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叶珊
摘要:中国经过了6000多年的稻作农业是在近40年左右逐步实行了现代化农业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导致石油农业与化学农业逐步推进,所以我国农业难以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农村产生了严重的环境灾难以及生态破坏。所以要想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水平和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农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工作,这也是当前重要的工作内容,恢复农村环保才能够确定全国环保大局,进一步保障人民食品安全。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討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的建设情况,旨在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农业 环保农村
0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原因在于欧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而言较早的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了化学现代农业发展,同时产生的面源污染在此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灾难以及水土资源污染较早。例如美国75%的污染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有2/3的污染源自于面源污染。发展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了20多年的不断调整,才逐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所以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应当有效结合环境保护问题综合发展。
1关注农业污染本质问题
根据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能够看出产生污染的问题原因在于农业化学导致分析我国的农药使用量位居世界榜首,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的是一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蔬菜中农药检测率已经高达54%,植物需要保护,所以才大面积的应用农药进行推广,但是却难以依靠小农经济完成。大部分农民购买农药,通过私营个体渠道,并且其中有大部分农民难以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仅有3.5%的农药是由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当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已经高达4000万吨,已经是位居世界榜首,由于大量的使用化肥产生全方位的污染问题,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逆转,甚至导致了温室气体严重影响着气候变化。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能归咎于农民采用不恰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在于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的客观需求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庸俗阶段,由于社会上推崇消费主义,所以出现食品浪费现象,同时也存在着盲目招商引资,所以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剧,土地资源被占用,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经济管理制度只能够放弃集体化时期应用地表水或者是天然水灌溉农田的水利方式,而选用的方式进行灌溉,所以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要想有效建设新农村,加强生态农业环保工作,必须要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分析农业增产与面源污染间的恶性循环关系,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有效控制农业发展中的面源污染问题。通过反思我们能够发现,要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当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三农工作中,切实加强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建设。
2新农村建设突出生态农业与环保
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能够看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差距较大,所以也无法照搬农业发展制度,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所以过于追求细小单位下的农业高产,会导致农民投入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着重突出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建设,能够强调科学发展观与有效经济、循环经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切忌不要盲目搬照城市样子进行大盖大拆,应当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3开展新农村建设实验
我国在农村推行的有机物还田与垃圾分类等各项工作已经初步实验效果,并且青年志愿者们也在农村建立了生态建筑群。生态建筑群主要指的是不运用水泥与钢筋等现代化建材,尽可能多的选用回收建材,例如木框架与土墙等等,在生态建筑中能够有效节约建筑成本,并且人工费较低。生态建筑并不像推崇的现代化建筑那样,会产生40%的垃圾,所以大部分农民也自愿新建生态建筑农宅。在生态建筑过程中应当有效推行环保理念,同时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也应当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念。在小农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进行一体建设,切实做好生态农业,有效解决废弃物问题,能够使人畜的排泄物进入沼气池,进行资源的有效应用与循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便是以人为本,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加强经济的有效循环,切实实现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以农民为本,以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为发展方式,进一步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才能够促进三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志龙.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20.
[2] 刘丽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及防治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2):164+169.
[3] 王星方,张多进.当前农业生产污染现状与治理技术综述[J].农家科技旬刊,2018(05):9.
[4] 黄洪.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农技服务,2018(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