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创新引领,产教融合,内涵发展,加快推进示范性

2019-08-15 01:18杨保成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坚持创新引领,充分集聚政府、企业、高校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产学研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搭建为关键,健全制度体系,狠抓政策落实,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自获批示范校建设以来,黄河科技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国家教育结构性改革需要,主动服务社会治理转型与产业升级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校先后获批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位居武书连2018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第一名, 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位居“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名。

創新体制机制,助推产教深度融合。突出规划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学校发挥机制灵活优势,主动与企业加强合作。向内,服务师生发展的内生性需求;向外,与产业龙头及行业深度对接,研讨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可行的融合模式,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下功夫,革新课程内容、搭建实践平台、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实现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紧密融合与长效协同发展。学校成立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推进机制,完善激励政策措施,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为产教融合开辟绿色通道。针对重点领域、阶段性目标,强化资源倾斜、政策倾斜、力量倾斜。学校定期开展产教融合现场调研观摩,通过实地考察、汇报交流、月度小结、年度考核,确保了各项建设任务按计划稳步推进。2019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

集聚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面向“中国制造2025”“三区一群”等国家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充分集聚政府、企业、高校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产学研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搭建为关键,健全制度体系,狠抓政策落实,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创客工作室—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打造了综合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五大平台。学校还建立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优势科技企业入驻孵化,同时促进校内科技成果转化;设立产权基金,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为科技园、孵化器、创业园内创业、孵化和入驻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形成技术研发、生产性实训、创新创业的有机互动,推进教育链、科技链、金融链、孵化链“四链融合”,推进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创客训练营、创客工厂、众创空间等平台,亲历模拟或实战训练。同时,学校通过引企入园、共建实体、联合研发等方式,引进企业入驻学校大学科技园,校企共建行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订单班和项目班,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50余个。与省委网信办、360公司合作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成河南省首个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基地,得到省委书记王国生表扬。学校先后获得“国家首批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大学科技园”“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

对接企业需求,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双向互动,实现培养目标对接企业需要、课程和教材对接企业实务、教学实践对接现场环境、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接企业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主动对接企业,获取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具体要求,通过将企业元素和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紧密衔接,校企双方按共同目标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同实施课程和教材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实施新时代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工程的意见》,推动广大教师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共同开发融企业岗位技能和专业基础理论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与企业行业联合开发的案例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更加符合企业实务。共同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校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的技术难点和前瞻性的操作技法引入学生日常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过程,实践环境仿真生产环境,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产教无缝对接、深度融合。校企共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按照企业的质量标准要求,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全方位、动态化、综合性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体系,用产业标准严把质量关。

加强“双师”建设,提升教师“双能”水平。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产业是先导,教育是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关键。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鼓励教师校外实践锻炼、国内外访学。筹建教师工作坊,制定教师工作坊制度;多渠道多形式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企业技能大师、国内外专家到校任教,与企业合作建立名师工作室、专家站等。校企共同打造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为此,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实践经历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把具备“双师双能”作为入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积极引进行业公认的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担任行业导师。同时,学校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挂职,积极培养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职业素养,并能指导学生进行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等实践能力的教师。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数逐年稳步增加。

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应用能力提升。学校明确应用型高校的类型定位,提出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学术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为标准,以精细化教学管理为抓手,立足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达到本科学业标准同时具备职业技能技术水准。学校在新修订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设立就业、创业、学术发展三个主要发展方向,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7%以上。学校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连续3年在全省高校专利授权量上名列第二,入选“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十快高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2银5铜;在2017年第十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8项、建筑类团体全国一等奖1项。学校荣登“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榜单。

建立高端智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发挥人才优势,建立高端智库,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注重产教融合的实效。新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等新型智库5个;出版全国首部省级双创蓝皮书《河南创新创业发展报告(2017、2018)》和全国首部省级民办教育蓝皮书《河南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7、2018)》,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是河南省唯一的2018年增补智库。学校还推动成立了河南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组织第四届中原创新发展论坛等10余场学术活动,并围绕“两个高质量发展”,聚焦河南“双创”工作,在《河南日报》发表多篇理论成果文章,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国务院研究室、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肯定与赞扬。学校举行“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2.0建设创新联盟成立筹备会”,服务国家战略,助推教育现代化,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社会交流服务,目前已有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北大科技园、中关村软件园等国内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等300多家单位23000余人次到学校考察交流。

(杨保成,黄河科技学院副院长)

责编:思 源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