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兵 冯浩然 贾金龙 姚军|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093
2003年7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将生态养殖定义为:“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所谓生态养蜂是指,在无污染、蜜蜂健康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下,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蜂业、农业、林业等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设计、规划、组织、调整和管理蜂业生产,维护蜜蜂健康,保障人类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使养蜂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服务的一种生产形式。中蜂生态养殖也应在上述概念的范畴之内,在新的形式下,应尊重蜜蜂应有的基本福利,提高植物传粉效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因此,中蜂生态养殖必须考虑到蜜蜂的福利需求。
动物福利即非人类动物的福祉,John Webster对动物福利提出了三项原则:自然的生活、健康、快乐。近年来,传粉昆虫大幅度减少,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关于蜜蜂和授粉动物的健康保护发展规划,爱尔兰制定“2013动物健康福利法案”,也有蜜蜂相关的内容。2014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制定保护蜜蜂及其他传粉者的联邦战略”备忘录。
中蜂有飞逃的习性,原因多种,但总的来说分别源于外部压力:外界蜜粉源不足、敌害威胁(胡蜂等)、温湿度不适宜、有毒有害的污染源等;内部压力:储存的饲料短缺、营养不良、缺水、病害威胁等。在考虑蜂场选址时应提前综合考量,包括蜜源种类和数量,单位面积承载蜜蜂的数量,单个蜂场蜂群的摆放密度等多种要素。
和所有其他生物一样,蜜蜂需要各种营养来生存和繁衍。蜜蜂需要碳水化合物(花蜜或蜂蜜中的糖),花粉中的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盐)、水等才能够维持蜂群正常活动。
适时补充糖类,尤其是白砂糖(蔗糖),有助于对蜂群的管理,免于蜂群饥饿,刺激蜂群繁殖,增加采粉蜂数量,有助于给作物授粉。
适时补充花粉,当蜂群中花粉不足时,就会减少幼虫哺育,工蜂寿命还会缩短,这些负面因素最终会影响蜂群生产力,蜂农收入减少。有研究表明,由于雨季采集减少,花粉短缺会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在秋季饲喂花粉对蜂群越冬并无影响,但是春季补充花粉(或代用花粉)有利于蜂群繁殖。蜂群并不能随时获得花粉,在蜂群管理中,给蜜蜂补充蛋白质可以刺激蜜蜂繁殖。也有报道称,通过补充蛋白质有助于抵御大蜂螨、孢子虫的危害。冬季干旱的年份,很多植物不能开花或花药发育受到影响,中蜂严重缺粉,影响繁殖,可能会使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经常给蜂群补充蛋白质饲料的蜂场,则不发病或轻微发病,损失很少。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蜜蜂健康要求,改善蜜蜂福利,在给蜜蜂补充营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蔗糖是最安全可靠的蜂蜜替代品,但应在合适的时间和以合适的方式补充,以免混入蜂蜜中引起盗蜂。饲喂时应防止蜜蜂溺水。
(2)及时补充复合蛋白质饲料,不建议饲喂未经消毒的花粉。
(3)主动补充蜜蜂所缺的盐,避免蜜蜂去非洁净区域采集。
(4)主动近距离补充洁净水,并防止蜜蜂溺水。
(5)如确需给蜂群饲喂蜂蜜,应以蜜脾形式,并做好记录,避免混合,保证从哪群取出送回到哪群去,以免疾病传播。
(6)权衡蜜蜂疾病危害和营养获取时,应优先规避前者。
蜜蜂贮存蜂蜜作为“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并不是人类理所应得的美味佳肴,中蜂生态养殖不应以掠夺蜜蜂来满足人类私欲,而应以“与蜜蜂互惠”理念来获得蜂蜜,并且所获蜂蜜应是蜂群满足发展所需后多余的食物。在中蜂生态养殖中应杜绝掠夺式的生产,应考量蜜蜂的福利,注意以下事项:
(1)取蜜一般原则:只在主要蜜源期取蜜;尽量取封盖部分的蜜脾,用浅继箱取蜜时蜜脾的封盖程度应高于90%。
(2)取蜜时间和数量:一般为蜜源植物大流蜜期间,蜜蜂储满蜂巢且蜜脾封盖后5~10天为宜;一年取蜜次数不超过3次,每次取蜜量一般不超过蜂群总储蜜量的1/2。
(3) 如无必要不应当脱粉,多数情况蜜蜂会根据蜂群需要而调节采集花粉数量。
(4)中蜂有向上造脾和储蜜的习性,并喜爱新脾,巢脾应越新越好。因此中蜂生态养殖中巢脾换新不应超过6个月。
(5)应及时采取避免盗蜂的措施。
减少蜜蜂病敌害是蜜蜂的一项重要福利。人类对蜜蜂的巧取豪夺,不顾蜜蜂的营养需求,导致近年来蜜蜂病敌害频发。 应及时更新预防和治疗病敌害方面的知识,注重消毒、隔离等预防性措施。漂亮的蜂箱可以愉悦养蜂人和参观者的心情,特定的颜色有助于蜜蜂辨识回家,干净和卫生的蜂箱有利于预防蜜蜂的疾病。因此,需及时保养和更换蜂箱。
蜂箱是蜜蜂的“家”,能够为蜜蜂遮风挡雨,提供庇护,更是蜂群健康发展的基石之一。考量蜜蜂福利后,中蜂生态养殖选择蜂箱应注意以下事项:
(1)蜂箱外观应美观、干净、卫生;材料应保温隔热、环保;结构应通风可调,适宜中蜂生活。
(2)蜂箱设计应适合浅继箱分区饲养、取蜜,杜绝带虫摇蜜。
(3)蜂箱应便于对储蜜区与繁殖区分开管理,方便割取封盖蜜。
(4)蜂箱应适合更换和淘汰旧脾,方便清理、消毒等疾病预防工作。
(5)部分地区仍旧采用“桶”、“筐”、“窑洞”等作为蜂箱来养蜂,毁巢取蜜现象经常存在,中蜂生态饲养方式应杜绝对蜜蜂幼虫的破坏。
(6)部分中蜂养蜂场特意使用 “桶式”、“筐式”、“格子箱”等传统蜂箱进行土法养殖,通过区别于现代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养蜂,来体现中蜂饲养返璞归真、自然养殖的特点。但应注意:取蜡脾不可伤蜂的原则。
蜜蜂在不危害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应该享有自由繁殖的权利,即:自然分蜂应该得到疏导而不是压抑。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自然分蜂的方法疏解“分蜂热”,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去除王台、限制蜂王等方法来压抑蜜蜂繁殖、分蜂,应采用有利于蜜蜂“表达天性”的管理方式,除非更有利于改善蜂群健康和福利。
尊重蜜蜂的福利,有利于蜜蜂的健康,有利于开展中蜂生态养殖,有利于在高标准下生产出优质的蜂产品,可增加蜂农的收入,改善蜂农的生活质量。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后才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保护蜜蜂和环境的行动中。因此,可持续性的养蜂业有助于推行蜜蜂福利和推广中蜂生态养殖技术,达到尊重蜜蜂,以蜂养人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