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時代的歷史學家塔西佗曾針對羅馬皇帝闡述:“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對象,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延伸到社會現象,即是當政府部門或某一組織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任何政策和公務都會讓公眾產生消極的態度和評價,——這就是“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的形成,實質就是政府公信力的坍塌。無論在什麼社會,公信力都是執政的根基,是執政當局維繫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條件。“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是執政當局維護政權公信力的信念;“遵紀守法,廉潔自律”也是執政當局維護政權公信力的信念。反之,如果政府公務人員的集體行為或個體行為的消極懈怠、脫離群眾、貪污腐敗,則是對執政當局公信力的消耗。觀之澳門現狀,因由當局在長期的公務活動中形成或表現出來的行政能力和行政行為與公眾期待的落差,本澳市民在一些問題和訴求上常常感到無奈和失望。所以大家在討論一些涉及當局政策或政務時,多以消極的口吻,牽涉複雜的利益瓜葛則坦言“心照”,唏噓不已。
6月,接連爆出兩宗“黑警”案件。其一,在月初2名治安警,受賄10多萬發新的入境紙給逾期逗留的內地疊碼仔被拘;繼而在11日又拘1名司警人員,該“黑司警”被疑十多次向黑社會操控的貴利集團通風報信,洩露“掃場”的時間和地點,協助對方逃避當局偵查,變相充當黑勢力的“犯罪保護傘”。兩宗真實版的《無間道》“黑警”大戲上演,執法者知法犯法,讓市民瞠目結舌,應接不暇。雖然司警領導層聲稱,對於任何違法違紀情況,定必秉公辦理,絕不姑息,責成轄下各部門加強對人員的監督,並要求各公職人員必須注意個人操守及行為,遵法守紀。客觀一點說,我們不能因為幾個害群之馬,而否定紀律部隊在維護澳門社會治安穩定和市民安居樂業當中做出的貢獻,——但這種說辭總是難以說服人們的主觀意識,因為當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同時存在時,大部分人都會習慣性地倒向消極的一方。兩宗案件接連發生,難免不讓人“放大來睇”,更大的危害在於造成市民對執法者、對紀律部隊的懷疑和負面印象,並且在更廣泛的社會問題上蔓延,一旦形成這種認知,就會猜忌紀律部隊會不會還潛藏著“黑警”,對案情處置會不會有所袒護等?亦懷疑司警當局所說嚴查整改有無實質行動?進一步對整個當局都不信任,最後無論當局如何殫精竭慮去解釋、做再多工作,社會公眾始終對其缺乏信心。這就是“塔西佗陷阱”的可怕效應。
從“黑警”案件的民意推演,再到現實當中,澳門社會現狀像磁鐵般吸引市民負面情緒的問題並不在少數。日前更爆出時任土籍局局長張紹基在擔任環保局局長的時候涉嫌利用公帑“包二奶”,其雖在較早前辭職,但隱遁一段時間之後,如今又已經回到公務員隊伍,擔任地籍局首席顧問高級技術員一職,簡直“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間中圍繞張的相關懲處執法並無過多公開資訊,於情於法,大家都會質疑張回歸公務員隊伍的依據何在?政府所謂的依法行政豈不兒戲?又諸如,針對房屋安居、交通問題、都更工作、城市基礎設施等市民長期所關注的訴求,當局有無行動?我們相信必定都有所行動。近年來,當局致力建設“陽光政府”,強化廉政建設,加強資訊溝通,推廣政務公開,優化辦事流程來不斷提升政府公信力。但面對多年積弊,許多市民已經不買單,抱怨政府效率低、公僕隊伍頻爆貪腐案等,更質疑當局在許多民生問題上打官腔、放空炮,又盛行“拖字訣”,今年拖到明年,一屆拖到二屆,二屆拖到換屆,最終消耗的是市民對政府機構和公務人員的信任。長期以往,難說不會形成所謂的“塔西佗陷阱”。
一個廉潔、負責的服務型政府,必須直面社會現實問題,必須直面“塔西佗陷阱”在政府公共信用體系中的警示,認真回應群眾訴求,對解決困難有決心,不斷為市民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擺正工作姿態,嚴格執法,懷著敬畏,堅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增強政府的公信力。今年是特首換屆之年,以變革創新為參選理念的賀一誠,目前已經獲得澳門社會充分的民意支持,各界認為他有相當的政治經驗,多年來已洞察澳門社會多年來的沉屙積弊,正如他說:“現時政府有不少陳年詬病,需從根源解決問題。”輿論認為,賀一誠有著成熟穩重,勇於擔當的政治品質,倘能在施政方面針砭時弊,銳意改革,相信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行政長官合適的候選人。 (澳門/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