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甲 孙婷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的“会计丑闻”和涉及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贪腐案件,引起人们对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视。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部控制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除了强调内部控制系统本身的构建外,如何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也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内部控制概念和特征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所謂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二)内部控制的特征
1.全面性
内部控制是对组织所有业务活动的综合控制,而不是对本地的控制。它不仅要控制财务,会计,资产,人员等政策计划的实施,还要进行各种工作分析和业务研究,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2.经常性
内部控制不是分阶段和突击工作。
3.潜在性
内部控制行为和管理活动、日常业务没有明确分开,而是隐藏和整合。无论管理方法和业务类型如何,都存在潜在的控制和控制行为。
4.关联性
公司的任何内部控制都是相互管理的,一个控制操作的成功或失败将影响另一个控制行为。控制行为的建立可能导致另一控制的取消、削弱或加强。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股东大会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在现行董事会治理公司的组织架构下,董事会的指令基本被大多数公司的高管团队所被动接受。董事会经常过分强调大股东对高管团队的意愿。如果董事长(主席)的质量很高,而且大多数董事都更加理性和负责,那么这个决定是出于多数股东的意愿,它可以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能让小股东共享收益。但是,把公司发展完全寄托在一位高素质的董事长(主席)身上往往存在不确定性。
(二)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者的素质在公司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内部控制的决定性因素。在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相对完善,相对成熟的管理人才市场已基本形成。在中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内部和外部机制来约束,监督和激励管理者。管理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诺的责任,缺乏激励机制。它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率,甚至更多人认为内部控制是一堆手册,文件,系统等,使内部控制流动形式。
(三)内部审计没有发挥作用
作为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内部控制不仅仅是程序和系统的结合。在内部控制制度发展到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过程中,人们自然将监督视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的独立评估,以检查它们是否对整个公司有效。内部审计作为一种主要的监督手段,被认为是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还没有独立的发挥监督职能。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改善股权结构
在短期内,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公司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改善股权结构,使机构投资者变为相对控制实体,公众分散持股,这种股权结构有利于股票稳定性和流动性的结合,充分发挥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内部控制问题。
(二)提高管理者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在公司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素质和行为水平直接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益。因为管理者往往是参与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人。公司管理者的行为是公司其他成员的证明。重视组织文化,重视内部控制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认识到对管理者,特别是公司高层领导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他们的行为也必须包含在内部控制的控制之中。其次,它应该是内部控制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如果高管将自己置于内部控制系统之外并将其个人偏好置于内部控制之下,那么最佳的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将失去其有效性。因此,上市公司高管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要将内部控制视为公司管理的约束。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建设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害处。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把自己置于内部控制的管理之中。
(三)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上市公司应有效利用集中审计和专项审计等手段,同时综合运用定期和不定期审计,处理违规行为,降低内部控制成本、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内部审计同时应该发挥内部控制监督、评估和修复的作用,同时可以利用“控制自我评估”法提高效率,以达到纠正和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目的。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内部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体制,处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位置。因此,通过改善股权结构、提高管理者素质、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等方法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对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着积极的帮助,进而可以进一步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