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态庭院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实现绿色、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随着生态经济相关理论的不断成熟,以及在各地区试点应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为生态庭院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也要注意立足于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找准一套特色化的发展模式,统筹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才能让生态庭院模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本文首先概述了生态庭院经济的价值,随后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发展模式,最后就如何实现生态庭院经济的推广与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庭院经济;立体农业;品牌效应
1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庭院经济的价值分析
1.1 优化农村环境
以往的农村建设中,由于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法,导致很多农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了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不仅农村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后期环境治理的成本,也远远高于前期的经济收入。而生态庭院模式则找到了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平衡点。例如,农家乐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庭院模式,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除了要提供完善的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环境管理,让这些来自于城市的顾客,也能够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呼吸清新的空气。这样一来,人们也会自觉的维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1.2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经济收入结构单一,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是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往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作物的销售。一旦遇到灾害多发的年份,农作物产量降低,农民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农村经济发展不稳定。生态庭院则为农民提供了另一种致富渠道,由于庭院面积小,每户农民,或是几户农民联合,就可以进行很好的管理。例如发展特色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农家乐等,都可以成为农民创收的新途径。
1.3 合理配置资源
生态庭院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集约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它能够实现农村现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而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在助推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例如,发展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可以实现空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有限的空间中,同时能够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经营效益也成倍的提升。
2 生态庭院经济的主流模式
2.1 生态观光农庄模式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家乐,农户可以借助于本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投入一定的成本,开发一些特色的项目,例如种植本地特色的农作物,开发采摘项目;还可以开发集旅游、娱乐、运动、观光等于一体的配套式农庄项目。除了能够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外,生态观光农庄模式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地方农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就目前的集中生态庭院模式来看,生态观光农庄模式的经营理念比较成熟,并且综合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来看,实际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前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使得这一技术的推广门槛变高。
2.2 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农村地区可利用的资源相对有限,如果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一方面是可以显著降低生态庭院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是有利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持续的开展下去。随着近年来生态庭院经济模式的不断成熟,以及一些生物、农业新技术的运用,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多种形式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例如林下种养混合模式,在林下发展畜禽养殖业,将畜禽粪污作为肥料,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
2.3 立体农业开发模式
一个庭院可以搞成多种模式的经营,认真布置后,就是一个典型的立体农业。高处:可以栽果树、葡萄、菜瓜等攀延式作物。空闲屋:加工厂、食用菌。向阳地:种植特色蔬菜,名优作物,地下沼气池建设等。这是家家能做,户户能搞的。如以养殖为例:山区农户以养牛、羊为主,平地农户以鸡、猪为主,养殖规模从几头只到几十头只不等,由于大多利用闲散时间,忽略用工投入,所投喂饲料多以自产为主,故投入成本低,效益相对较高。
3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庭院经济的策略
3.1 科學规划,追求可持续发展
本文介绍了几种主流的生态庭院模式,但是这几种模式的适用条件、管理操作以及经济效益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鼓励和推广生态庭院,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坚持做到因地制宜。例如发展生态观光农庄模式,首先要求农村距离城市较近,最好是城郊或城镇结合处,这样才能有便利的交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如果在一些偏远农村发展这类生态庭院模式,由于知名度不高,交通不便,因此很难获得预期的效益。由此可见,发展生态庭院也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且要提前做好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保证前期的经济投入,在最短时间内收回,并实现盈利。
3.2 重视技术应用,提高经营效益
生态庭院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恰当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能够让生态庭院经济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阶段几种主流的生态庭院模式中,主要还是采用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运用比例不高。今后需要更加重视农业、生物等相关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例如粪污回收利用技术,将禽畜粪污收集起来,经过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发电,发酵后形成的残渣可以作为肥料等。通过延长循环链条,尽量实现资源的多重利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3 推进庭院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构筑机制
品牌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和特色的标志,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媒介,也是庭院生态农业产品面向市场的一面“旗帜”。推进品牌建设,首先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原产地保护,再将这些优势品牌进行整合,解决可能存在的品牌“多、杂、散、小”的问题,凸显地区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国内和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4 结语
庭院生态农业旨在建立农业生态复合系统,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功能的协调统一。通过加快推进庭院生态农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莉玮,王春丽,易廷辉,etal.重庆市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与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No.720(10):250-252.
[2]李容芳.整合与遵从:规则生产与庭院经济日常秩序建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70(04):49-64.
作者简介:吴勇(1980-),男,土家族,湖南慈利人,慈利县象市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助理农艺师,本科,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