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岐: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

2019-08-17 03:30:22徐志刚
时代人物 2019年23期
关键词:赵望云老一辈赵家

□文|徐志刚

潘天寿在他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这样写道:“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赵凤岐在充分运用和掌握中国传统山水画皴擦点染等技法的同时,“常、变结和”,把水粉画的小笔触和中国画的各种皴法相结合相融合,正在形成着自己的独特笔法。

王昱《东庄画论》中说:“学画所以养性情、且也涤烦襟、破苦闷、释躁心、迎静气,昔人谓山水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名家享大耋者居多”。在赵凤岐的写意山水中,人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练,三十余载的从教生涯,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绘画实践的陶冶,使他的内心世界清澈、纯净、丰满、空灵、博大。张大千先生极力主张的“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在他的写意山水中几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论是作画还是做人。

作为赵望云六子赵振陆的童年玩伴,幼年的赵凤岐曾常住赵家,在赵老先生家中,赵家夫妇待凤岐与自己家子女一样。这样便使得赵凤岐常与赵望云、石鲁、方济众、何海霞等……老一辈艺术家有交集,老一辈艺术家在为人处事和绘画创作上对他的影响极大。赵先生说:“老一辈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走过的艺术道路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画家,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之路有多重要。这些年,我在写意山水画上的坚持、否定、探索,再坚持、再否定、再探索都是为了此”。

《荀子·王霸》载:“杨朱哭衢途”,此处之“衢途”既人们常说的歧路。赵凤岐先生他的所谓“中西融合”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和探索,是一条通向理想彼岸的大道还是一条“衢途”?目前,我们还不为所知。鲁迅先生在他《故乡》中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此,让我们借用鲁迅先生的吉言,愿赵凤岐“中西融合”的书画之路,能和在这条路上的林风眠、吴冠中等先行者一样,给当下中国的写意山水带来新的希望。 “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当下,在陕西的画坛卓尔不群赵凤岐先生,无疑值得我们有更大期待的。

猜你喜欢
赵望云老一辈赵家
赵家祥教授
观察与思考(2022年3期)2022-04-22 10:32:20
长安画派画家作品·赵望云
国画家(2021年1期)2021-04-09 13:37:24
Airport gate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①
张大千:你画的是耕田的马
张大千劝朋友的智慧
基于写生的传统与创新
戏剧之家(2017年5期)2017-04-05 23:05:47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全国新书目(2016年2期)2016-03-28 02:06:10
老一辈革命家的规矩意识和清廉风范
学习月刊(2015年17期)2015-07-09 05:40:32
出版名家:赵家壁
现代出版(2013年1期)2013-12-24 01:48:24
怀念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