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摘要] 目的 分析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指标。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6%、氧化碳分压为(73.16±3.63)mmHg、动脉氧分压为(41.08±2.78)mmHg,A组分别为82.92%、(58.33±2.61)mmHg、动脉氧分压为(64.33±3.87)mmHg,B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管理;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b)-00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a total of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op. Group A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group B was treated by qc lap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The effect of nursing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group B was 97.56%,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73.16±3.63) mmHg,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 (41.08±2.78) mmHg; in group A, the data were 82.92%,(58.33±2.61) mmHg, (64.33±3.87) mmHg. The indicators of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A(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anagement;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Nursing effect
慢性呼吸衰竭是臨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持续下降、肺部换气功能发生障碍等[1-2]。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常规护理操作在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临床护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寻求一种科学、有效护理模式,提高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预后效果,一直是临床高度关注的话题[3-4]。该文主要就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A组患者男21例,女20例,年龄在4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4±3.76)岁,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男23例,女18例,年龄在41~72岁之间,平均年龄(56.11±4.35)岁,B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经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下一步对比,且上述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品管圈,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作为目标,成立品管圈,由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对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监督与辅助;圈成员由2位护师和5位名护士组成,7位成员一同开展品圈活动。(2)拟定完整的活动计划,全体圈成员都需参与管理活动,通过讨论的方式制定出活动计划,圈长组织活动,辅导员辅导工作,其他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严格依据计划、检查、实施、效果确认以及标准化等工作流程开展品管圈护理工作。(3)制定活动主题,开展活动前,所有成员对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对护理工作具体流程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出多个主题,以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活动开展为本质,对“品质护理,以人为本”的主题进行确认。(4)活动开展,制定相对的护理管理对策,通过讨论的方式对可能会护理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①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②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较低;③实际的护理操作流程不够规范;④护理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上述几个问题,采取的改进对策如下:①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座谈会以及专题培训会等活动,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護理工作的整体质量。②定期开展知识宣讲与主题会议,增加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意识,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服务意识的重要性。③严格规范护理工作中所有的操作流程,并依据计划内容对患者实施护理,将时间作为横轴,各项干预措施作为纵轴,于不同的时间点依据标准完成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④整个护理过程,严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患者作为工作的中心,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⑤把品管圈所有成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等列入考核中,并依据具体绩效制定完善激励制度,提高护理工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确保护理人员全身心参与工作。⑥完善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策略,将每周作为单位,对本周的护理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召开会议由全体成员讨论当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改进对策,并在下一周开始实施,形成一个循环改进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及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疗效评定标准为:护理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呼吸恢复正常为显效;护理后,患者存在间歇性意识混乱,呼吸有一定困难为有效;护理,患者意识依然模糊,呼吸困难无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显效+有效)/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对比以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后的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氧分压
护理后,B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为(73.16±3.63)mmHg,A组为(58.33±2.61)mmHg(t=21.2391,P<0.05);B组患者动脉氧分压为(41.08±2.78)mmHg,A组为(64.33±3.87)mmHg(t=31.2428,P<0.05),B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氧分压均显著优于A组,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
护理后,B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6%,A组为82.92%,B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呼吸衰竭极容易合并肺性脑病,主要是由患者肺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常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头痛以及失眠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该疾病,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护理措施,才能提升药物治疗取良好的疗效[5-6]。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模式的出现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提供有效的助力。品管圈主要是由相同的工作性质或者工作区域的人员自己组建的质量管理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开展的品管圈活动的方式,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处理对策,不断完善护理流程,改进护理服务的质量[7-8]。该次研究显示,护理后,B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表明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极合并肺性脑病临床护理中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护理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敏.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0):3806-3807.
[2] 王本丽.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239-240.
[3] 依拉地古丽·阿不都卡地尔.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230,234.
[4] 魏慧.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57.
[5] 刘新霞.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8):4192-4193.
[6] 吴书亮.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055-7056.
[7] 李斌.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55-256.
[8] 翟海丽.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211-212.
(收稿日期: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