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必梳“燕燕头”。
大约在清代晚期,回族兄弟经过长途跋涉,最终驻足在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筑建起自己的家园,从此繁衍生息。他们在这里被称为“东干族人”,自称“中国陕西的老回回”。
这是一群引人注目的特殊人群:黄皮肤黑头发,操着一口地道的陕西方言。说话中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清朝时的日常用语,例如“衙门”“衙役”“学堂”“使唤”“路数”“营生”等等。现今仍用“衙门”称呼政府机构,“衙役”称呼政府人员,他们的居住区被统称为“陕西村”,这里的人们依旧会时不时地吼几句传统秦腔,表达心中的乐愁。每一个东干族人的灵魂中都生发着一颗思乡的种子,这种血脉相承、根脉相连的情缘是“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
给新娘脚上缝上装饰花边。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好赶上一场东干人的婚礼。东干人的婚礼依旧完整存留着陕西一百多年前婚嫁的庄重仪式,可称为秦人古婚俗的活化石。新娘出嫁时必梳一种传说的古老发型“燕燕头”,这种发型现在陕西也没有几个人会梳的,可见他们对秦文化的传承是正宗的,也是始终未变的。我们一大早赶到主人家时,看到一位大妈正在给新娘梳“燕燕头”,屋里挤满了看热闹的孩子和贺喜的宾客,他们帮着给新娘扮装。新娘先穿上手工绣制的云肩和大襟长衫,待梳妆后,蹬上一双红色绣花鞋,裤腿用花边扎上,穿戴齐整,新娘宛如一幅民国年间的美人画。
新娘的大红盖头必不可少。
闺房里的新娘和小伙伴。
来接新娘的男方宾客,要给前来道喜的亲朋及孩子们散发喜糖,男宾要单独接受阿訇的祝福。随后新娘乘坐婚车被迎亲队伍接到男方家,新娘先要精心梳妆打扮一番,由家中的晚辈揭掉盖头,戴上陪嫁来的金银首饰,然后在盛着水的洗脸盆中象征性地洗洗手洗洗脸,随后新娘出来见亲戚朋友并与众多的亲友一起合影留念。按婚礼习俗宴请宾客的流水席是异常丰盛的,婚宴备餐品为:美味的羊肉手抓饭、时鲜的水果、各色糖果和糕饼,按穆斯林的习俗,婚宴同样是没有酒的。
婚礼后的第二天,新娘要在公公婆婆和男方众亲戚面前,充分展示自己料理家务和厨艺水平。第三天,新郎官要备上丰盛的礼品陪同新娘子回门,探望岳父母及女方亲属。此时,新娘家的亲戚要一家接一家地轮流宴请新郎官和新娘子,并给新娘子回赠礼物。回门的当晚,新郎官要回自己的家中,把新娘子留在娘家,住上三五天或一个星期后,新郎官再来接新娘子回家。此后,东干人的婚礼仪式才算全部完成。
一场庄重热闹的东干人婚礼仪式,像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一样,在岁月的长河中留痕,如活化石般的存在,不仅溯源曾经的旧日时光,更在传承文化与忆存习俗方面展现出特殊的珍贵意义。
舞动起来,准备接新娘。
新郎官接受同伴“惩罚”。
仔细看看是不是新娘。
最后戴上全部首饰。
丰富的流水席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