枝段部位对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效果影响

2019-08-19 01:38:32王慧琳
防护林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冠果培养箱恒温

王慧琳

(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林场,辽宁 阜新 123100)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是一种广泛栽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兼药用与油用的树种。愈伤组织是植物的局部受到创伤后在伤口的表面长出的新薄壁细胞组织,有助于伤口的更快愈合,可使接穗在砧木上嫁接的伤口尽快愈合,产生新的维管组织[1]。由此可知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促使愈伤组织尽快形成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技术,需要控制适宜的条件[2]。在确保砧木和接穗健康、水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为温度[1]。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其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温度条件有较大的差异。此外,嫁接时接穗选择的枝段材料的部位也会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产生影响[1]。为了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栽植的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温度条件以及适合作为接穗的枝条部位,特开展了此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阜新市境内的一苗圃地内,地势为低山丘陵,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8.4 ℃,年均降水量550 mm左右,年日照时数在2 600 h左右。

1.2 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为提前采集好进行湿藏的文冠果1年生枝条,此外还包括高锰酸钾稀释溶液、经过消毒处理的报纸、聚乙烯保鲜膜、恒温培养箱、修枝剪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中安排2个试验内容,分别为枝条不同枝段部位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不同温度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1.3.1 不同枝段部位对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试验设3个枝断部位处理,分别为上部、中部、下部。将备好的文冠果1年生枝条浸泡在稀释好的高锰酸钾溶液中,30 min捞出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将不同部位的枝条截成长度为15 cm的小段,基部削成斜面(长2 cm),然后用提前经过消毒的报纸将处理好的不同部位的枝段成捆包裹起来,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上备用(膜上刺一些小孔)。各处理分别安排60条枝段,3次重复,均放在28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周[3]。

1.3.2 不同温度对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试验设5个温度处理,分别为18、22、26、30、34 ℃。具体步骤:选择上述试验中形成愈伤组织效果最好的枝段部位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分别放在18、22、26、30、34 ℃的恒温培养箱中处理。各处理分别安排60条枝段,3次重复,各种温度条件下均培养1周。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将各处理培养1周的枝条从恒温培养箱中取出,对其愈伤组织的产生率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各处理的愈伤率(计算公式为产生愈伤组织的枝段数/处理的枝段总数×100),各处理的3次重复取平均值。将各个处理中3次重复在内的60个枝段中产生的愈伤组织刮下称质量,计算各个处理下平均单个枝段愈伤组织的鲜质量(计算公式为处理产生愈伤组织的总鲜质量/处理的枝段总数)。数据统计利用Excel,并进行方差分析[4-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枝段部位对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将提前采集的1年生文冠果枝条湿藏后,分别取上、中、下3个部位截成15 cm的小段,放置在28 ℃的恒温培养箱中7 d,统计的详细结果见表1。根据表1可知,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1年生文冠果枝条各部位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愈伤率以中部枝段最高,达到了91.67%,其次是下部枝段,愈伤率为90.00%,愈伤率最低的为上部枝段,在85.00%左右,经过方差分析比较,中部枝段的愈伤率与下部枝段的愈伤率差异不显著,2个处理均与上部枝段的愈伤率差异极显著,分别比上部枝段提高6.67、5.00个百分点。愈伤组织质量以下部枝段为最大,平均达到了9.17 mg·条-1,与上部、中部枝段均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分别高4.67、1.33 mg·条-1。综合愈伤率和愈伤组织质量2个指标,下部枝条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整体来说相对较强。

表1 1年生文冠果枝条各部位形成愈伤组织的效果比较

注:同列数字后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达到了显著差异,不同大写字母表示0.01水平上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下表同

2.2 不同温度条件对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结合枝段部位试验结果,选择下部的枝条开展温度条件对文冠果形成愈伤组织效果的研究,详细结果见表2。根据表2可以看出,相同的枝段在不同温度下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有所不同,整体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先提高,再逐渐降低。愈伤率以26 ℃最高,为91.67%,其次是30 ℃的处理,愈伤率为88.33%,2个处理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温度为18、34 ℃的2个处理愈伤率均在3.5%以下;愈伤组织质量以26 ℃的处理为最重,平均在15.83 mg·条-1,其次是30 ℃的处理,愈伤组织质量平均为8.33 mg·条-1,2个处理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18、34 ℃的2个温度处理平均愈伤组织质量均比较低,分别为0.50、0.17 mg·条-1。综合愈伤率与愈伤组织质量2个指标,一年生文冠果下部枝条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温度为26~30 ℃。

表2 1年生文冠果下部枝条在不同温度下形成愈伤组织的效果比较

3 结论

经过对北方地区文冠果1年生枝条的不同枝段部位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温度1年生文冠果枝条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以及产生的愈伤组织鲜重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枝段部位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以下部枝段为最好,不同温度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以26~30 ℃为最好。

猜你喜欢
文冠果培养箱恒温
婴儿培养箱的质控办法及设计改良探讨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2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基于PID控制的一体化恒温激光器系统设计
微生物培养箱的选购与管理
食品工程(2020年3期)2020-01-05 14:38:16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2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基于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的细胞培养箱温度控制算法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自动控制系统
电子制作(2017年24期)2017-02-02 07:14:16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