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校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构建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南阳师范学院自2016年开始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学校每年外派实践锻炼教师为专任教师总量的5%—10%,不满45周岁的副高级(含)以下职称教师原则上均应参加实践锻炼。同时,校外实践锻炼必须与校内所从事专业一致,教师全脱产参加实践锻炼的时间一般为一学期。由于参加“能力提升工程”是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因此对年轻教师影响很大。我通过个人申请、院部推荐和学校审批等环节,于2018年到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参加校外实践锻炼。
通过一个学期的校外實践锻炼,我收获颇丰,感触很多。首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我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没到企业实践锻炼之前,总认为自己理论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在与企业员工深入接触后才感受到自己实践能力还存在不足,并为企业专家、一线工人的精湛技艺与敬业精神所折服。在企业的所见所闻转变了我的思想观念,促使我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专家学者和一线技术工人中,与他们交流、向他们请教,个人的实践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其次,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我熟悉了防爆行业企业生产工作流程,了解了与自己专业教学相对应的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还有,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我实地了解了防爆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掌握了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为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防研所实践锻炼期间,我所在的南阳师范学院创新团队与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专家团队密切配合,协同作业,成功申报了2018年第二批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养单位。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是我国爆炸危险环境防爆安全领域的专业科研检验机构,2018年3月与我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2018年初,在校企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之初,机电学院李超教授获悉,河南省第二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始申报,第一时间向校地双方领导建议,以防爆消防装备中心为项目组织申报,并获得一致认同。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双方均抽调精干力量,全力以赴开展申报工作。学校领导组织科研处、校企合作处、机电学院和物电学院等部门配合,组成由李超教授、马世榜博士和我等组成项目组参与申报工作,具体负责申报材料的编写,视频、PPT课件制作和外联等具体业务。当时距离申报截止时间只有一个月,团队成员抓紧调研熟悉情况,日夜加班编写材料,李超教授还多次咨询专家,向已获批准的企业请教,经过多次汇报、演示、修改、论证,申报于2018年9月29日通过专家答辩环节。之后,申报又通过了现场考察和公示,12月24日获得批准。
在长达9个月的申报过程中,校企双方领导始终密切关注申报工作进程,多次听取汇报,给予指导和鼓励。各单位密切协作,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团队不负众望,一路攻坚克难,以其出色工作,获得了评审专家组的一致赞誉,充分展现了团队的组织能力、文字功底、攻关答辩水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省专家组和防研所领导专家的一致赞誉。
参加此次申报的单位共21家,最终获批仅8家,竞争异常激烈。项目获批对南阳先进制造业影响很大(目前两批共19个:郑州6个,洛阳4个,新乡4个,许昌、济源、周口、安阳、南阳各1个),不仅为校企双方争得了荣誉,也为协同创新平台争取了研发资金和发展机会,极大提振了南阳做好先进制造业的信心。
2019年是创新中心享受培育政策的第一年。元旦过后,团队成员与防研所专家沟通交流,研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谋划防爆消防机器人的整体升级研发,规划防爆消防机器人智能制造工厂建设,研究进一步增强无人机在“一车两人”系统中的功能,探讨专业人才定向培养等,双方还就共建防爆特色专业、培养高端应用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商讨。
展望合作前景,我们深信: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的5年,也是校企双方合作全面发展的5年,必将开出绚烂的科教之花,结出丰硕的创新成果。
(惠明,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学院教师)
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