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A股中报业绩预告的披露落下帷幕,而部分企业的业绩快报也陆续到来。不难发现,公司业绩的增长或下滑与否,和股价的涨跌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业绩好股价跌,业绩差股价涨,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投资者而言,该如何从业绩中挖掘投资机会?笔者将以部分行业为例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决策。
[关注业绩预期差]
传媒和环保行业是业绩预告的重灾区,以传媒为例,62家传媒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负增长的有36家,占比58.06%,续亏公司4家,占比6.45%,其中16家亏损公司中,11家为影视相关公司;消费板块是近年最为强势的板块,龙头股贵州茅台发布最新业绩快报,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6.2%。
将两者结合市场表现来看,贵州茅台在发布业绩公告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表现较大盘显著弱势,并未较前述业绩重灾区的传媒和环保板块表现好太多。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对于部分板块太看好,同时对部分板块太悲观。换句话说,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市场更多关注的是预期差而非绝对收益。东阿阿胶(000423)便是典例,中报净利大降近80%,公告发布的第一个交易日一字板跌停。虽然上述情况不至于就此构成部分市场人士所认为的核心资产抱团势力的终结,且贵州茅台虽然中报不及预期,但市场依然认为其三季报业绩十分值得期待。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是,如今的机构甚至部分散户的抱团行为使得大量的绩优蓝筹白马股的估值并不便宜,且区间涨幅巨大,尤其是市场交易极为拥挤的消费板块,一旦出现业绩不达预期甚至是大幅下滑,股价或将面临戴维斯双杀。
辩证性地来看,传媒以及环保等板块尽管业绩低迷,但部分个股并未在发布业绩下滑预告后出现大幅下跌,当前股价是否已充分反映市场所潜在的悲观预期理应成为市场思考的重点。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也是一个不能够一概而论的问题,如今A股已经有超过3600只个股,科创板开通后将加速迈向4000只个股的时代,需要投资者针对具体个股具体分析。对白马股进行价值投资甚至演化成趋势投资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一定收益,但困境反转带来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
[业绩分析案例]
既然业绩不能简单用增长或下滑去看待,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最新发布的半年报预告和快报,机会和风险又在哪里?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例子进行阐述。
房地产板块尤其是龙头股的业绩四平八稳,且不乏亮眼表现,但当前房地产板块的业绩或许是市场看得最清晰的领域之一,由于前两年的销售高峰,投资者早已对地产板块的高光业绩有所预期。在业绩地雷频发的A股市场,投资者更多将业绩稳定且估值较低的房地产板块视作防御性配置,仅靠预期之内的业绩难以为房地产带来超额收益,現阶段房地产板块的逻辑更多在于流动性的宽紧与否以及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的定调,当下业绩并非是市场对房地产板块的核心关注点。
对于部分周期性行业的业绩,也应试着去剖析其所处的阶段,从而以不同的思路去应对。例如,今年股价表现极为强势的养殖板块,尤其是猪肉板块,上半年猪价处于底部崛起的阶段,企业业绩低迷,甚至出现大量亏损,但基于对下半年猪肉价格大涨的预期,股价表现远远领先于猪价和业绩。近期,猪肉价格暴涨,东北生猪价格一度攻破20元每公斤,但猪肉股的表现却开始有所收敛,可以预见的是,二季度猪肉股的总体业绩表现平平,而三四季度的业绩大概率会有大幅改善,但届时或将是股价兑现的又一个高点。鸡肉板块的逻辑大抵如此,但目前鸡肉的周期领先于猪周期,届时两个互为替代品的板块走势将互相影响,炒作难度加大。
投资者也应关注具有业绩持续爆发潜力的细分领域,如ETC领域。中报预告来看,万集科技(300552)和金溢科技(002869)两只龙头股均出现中报业绩大幅改善的情况,其中金溢科技大幅上修业绩,将上市公司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修正为4200万元-4800万元,而2018年同期净利润则是-386.99万元。虽然部分投资者会用市场题材炒作的思路将该上修预告视为短线炒作的兑现点,但从基本面分析来看,ETC行业由于RSU的订单主要集中在三季度释放,三季报业绩比中报业绩具有更大的期待空间,以此思路来看,ETC板块或将在三季报业绩出台时再次出现股价兑现的高点。更长远的周期看,ETC板块的业绩爆发主要是由于政策驱动,两年政策期过后,相关板块的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因此先以中短期思维去应对为宜。
科创板的开通提高市场对于科技股的关注,业绩已经不再是白马蓝筹的独有标签,部分优质科技股的成长性已经开始在业绩上有所体现。打响中报头炮的沪电股份(002436)预计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4%至154%,卓胜微(300782)和深南电路(002916)的业绩预告同样表现出色,三者均创出股价历史新高。科创板短期可能刺激现有科技龙头股的估值水平,长期来看,只有不断兑现高成长,才更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过去只谈科技含量和未来前景而忽略业绩的思路将在大多数个股中逐渐淡去。此外,虽说市场会提高对科技股以及其业绩的关注度,但A股目前大多数科技股仍然只是讲故事的好手,估值仍有挤压空间,真正具备科技含金量及能在业绩上有所表现的企业占比并不高,风险并不比机会来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