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服务对提高公民体育素养的影响研究

2019-08-16 06:56黄丹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黄丹

【摘 要】如今,随着体育健身、健康养生、体育保健等观念的兴起,公民对健身的热情与日俱增,对体育健身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毋庸置疑,体育健身的加强促进公民身体素质的提升,让广大公民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本文主要研究体育健身服务的概念和功能,通过对体育素养的定义解读,结合体育本质内容提出要提高体育健身服务质量的策略,以更好地为广大公民所接受和喜爱,进一步提高公民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体育健身服务;公民体育素养;体育本质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现今社会体育已经形成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广大群众都为之青睐。经常参加体育健身锻炼,使得公民可以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利于其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加强体育健身服务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公民体育素质的提升。

一、体育健身服务的概念和功能

1.1体育健身服务的概念

体育健身是注重身体发育和身体发育的身体锻炼,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健身项目和体育项目的选择和研究,培养了人们的业余爱好和体育需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开展体育健身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公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健身通常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专业指导练习,因此体育健身也可划分为体育产业中重要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就是以满足消费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闲暇时间需要提供体育器材、技术辅导等有偿服务的体育健身行业。

1.2体育健身服务的功能

1.2.1提高公民身体素质、预防慢性疾病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种慢性疾病也随之找上门来,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中国的慢性病发病率也在上升。据推测,2015-2020年,慢性病死亡率将占中国总死亡率的80%左右。而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控制慢性病的手段就是运动。在体育健身方面,我们提倡每周锻炼3次或更多次,以中等强度或以上强度运动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多参与游泳、爬山、健美操、慢跑等有氧耐力运动,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一系列健康问题,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

1.2.2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体育健身最大的作用就是全面增进人的健康,其实质就是对体内的蛋白质进行了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血白细胞端粒比正常人长,端粒酶活性较高。端粒长度的维持对延缓衰老有良好的作用,这无疑是有益的。此外,经常运动的心率相对较慢,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可以直接验证锻炼对抗衰老的有效性。因此经常健身能使人类老化速度减慢,身体活动能力增强,从而有助于全名健身运动的发展。

1.2.3运动解压、缓解焦虑

体育健身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兴奋性激素,可以缓解紧张,调节情绪,令人感到开心、放松。长期参加体育健身让人看起来更加健美,对自己的容颜更加满意,进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人在生活工作中保持心情愉悦。

二、公民体育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2.1公民体育素养的概念

体育素养是指体育文化的水平,指的是一个人在体育方面的修養。在先天遗传质量的基础上,身体素质是由后天环境和体育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包括体育知识、运动意识、运动技能、运动行为、身体素质水平、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

2.2公民体育素养的内涵

2.2.1体育知识与体育行为

体育知识包括多个方面,如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业知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安全知识等。总之,它是了解身体和心智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生理常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它可以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体育人文知识,有能力享受体育赛事和初步评价能力,对主要体育项目要了解体育知识,了解体育运动的功能和价值。体育行为是人类自觉、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满足某些体育需求的活动。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即所有与体育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称为体育行为。它既包括体育行为,也包括体育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受到行为人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而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各种特征。有计划地参加健身活动。有良好的个人锻炼习惯;培养终生学习、锻炼和健康习惯,养成积极的体育行为。[3]

2.2.2体育水平与体育技能

体质是人的质量。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是人类机体在遗传变异和获得性能力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技能和表现形式。身体素质是提高人体素质的标志。人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健康素质是体育素质的基础。健康素质是一种健康的生理、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这种状态下,身体不断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使他们有能力从事各种体育锻炼。

运动技能包括锻炼技巧和自我评估技能。在学习多种基本体育功能的基础上,市民应掌握两种以上的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他们应该能够进行科学的锻炼,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在广泛的教育技能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常见的运动技能和掌握一到两个终身体育赛事符合他们自己的世纪。[6]

2.2.3体育品德与体育个性

体育道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竞赛中,按照一定的体育道德标准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为了突出优秀的体育人物造型,教师或教练员应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体育规则,服从体育裁判员。

体育个性指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的总和,是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是人独特的身体行为和思想的一般体现,与其他人不同。在学生体育人格培养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善于辨别学生的不同身体特征。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不同的体育个性。讲究方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三、体育本质

3.1国外学者对体育本质的相关认识

早在古希腊时期,体育观就已经形成,但还是比较原始,仅包含身体锻炼和心灵教育两个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成熟与转变,国外一些学者对体育本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身体和精神的单一角度来理解体育,马克思认为,体育是劳动者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是以体力和智力相结合为核心的教育。它既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又是“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日本某著名学者说:“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作为手段、媒介)进行的体育活动。”美国学者彼得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身体、精神和情感的形式适应社会的公民。”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韦氏词典中,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利用体育活动和相关经验,使个体在精神、身体、道德、精神和社会上得到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的有用公民。“体育百科全书”在前苏联也有类似的定义:“体育作为一个整体,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一个计划的过程,是身体能量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和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5]

3.2国内对体育本质的相关诠释

在我国,对“体育”的最恰当的解释是体育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教材中的“体育理论”的定义是:“体育是体育锻炼的基本手段,是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的目的。[7]

在1995所出版的高校体育教材中,体育定义如下:“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寻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直接目的,以培养完美的社会公民为最终目标。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殊战争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刘德佩教授说:“体育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人类主动地促进身心发展,满足自身的先进需要,采取积极的体育形式。”以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从体育理论、思想和发展的角度看,体育是增强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塑造个性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他们掌握科学锻炼、加强锻炼的方法。身体健康,终身受益。

四、提高公民体育素养的策略

4.1树立科学的体育健身理念,增强身体素质

4.1.1要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

全民健身意识是保障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意识不仅反映了社会体育文化环境,而且反映了公民体育生活习惯的基本内容。如果身体素质缺乏科学指导,锻炼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全民健身的参与主要是由于其自发性。人们只需要彻底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头脑,就可以用毅力和决心来坚持身体健康。而体育是一种软性指标,人是主体,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终身行为,是保护健康的陪护,而不是负担或强迫行为。因此,我们必须有积极的锻炼态度。

4.1.2要培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兴趣是人们努力了解某事或从事某些活动的倾向。因此,学习体育的兴趣是指个体试图了解某些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刺激人们直接兴趣和愉悦情致的特点,所以对某项运动有兴趣的人,自然会有运动的自觉性。方法是从间接利益入手,接受运动处方,自觉从事有益的锻炼。只要我们意识到参与健身的重要性,兴趣也会导致奇迹般的自我意识。在许多体育赛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参加一项超过你身体承受能力的运动,这样的运动不仅有益于你的健康,而且更容易引起运动损伤,甚至是心理阴影或运动的冲突,而对身体的健康却不那么有利。

4.1.3制定健身计划,实施终身体育

发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健身项目。不要只练习你喜欢或感兴趣的活动或个人认为有益的活动。例如,女性就像瑜伽,忽视力量和肌肉锻炼,而男人更喜欢肌肉和耐力锻炼,但他们不练习柔韧性,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力量、耐力和灵活性是促进我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与氧气、力量和灵活性一起发展。运动穿透生命的点点滴滴。坚持行走的原则,不骑车、站立和坐姿。事实上,散步,爬楼梯和做家务可以使你的身体移动,并得到不同部位的身体锻炼。家庭、办公室甚至公共汽车可以是锻炼的地方。

4.2全民健身理念的推进和实践

全民健身是国家政策层面的现代健身理念。它是指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和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它有一个目标,一个任务和措施。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二十一世纪发展目标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发展战略规划。其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回顾党的十六、第十七、十八大报告对体育的表述,全民健身已成为一个贯穿整个社会的话题,我们对体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体育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体育的解读也更加准确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并组织北京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2]这32个字的解读不仅是过去体育发展的经典纲要,也是未来体育发展的宏观指导。从举国体制到国家战略,从全民健身到体育强国,从“粗放”到“加速”,从办奥运到冬奥会,体育事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承载着繁荣的梦想。国家和民族复兴。

全民健身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息息相关。没有全民健身,全民就没有健康。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就没有健康的中国,没有健康的中国,中华民族就没有伟大复兴。[8]

全民健身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没有全民的参与,体育是体育的本质,体育运动既不是被动的也不是必要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必须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体育是培养高素质公民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个国家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文化的质量,而且取决于身体的质量。这取决于人民的综合素质。[2]体育运动为国民体质的全面素质、健全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4.3规范健身服务业发展,为公民提供优质服务

健身服务业是健康管理和推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活动的社会化、产业化和消费化的产物。它以体育健身为中介,提供了适应健身需要的各種服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