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08-18 09:47
科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院士卫星

为国筑起“海防长城”

人物小传:刘永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引领者,1991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率领团队全面自主创新,实现对海新体制探测理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两院院士等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1月8日,因对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研制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82岁的刘永坦站上了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

矢志铸盾 专业报国

人物小传:钱七虎,1937年10月出生,江苏昆山人,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60余载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时代跨越。

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

发现

1月8日,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S)”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Maria Curie)、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共同进入候选人名单。

本次“20世纪最伟大人物”入围候选人有28位,来自7个领域,包括科学家、领袖、探险家、社会运动者、艺术家、体育明星、演艺明星。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教授领导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实验团队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获得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中唯一的一等奖。

“建立新的科学理论、发现新的科学效应和科学规律是基础研究‘皇冠上的明珠。”薛其坤院士表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一个基于全新物理原理的科学效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独立观测到的不多的科学效应之一,是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科学知识宝库的一个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顾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付丽等合作,揭示了B细胞能够通过分泌靶向肿瘤抗原HSPA4的病理性抗体,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月15日《自然?医学》。

曹雪涛认为:“抗体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2018年的诺奖就是颁发给两位应用免疫抑制性抗体开展肿瘤免疫治疗的免疫学家。”

(资料来源:科学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人民网)

150名

中科院工程院今年拟增选院士150名左右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于1月1日同时启动了2019年院士增选工作。中科院将增选71名院士,工程院将增选不超过80名院士。按照两院规定,候选人由院士提名,每名院士最多可提名3位候选人。此外,两院还分别委托中国科协组织各有关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推荐、提名候选人。

350公里

复兴号将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复兴号动车又将大放异彩——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1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透露,目前时速300公里—350公里高铁的自动驾驶技术在世界上尚属空白,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在组织攻关,该技术将在京张高铁首次得到应用。

1亿

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多个国内外机构发布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状态高了19.67×1022焦耳,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能量的1亿倍。该报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英文杂志《大气科学进展》2019年第三期。

160个

中国已与160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1月27日,在2019年外國专家与国际科技合作伙伴迎春招待会获悉:目前,中国已与160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114项,人才交流协议346项,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积极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

87%

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7%

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在2019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表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中有升,2018年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7%,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8%,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水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汛期降水和温度气候预测准确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18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首次超过90分。

2400项

中企5G国际专利已超2400项

华为、中兴在5G国际标准中的专利数已超过2400项,占比超过了30%。据工信部透露,目前我国已经主导完成49项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牵头新立项目73项,有力推动了我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

4166万吨

1月1日15时,在海外工作的大庆石油人向国内报捷:2018年获得海外权益产量617万吨,首次突破600万吨。大庆油田2018年完成油气当量4166.8536万吨。

20亿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为首的团队在油菜高效可持续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成果在南方区域示范推广超2200万亩,新增收菜籽3.5亿公斤,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带动湖南乃至南方油菜种植面积稳定提升。

160余万件

从1月7日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截至2018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0.2万件,同比增长18.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

6分钟

土星上的一天究竟有多长?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消息,美国科学家利用NASA“卡西尼”号探测器提供的新数据,给出了答案:10小时33分38秒,比20多年前的测量值短了约6分钟。

5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分析了南极洲冰川自1979年以来的融化情况,研究显示融冰速度近些年来急剧加快,比40年前快5倍。

量子

“墨子号”成果获克利夫兰奖

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奖九十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一重要荣誉。该奖项将于当地时间2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正式颁发。

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1月21日13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和搭载的灵鹊-1A星、潇湘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多光谱卫星,搭载多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等载荷,可与此前发射的10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林业、草原、航运、海洋、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灵鹊-1A星是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灵鹊星座规划的首发验证星,具备对地拍照、视频成像、高速数传、星间通信等功能。潇湘一号03星是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验证无线电通信及小型遥感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9次飞行。

天鲲号

我自主研发疏浚重器“天鲲号”完成测试

1月9日,经过近3个月的挖泥、挖岩试验,国之重器“天鲲号”顺利返航至江苏启东船厂,正式具备投产能力。此次挖泥试验过程中,“天鲲號”智能挖泥控制系统调试获得巨大成功,这是绞吸船自动挖泥技术在我国的首次应用,是中国疏浚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

“天鲲号”为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由中交天航局自主研制。2018年10月2日,“天鲲号”赴江苏启东开展挖泥试验,经过近1个月的调试,挖泥最高生产率达每小时7501立方米,远超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设计标准,同时验证了该船15公里超长排距的挖掘输送能力。

观测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近日,由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搭载在高分五号卫星上的大气环境观测三大核心载荷,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组织的在轨测试总结评审,标志着中国大气环境观测技术取得新突破。

这三台大气探测载荷2018年5月随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当月均实现了开机成像。三台载荷分别是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MI)和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DPC),分别承担着污染气体、温室气体和颗粒物污染的观测任务。

评审结果显示,EMI为中国首次获取了大气痕量气体二氧化氮等的全球分布状况,其分布特征与国际同类卫星结果一致;GMI获取的温室气体光谱数据和国际同类卫星观测结果一致;DPC获取了多光谱、多角度偏振图像,成功反演了全球陆地、海洋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及云相态分类产品,已成为全球唯一可在轨业务化运行的采用偏振技术手段探测气溶胶的卫星遥感器。

探测

嫦娥四号近距离拍摄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1月3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

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1月15日,重庆大学在重庆举办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公布这一消息。

“该载荷是人类首次在月球上开展生物试验。”重庆大学副校长、科普载荷项目总指挥刘汉龙介绍。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新华网、《科技日报》《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院士卫星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miniSAR遥感卫星
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院士速递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竞射导航卫星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