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祥元
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庄小学远离城区,与武威市沙漠公园毗邻,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坚持“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办学理念,以抓好阳光体育、学生社团活动,加强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以及立德树人系列教育为起点,对学校内涵和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于2016年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成为凉州区最早获此殊荣的农村学校之一。
阳光体育,让孩子和老师爱上学校
一个个身影矫健如燕,踩着蛇板、迎着阳光、伴着欢乐的节奏,在蓝天下尽情飞舞。在凉州区清源镇王庄小学,记者看到孩子们正享受阳光体育运动的快乐,大课间活动时间一到,操场如同一场节日的盛宴。
“我们以阳光体育、快乐体育为契机,鼓励全体同学和教师参与到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中来,不仅让全校师生都能明确学校体育活动项目的目的和要求,也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阳光体育的快乐。”清源镇王庄小学赵元泽校长说。通过不断探索,学校让“享受阳光和运动快乐”的理念在每一位师生心中生根发芽,无论大课间还是课余其他时间,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能尽情参与到活动中去,尽情展示运动的风采,彰显生命的活力。
学校的每一间教室前边靠近墙脚的台阶上,都有钢制支架,摆放了盆栽的花草,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材,井然有序。“为方便学生锻炼,我们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把一些轻便的体育器材发放到班级中去,由体育委员负责保管,统一摆放在各班教室门前。”学校总务主任张河说。
“教室门口的这些活动器材,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玩的,像呼啦圈、跳绳、毽子、羽毛球、乒乓球是学校统一配置的,也还有一些是学生自制的小器材,如沙包、皮筋……”谈到体育器材,四年级班主任徐颖老师如数家珍。
为确保阳光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清源镇王庄小学在清源镇中心学校指导下,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统筹和规划,提出了“一班一品一特色”活动目标。“王庄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易于操作和管理,他们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体发育特点,成立了富有特色、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小组。”清源镇中心学校郭永清校长说。
清源镇王庄小学目前有9个“品牌项目”:一年级跳绳,二年级跳跳球,三年级健身舞,四年级乒乓球、毽子、跳绳,五年级篮球操、花样篮球操、花样跳绳,六年级轮滑和蛇板。
问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和安排,赵元泽校长神采奕奕地说:“跳绳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把它作为一年级孩子运动的起点,四年级再做一个较高层面的要求,这项运动就能与孩子们的成长相伴。跳跳球是针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设计的一种最新型、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运动器材,它可以促进儿童骨骼发育,训练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安排给二年级的孩子恰到好处……”
大课间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孩子们的蛇板和轮滑。“这两项活动集娱乐和健身于一体,对生活和学习好处多多,能增强臂、腿、腰、腹肌肉的力量和各关节的灵活性,对提高平衡能力也有很好的效果,与慢跑比起来所耗热量相当,但对身体的体能消耗少,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而且玩耍的同时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六年级班主任王国俄老师说。
兴趣是运动的持久动力。为了避免孩子们对运动项目的厌倦,王庄小学做了周密安排。“每个班至少有2个以上的特色活动,按照周进行调换,避免学生长时间进行一种锻炼而疲劳。上午的大课间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其他时间由学生自行选择运动项目,学校坚持每学期都要重新给学生排练一套韵律操,以此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教导主任张文官老师说。
大课间活动时间一到,校园里随之响起节奏鲜明的音乐声,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孩子们立即站成整齐的队列,跟着音乐的旋律和节拍,步伐整齐,气势豪迈,步入操场的活动区域。之后,是整齐活泼的韵律操,韵律操结束后,整个操场沸腾起来,跳绳、篮球、轮滑,蛇板……各种活动尽情展开。
清源镇王庄小学的大课堂活动不只局限于孩子们,学校倡导每一位教师都要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走向操场,走到学生活动圈内,与学生互动。“这样安排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只是调动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让老师也锻炼了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师生关系,在各方面都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赵元泽校长说。
学校把阳光运动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也注重抓好重要节点的活动。“遇到节日活动和学校运动会,我们坚持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这样做不仅加强了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支持,也形成一种强烈的体育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教育和熏陶,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赵元泽校长说。
欢快的节奏、整齐的队列、优美的舞步、规范的集散,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庄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如同阳光,照亮每一个师生,使师生与健康拥抱,与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拥抱,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给成长以别样的景致。
“阳光体育运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教室,在阳光下锻炼,增强体质,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抱昂扬向上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清源镇中心学校郭永清校长说。
“阳光体育运动改变了学生和老师,也改变了学校,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大家愿意来学校、守着学校,做什么都有激情和活力。冬天的早晨,我们师生一起跑步热身,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成为锻炼的一大亮点,也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赵元泽校长笑容可掬。
社团活动,幸福童年拥有五彩底色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立足本校实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内涵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趙元泽说。
清源镇王庄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12名教师,在校学生122人。对于这样一所小规模农村学校来说,社团活动已成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它关注了学生潜能的发展,也让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弥补常规教育的不足,是学校实现特色办学的重要举措。“社团活动润物无声,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在关注学生发展潜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意义深远。”清源镇中心学校郭永清校长说。
清源镇王庄小学学生社团建设,以优化学校教学资源为目标,以“阅读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为切入点,根据学校地域特点和教师结构,精心打造了书法、舞蹈、合唱、美术、篮球、口风琴、电子琴、中华经典诵读等12个校园社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兴趣的发展需求。
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后,是学校固定不变的社团活动时间。下课铃声响过,校园里一片沸腾,书法社团的孩子们拿着毛笔走向书法教室,篮球社团的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场,合唱社团教室不久便有歌声传出,口风琴、电子琴教室琴声悠扬……
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施展梦想和才华的舞台,给了孩子们课本以外的收获与快乐,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学校和学习。“我校紧紧围绕‘把社团活动打造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这一总体目标,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活动,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积极寻找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张扬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让孩子在六年的玩与乐中拥有一技之长。”赵元泽校长说。
六年级学生周天祥说:“我喜欢打篮球,一次次的对抗赛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团队意识精神,我也从活动中找到了快乐。进入六年级,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紧张,打篮球让我得到了适当的放松,学习起来比以前更有劲头,篮球社团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相反,参加社团活动让我找回了自己,发挥了特长……我很喜欢姚明,将来,我希望自己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四年级学生齐静雯自小爱好书法,正好学校成立了书法社团,她就报名参加了书法社团。经老师的指导,她的毛笔字大有进步。每次看到展板上展出的优秀作品中有自己的书法作品时,她总要驻足观看,脸上挂满了笑,还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赵光军是五年级赵馨怡的家长,他对学校社团活动满怀兴趣,他说:“社团活动让我家孩子学得开心,玩得开心。”
“社团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所代替不了的,它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又完全脱离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拓展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四年级班主任徐颖老师说。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社团活动不仅培养了艺术素养,丰富了想象力,增强了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留守儿童体验了集体生活的快乐。“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种活动,让那些孩子不再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感到孤独,他们充分融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感受家一般的温暖,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赵元泽校长说。
“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学校的重要构成群体。父母关爱的缺失等,让这些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变得孤僻、悲观、失望、自卑等。”清源镇中心学校郭永清校长说。学校坚持不懈地开展社团活动,让留守儿童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感,艺术与活动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调整了他们的情绪,培养了自信,更提高了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展示自我的技能,让一颗柔软的心得到了有效保护。
郭永清说:“不只是王庄小学,我们整个清源镇的学校都要求创设切合学校实际的社团文化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兴趣,找回生命的发展方向和潜能。”丰富多彩而又贴近小学生思想和兴趣的社团活动,渐渐成为农村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梦想没有止境,我校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態勇于实践,勤于反思,敢于创新,努力让社团活动成为每一个孩子难忘的经历、一生的财富。”赵元泽说。
四个建设,让养成教育成为工作常态
《易经》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对于中小学而言就是要打好基础,让养成教育成为常态。近年来,清源镇王庄小学紧紧围绕“四个建设”抓实抓细学生养成教育,成效显著。
“‘四个建设即课程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机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到形式,从细节到整体,让德育找到了有效的载体,很好地促进了德育工作目标的落实。”郭永清说。
“我校积极贯彻活动育人理念,坚持不懈地研究探讨符合学生实际的高、中、低年级文明礼仪规范,编印经典诵读、安全教育等校本系列教材;同时制定艺术、体育等学科,以及围绕感恩、孝道等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方案,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具体教育细节当中。”赵元泽说。
清源镇王庄小学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定期举办校园趣味运动会、校园文艺汇演、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师生书画展、汉字听写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爷爷教导记心间,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教育活动,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得到深化和拓展。2019年春秋学期,开展了“鲜花伴我一起成长”校园养花活动,号召全体师生在校园里养好一盆花,美化校园环境。活动中,学校提供花盆,孩子们将花苗移植到花盆,每个花盆上都设有标牌,上面有花卉名称、植物科属以及花主人的信息等等,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给花浇水、施肥,看着花儿一天天长大,享受着养花的乐趣,也学到了许多养花的知识。
“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却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我想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盆盛开的鲜花,或许会收获更多……”赵元泽说。
王庄小学尝试将主题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教育当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坚持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学校教育工作便得到家长的有效支持。“这不,在筹备庆‘六一文艺汇演时,社区群众主动筹集资金为学校修建了一座简易舞台,舞台虽很简陋,但孩子们站在新建的舞台上载歌载舞,高兴得合不拢嘴。”赵元泽也充满笑容地说。
在围绕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针对青年教师较多且多为班主任这一特点,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实行结对帮扶,加强工作反思,倡导撰写班主任工作日志、教育随笔,以反思促进教育教学行动研究,让每个教师学会正确分析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探索改进的方法,这样的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加快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柳娟娟老师在今年4月18日的班主任日志写到: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杨伊飞成绩不错,就是太内向,不爱说话,与同学交流少,在老师面前更是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几次都想和他谈谈,但没找着合适的机会。今天课外活动时,有同学说他与别的同学打架,我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在他身上怎么能发生这样的事,于是我把他请到办公室。他吓得瑟瑟发抖,我很温和地问他到底怎么个情况,并表示只要说清楚原因就原谅他。他抬起头看了看我,讲了事情的原委。我告诉他,以后无论有什么开心与不开心的事都可以找我说,他冲着我笑了。我知道这笑代表着什么。从那以后,他变得开朗多了,上课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只要我看到他举手,我肯定给他机会,给他鼓励与表扬……
她在另一天的班主任日志中写到: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用“爱”这根针就能把他们串起来,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他们做朋友,才能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对于这所学校的教师来说,每一天书写这样的反思与日志已经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常态。“这样的行动研究,是一线教师提高自己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最为有效的方法途径之一,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清源镇中心学校郭永清校长说。
而作为校长的赵元泽,则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写到:每次阅读老师们写的班主任工作日志,都能让我感受到他们为成长所做的努力,有遇到困惑时的思考,以及获得成功时的喜悦。我很欣慰我们的教师在这一点一滴的努力、思考和喜悦中成长。
学校在围绕机制建设抓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把“一周一题一议”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以主题形式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搭建学习平台。在坚持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又把抓好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升为研究课题,最终以“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开展有效的学生养成教育”作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及时总结经验与做法,有效促进了班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五星班级”和“五星少年”评选活动。教导主任张文官老师说:“五星少年,即文明礼仪星、勤奋好学星、卫生环保星、助人为乐星、安全纪律星,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评选标准,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只要努力了,都能成为校园之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晨曦》是清源镇王庄小学校报,每月刊出一期,每期的校报上都及时整理学校近期开展的活动,刊登班主任工作日志,学生的作品及“五星少年”荣誉榜。学校将《晨曦》校报张贴在校园櫥窗进行宣传,并分发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和每个教师以及获得校园之星的学生家长手中,让家长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一份小学自办小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激发了每一个孩子的上进心,促进了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意想不到的育人功能。”赵元泽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养成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清源镇王庄小学坚持以“有自信、善合作、懂感恩、会学习、勇创新的一代新人”为目标,精心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氛围,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做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悉心安置。“我校的室外文化匾牌涉及到笃志好学、道德文明、国学经典、安全常识、励志格言、古诗鉴赏等六个方面,展板有学生习作和师生书画两类。教室内的布置,由五星少年评比栏、图书角、体育角、书画苑等活动板块组成,它们是师生动手设计完成的。就是为了由内而外营造浓厚的文化底蕴,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赵元泽说。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从阳光体育到社团活动,从教师专业成长到校园文化建设,从养成教育到立德树人,近年来,作为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清源镇王庄小学师生上下一心、同舟共济,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也为学校发展赢得了许多机遇,学校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大队”、武威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武威市“优秀少先队大队”、凉州区“特色示范学校”、凉州区“绿色学校”、凉州区“文明校园”,连续多年被清源镇党委政府和清源镇中心学校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最重要的是,我们王庄小学的孩子没有一个要求转学到城里去,孩子们喜欢到学校来,都说喜欢他们的老师,家长们也说这儿不比城里差。”赵元泽说。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