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

2019-08-16 06:56柴若楠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柴若楠

【摘 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精准扶贫”工作贯彻到各个地方[1]。政府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在脱贫工作中发挥主要作用。一方面通过政策的兜底以保障贫困户的最低需求,另一方面致力于带动贫困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为贫困群众创造劳动条件和劳动机会,鼓励其实现自力更生,最终达到自主脱贫。A县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面临严峻的脱贫攻坚任务。探究A县的脱贫模式,对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深度贫困县;贫困原因;脱贫模式

一、研究意义

贫困一直是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成功地把7亿多人从贫困线以下解放出来,创造了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扶贫政策和办法,收获了显著成效。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可以看出扶贫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河南省扶贫开发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有29个贫困县。A县是全省的深度贫困县,在全省具有典型性。A县位于豫西南部,伏牛山腹地,其中95%为山区,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由于山大、人稀、地少、贫瘠,现如今被归为深度贫困县。这种现象是我国众多贫困县的典型,因此通过对A县精准扶贫对策的研究,有助于探索精准扶贫未来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对A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基本县情

A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区腹地,其中95%为山区。该县总人口60万。A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深度贫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5个,贫困人口8万人,到2016年底还有贫困村71个,未脱贫人口16000多户共计50000多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深度贫困村50个。该县95个贫困村共有未脱贫人口2.68万人,占该县贫困人数的50.08%,215个非贫困村共有未脱贫人口2.62万人,占该县贫困人数的49.92%。

(二)自然地理环境恶劣

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的影响在众多的形成贫困原因中往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3-5]。A县多山,交通极为不便,造成当地居民的发展问题受到限制,人口流动困难、就业困难、医疗条件差。再加上缺乏土地资源,又是干旱气候,地少贫瘠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低,依靠当地的自然环境难以实现脱贫。

(三)年龄结构呈现缺乏劳动力

在未脱贫人口中,16岁以下贫困人口占比21.67%;16岁-30岁贫困人口占比16.93%;30岁-40岁贫困人口占比8.73%;40岁-50岁贫困人口占比16.32%;50岁-60岁贫困人口占比13.62%;60岁以上贫困人口占比22.73%。从各个年龄阶段的贫困人口情况看,16岁以下、60岁以上人口占44.4%,社会保障任务繁重;16-39岁青壮年龄人口只有25.66%,贫困户缺乏劳动力。

(四)受教育程度低

在2018年未脱贫人口中,在校生1.2万人,非在校生中: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越占贫困人数14%;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约占38%;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43%左右;高中文化程度人口约占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不足1%。可以看出,A县贫困人口中,有超过半数的贫困者受教育程度低,绝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水平为初中以下。受文化程度、技能技术等因素制约,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以简单出卖劳动力为主,以打零工为主,贫困群众就业难度大、不稳定,难以取得较高工资性收入。

(五)身体健康状况差

在未脱贫人口中,因病致贫占贫困户总数36.35%;因残致贫占贫困户总数9.33%。其中,患长期慢性病的人口有8千余人,患有大病人数超过1千人,残疾人有3400余人。数据显示,因病、因残致贫占总贫困户的45.68%,表明因病、因残致贫是造成贫困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最重要的障碍。1

三、脱贫优势分析

1.歷史人文景观多,有天然发展旅游的优势

遗存有黄河两岸的名人故里等历史文化景观、历史典故的发生处。地处伏牛山生态旅游的核心区,是中国旅游强县,有世界地质公园、多个国家5A景区。

2.生态良好,利于发展种植产业。

地处山区,森林资源丰富,空气含氧量高。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较少,光能较丰富,适合光伏发电。森林覆盖率65.18%,中药材1300余种,盛产于南部山区的柴胡,为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种。

3.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发展稀有金属产业。

矿产种类丰富,目前已探明46种,年产黄金40万两,列全省前五,在全国排名前列。年产钼精粉2千多吨,是全省重要的钼工业基地、氟化工产业基地。

四、脱贫模式分析

(一)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原理是:一些地区不适合人类长期生存发展,对于这些地区,修路、通电、通水的建设成本,超过了直接搬迁的投入成本。因此针对山区无生产资料的地区,政府主要以“异地搬迁”为主,把贫瘠地区的人口,搬迁安置到乡镇等生产资料相对丰富的地区[6]。A县政府探索出的易地搬迁模式是:易地搬迁安置区+扶贫产业园模式。即在配套完善搬迁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对200户以上的安置点配套建设扶贫产业园,引进服装、箱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搬迁群众就地就业,尤其是针对不能脱身于家庭外出务工的有劳动年龄的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2016年,该县尚有1600人因为地处山区而无劳动机会,截止2018年12月,该县已经建成扶贫车间45个,帮助1200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年收入2—3万元。2

(二)旅游扶贫

由于A县山区地貌特殊,有高山、瀑布等天然景观,适合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主要为了实现“富民”,可以对景区范围的农民有巨大利好。A县按照“大景区+周边村”“公司+农户”“旅游+社会公益”“旅游业+美丽乡村”模式,兴建农家宾馆和休闲农业观光园,一方面促进农民直接就业,另一方面辐射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该县也自创了一种群众帮扶模式:“帮扶一个贫困户、A县山水任你游”爱心公益活动,吸引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参与帮扶的爱心人士可以免费在A县任意景区游览。同时,该县在山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和扶持旅游景区搬迁户在旅游区建设家庭宾馆,充分发挥景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开发石头部落、银杏林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游,扶持贫困户从事土特产销售、运输、餐饮、宾馆等旅游商贸服务业。该县发展农家宾馆近千家,解决就业1万余人,其中近1/3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产业扶貧。

产业扶贫主要是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让不能脱身于家庭外出务工的有劳动年龄的人,在不影响家庭、务农、教育的情况下,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即“搬迁与脱贫同步、挪穷窝与改穷业并举”。该县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发展产业,确保搬迁户都有一个稳定的就业门路。

1.到户增收+金融+自我发展模式。

根据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农户自愿、因户施策的原则,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宜药则药、宜商则商、宜林则林、宜养则养,通过享受到户增收资金或金融小额信贷资金,扶持发展种养业、中药材和小型工商业,增加群众收入。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就地就业模式。

该县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农户土地,安排贫困户在龙头企业就业,实现了土地和就业双增收。该县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10余家,流转土地4万多亩,公司以每亩700—900斤粮食产量进行土地流转,群众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带动贫困户8300余户。同时,公司通过除草、浇水、施肥等管理环节吸纳贫困群众务工,使人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年增收不低于1万元。

3.龙头企业+产业工人模式。

通过引进服装、鞋业加工等龙头企业,可以吸纳有就业技能的贫困人员进厂务工,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该县利用A南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引进汽车自驾游营地、漂流、滑雪场等企业投资项目15家,实现了当地贫困户稳定就业1000余人。

4.专业合作社+股份帮扶模式。

成立专业合作社主要在于保障农民不受损失,让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资金或小额信贷资金进社入股分红。A县某制衣公司创新经营模式,鼓励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资金购置缝纫机,以实物形式参股经营,并根据盈利进行年终分红,带动了40多户贫困群众参股经营。

5.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模式。

该模式主要以县劳务输出公司和职教集团为平台,对贫困农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做好劳务输出前、中、后全程服务,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A县每年投入资金,以电工、电焊、家政、驾驶维修、建筑等专业为重点,免费培训劳动力,并实行免费资格认证。通过这种尝试,该县年输出务工人员15万人以上,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2.5万人。

6.资产收益类帮扶模式。

A县通过财政扶持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该县所有低保户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五保户和残疾人免费建设了5千瓦的户用光伏发电单元和村级集中式发电站83个,通过光伏发电的收益扶持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连续受益20年。2016年,A县计划利用整合资金1.66亿元,规划县定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扶贫项目、到户增收项目、扶贫车间和光伏扶贫项目总计220个。项目覆盖贫困户超过3万人,预计户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可实现年度16000名贫困群众脱贫。

(四)政策保障扶贫。

政策兜底是扶贫的最后一道保障。A县建立涉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各涉农单位必须不折不扣的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确保优惠政策能享全享、应享尽享。县财政列支600万元,在抓好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继续深入推进贫困群众人身意外伤害险。同时,通过关心、关爱困境老人、困境儿童,大力开展助居、助学、助医、助困、助业活动,实现特困群众“生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能有所用”,切实织牢政策兜底网。例如在住房保障方面,通过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对唯一住房为土坯房等疑似危房的贫困户,组织对其住房进行鉴定,确实是C、D级危房的,列入2018年、2019年改造计划,分批实施完成。在创新探索实施保险扶贫方面,县财政列支433万元,为每名贫困群众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并对每名贫困群众新农合补助,降低贫困群众返贫风险。3

五、脱贫效果检验

截止2018年12月底,A县扶贫政策成效显著,从产业增收、居民年均收入、居民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得到改善。

(一)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

2018年,该县规划建设32个搬迁安置点其中的9个安置点主体完工,政府确保9月底全部达到入住条件,2018底全部搬迁入住。同时,拆旧复垦,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和就业安置工作也获得显著成效,通过加大搬迁户后续帮扶力度,已经实现了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搬迁贫困户每户至少有2个增收项目。通过转移就业扶贫,完成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3000人,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9万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

截止2018年12月底,该县实施通组入户道路项目163个,新建道路216公里,建设桥梁12座。规划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69个,解决1.6万名贫困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96亿元,改造提升110千伏变电站1个、35千伏变电站2个,完成县城和16个乡镇10千伏线路改造,对60个行政村、20个搬迁安置点电网进行改造提升,全部完成电网脱贫攻坚任务。扎实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或改建幼儿园4个,改造卫生室28个,新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0个。农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有极大提高。开展安全饮水工程大检测,对该县农村群众水窖、自备井等分散水源,分区域进行水质监测,已完成11个乡镇水样采集692份,完成检测300份,2018年底前已经完成检测任务。

(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A县政府制定了《A县2018年脱贫攻坚产业提升年实施方案》,制定了十大产业扶持脱贫模式,明确了产业发展规模,将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到户。截止2018年底,220个规划产业项目已全部完工,该县建成千亩以上产业基地10个,500亩以上产业基地9个,种植烟叶2万亩,新发展中药材2万亩、艾蒿、小杂粮、皂角、玫瑰、山楂、红油香椿、花椒等共上万亩,12100名贫困群众脱贫,实际户均年收入16000左右。同时,该县巩固发展500只规模的养羊合作社45家,带动发展5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500户;建成万只土鸡养殖场30家,带动千只以上规模养殖户116户;以A县龙头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带动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业。此外还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了贫困户6370户,户均年增收达到5000元以上。

(四)政策兜底进一步牢固。

A县的政策保障兜底进一步推进。在教育保障方面,政府发放减免各类教育救助资金,共计2千万元,有超过3千名贫困学生得到救助。在最低保障方面,实行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为贫困户发放保障资金,截止2018年底共有8066名贫困人口享受到871.1万元的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在医疗保障方面,为贫困人口办理新农合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实施了贫困人口大病住院自费部分再报销政策,惠及贫困人口4230人,其他的,还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

六、研究总结

A县是河南省29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扶贫工作后目前该县仍剩余贫困人口一万七千余人,这些未脱贫人口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脱贫难度更高,因此必须舍弃传统扶贫机制,而采用新的精准扶贫方式、因地制宜才能够脱贫致富。整体来讲A县正在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贫困现状也在被逐步改善,但目前所剩余的未脱贫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攻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尽管有部分鳏、寡、孤、独及无法脱离家庭责任的贫困户,存在“失去政策扶持就会返贫”的可能,但是政府依然要在扶贫中将这种可能降至最低,对他们的帮扶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精准扶贫的理论指导,对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进行深刻理解,在具体工作中不断论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只有這样才能使A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走上小康的道路。

注释:

1.数据出自《A县年鉴》2017.1.18.

2.数据出自:《中共A县县委关于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打算的报告》2018.12.3.

3.数据出自《2018年A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2019.1.12.

【参考文献】

[1]乔惠波.简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的精准扶贫战略[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2(02):137-144.

[2].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城市规划通讯,2017(06):14.

[3] 伍光和,蔡运龙. 综合自然地理学( 第 2 版)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Minot N,Baulch B. Spatial patterns of poverty in Vietna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Food Policy,2005( 5) :461 - 475

[5] 蓝红星. 民族地区慢性贫困问题研究——基于四川大小凉山彝区的实证分析. 软科学,2013( 6) : 73 - 78

[6]史耀波,李国平.劳动力移民对农村地区反贫困的作用[J].开发研究,2007(0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