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淙斌院士 纵览地球风云变幻 洞察全球气候变化

2019-08-18 09:47张蓉萍
科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气候科普计划

张蓉萍

在中国气候科学领域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是我国最早参与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国学者之一。他积极推动气候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在气候科学领域首次提出了用沿赤道海温廓线划分厄尔尼诺的思想方法,被称为“符DF廓线”。他领导建立了有国际影响的中科院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带领团队开拓的区域环境系统模式研究,被誉为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国际范例。本期《科学家》杂志带你走近符淙斌院士的科研人生。

启蒙

年少时思考台风如何形成

1939年10月,符淙斌出生于上海市松江县。中学时代,符淙斌就读于上海松江二中。当时上海经常会遭遇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年幼的符宗斌很早就对这些气候现象有着深刻的印象,时常思考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符淙斌:我学气象是偶然的。我家在上海的松江县,由于每年都有台风来袭,所以我小时候对台风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也没有太多知识,台风来时风大雨大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在松江读高中时,每年夏天台风季,学校都会把学生组织起来去巡逻,了解哪家房子塌了。当时我想,这个东西怎么搞的?台风是从海上来的,会不会跟海洋有关系?那时候有种非常朦胧的感觉。

1957年,符淙斌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南京大学气象学系的气候专业。在南大的五年时间,符淙斌打下了扎实的气象学基础。

1962年,符淙斌考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海洋气象学的开创者吕炯先生,从事海洋与气候的关系研究。

符淙斌:后來我考了科学院的研究生,当时的研究方向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我的导师是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他在留学德国时做的是海洋对气候的影响研究。他是对我非常有影响的一位老师,他的思路非常活跃,物理概念非常清晰,跟随吕老师的这段经历,开拓了我的科学视野。

转折

投身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

1981年,符淙斌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修。1983年,符淙斌回国后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叶笃正先生的指导下开始转向了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面对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符淙斌心有所动。对于研究方向的转变,如何选择,符淙斌有了答案。

符淙斌:1978年,我从地理所到了大气所,我以前是做海洋的,后来跟着叶笃正先生做了陆地、冰雪跟气候的关系研究。没过多久我去了美国,在美国我又做海洋了。1983年,我回到了中国。当时国际科联有一个叫汤姆马豆的人,是叶先生的同学,他到中国来找中国科协,说他们(美国科学院)现在准备提出一个有关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后来他就开了一些座谈会,介绍全球变化这个东西。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全球变化,我当时了解到这个全球变化比我原来想象的气候系统还要复杂得多。这个时候就面临着一个抉择,到底干不干这个?如果干这个,就得把原来所学的这个领域放下,去搞一个新的领域。实际上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当时我已经做得不错,心里是有一点放不下,后来叶先生鼓励我去做这个事情,这样我就走上了所谓全球变化研究的路子。

随后的三十多年时间,符淙斌院士在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他系统地研究了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和突变现象,揭示了季风区域在气候突变中的敏感性与全球增暖的关系,领导建立了有国际影响的中科院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视野

瞄准前沿科学领域,推动国际合作研究

1967年研究生毕业后,符淙斌留在了中国科学院工作,先后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任职。之后前往美国学习的时光对符淙斌产生了重要影响,回国后的他把做科研的目光聚焦于世界,积极参与多项国际科技计划的实施。

符淙斌:对我的科研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的是我在美国学习的三年,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和美国科学家合作。而最近三十年左右参与的一系列国际科学计划,包括国际合作计划,也是对我科研生涯有着重要影响的。

最早是在八十年代初跟美国能源部合作的气候变化研究计划,后来就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我在那儿当了两届六年的科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了这个国际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方面工作。

另外,我发起了一个区域模式比较计划,做了十年。亚洲的五个国家、十个研究组参与了这个区域模式比较计划的研究。

再一个就是季风亚洲区集成研究计划。这一计划是从2006年开始的,差不多有十年时间,是由我们发起,中国科学院支持、国际组织认可、亚洲大部分国家参与的、几大国际组织联合支持的一个科研计划。

2009年,符淙斌全职到母校南京大学工作,并创建了第一个交叉科学研究机构——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随后又与芬兰最高学府赫尔辛基大学达成合作共识,建成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对我国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符淙斌 :我们希望这是一个交叉科学的研究机构,所以我们除了大气学院以外,还有地球科学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地理科学和海洋学院,还有跟生物、经济很多学科联合组成的一个交叉科学研究院。当时选择的研究重点还是气候变化。现在第一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在大气成分、污染物以及地球和大气之间的能量、水分交换这部分完成观测。这个观测站也是我们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共建的一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跟他们联合也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瞄准前沿科学领域,推动国际合作研究是符淙斌院士始终在推动的事业。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在符淙斌看来,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才更有可能做出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从进行全球变化研究以来,符淙斌的科研之路始终力求走在国际前沿。多年来参与国际科研计划的经历使得他对于科学研究有着独特的一番感悟。

符淙斌:通过参与这些大的科学计划我知道了什么是国际前沿,所以思路完全不一样,思路打开了,希望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始终走在前沿,而不是跟着别人走。所以,如果说哪些工作比较有价值的话,我想国际科技合作真的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走向前沿的。我们要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冲刺,要由中国人发起冲刺大型的国际科研计划,把我们的科学家推向国际,把我们的科学水准推向国际,这是一个快速的途径。所以我对我的学生说一定要出去。我鼓励他们出去,当然也希望他们一定要回来,回来了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如今,符淙斌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气候科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符淙斌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和国际化的科学视野对学生们影响至深。

科普观

公民的科学素质是体现民族文化水准的重要方面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两翼。符淙斌院士也是一位科普事业的热心参与者,他每年都会抽时间参与到各类科普活动,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报国的精神。

符淙斌 :科学技术普及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到发达国家去,跟一般民众谈话的时候,会感觉到他们知识科学的总体水平、平均水平是相当高的。而在我们国家,多年来科普工作也在不断的推进。

我当时在科协当过一届科协的副主席,但我不是科普方面的,是国际合作方面的,但是也参与了一些科普工作,我确实觉得科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公民的科学素质是体现民族文化水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觉得做好一个科普的报告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定是要你自己理解得非常的深,而且还要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認为自己到现在为止还不是一个好的科普工作者,我尽管也应邀做一些报告,包括中学生、大学生,但我总觉得不像有些非常精彩的科普作家,能够真正的把最精华的东西告诉大家。

还有就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深度很重要,如果你自己还没有理解清楚,你就很难做科普,所以科普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科研观

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幸运

符淙斌:从实际出发,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科研做研究的人心思不够专一,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引诱,所以就不能真正地、专心致志地搞科研。

安下心来钻进去要入迷,这是对科研人员的要求,我觉得确实是这样的。我一再觉得科研人员需要有这样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出好的学问来。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居里夫妇一贯遵循的原则。所以钱三强先生在《居里夫人》中译本的序言中说 :居里夫人的优良传统是什么?简朴的生活,对虚荣的蔑视,对青年人的热情关心与指导,研究时浓厚的学说和民族讨论的气氛,这就是居里夫人的优良传统。

所以我觉得,尽管我们和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是钱三强先生说的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的精神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感觉到比起这些真正的科学家我们也是微不足道,极其渺小的。

符淙斌:我觉得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幸运。因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要花你毕生精力去做的事情,就像活到老,学到老一样。这期间不断有新的东西要学习,否则你就落伍了、陈旧了,所以我对于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感觉到很自豪,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太好,也就是说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崇尚真理是他唯一的标准,这个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要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永远充满着对科学的兴趣,不能因为年纪老了就不学习了。

如今,八十岁的符淙斌院士依然坚守在气候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第一线,不遗余力地投身我国气候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探索,推动我国气候科学研究早日领跑世界。

猜你喜欢
气候科普计划
科普达人养成记
瞧,气候大不同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