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 竟
内容提要 党刊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引导主流舆论的重要舆论工具。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甘肃《党的建设》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强化优势,推进内容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党刊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甘肃党刊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 献。
2007年10月中旬,党的建设杂志社组织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市县乡,与基层读者面对面,就刊物在文字内容、版式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进行调研。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借鉴其他省市党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新的《党的建设》改版方案,并于2008年第一期成功实现杂志全面改版。现在《党的建设》是集时政、经济、党建、社会、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是甘肃省委实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指导全省工作的重要宣传工具,是中央和省委声音直接向基层传达的重要载体,是联系党员干部和基层组织的桥梁,是探讨甘肃加快发展的平台,是展示甘肃新形象的窗口,并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信息,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反响良 好。
2008年1月,改版后的《党的建设》,办刊理念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政治理论性刊物转变为时政类综合性刊物;二是由过去的小党建转变为大党建,即由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制度建设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转变;三是印刷由单色向双色、版式由传统向现代期刊编排模式转变,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内文设置为板块式结构,分时政、经济、党建、社会、文化、文萃6大板块30多个栏目,突破传统的党刊办刊理念,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纳入党刊办刊视野,大力宣传全省各地“四个文明”建设成果,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受到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同时,改版后的《党的建设》还把关注目光聚焦在普通党员和基层群众身上,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宣传身边人、身边事,使他们感到《党的建设》更加可亲、可信、可读。
一些读者来信、来电称赞改版后的《党的建设》“版式设计新了,信息量大了,内容活了,实用性强了,我们更爱读了”。
2008年以来,《党的建设》从“高”处瞭望,从“深”处入手,从“新”处体现,把办刊标准定位在精品党刊、一流党刊上,把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不断创新作为刊物始终不渝的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观念变了,标准高了,提高刊物质量、打造精品党刊就成了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追求。
策划,是办好刊物的重要环节。因此,杂志社在每期刊物编辑之前都专门召开一次编前会,进行专题策划,确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文章选题和重点报道。特别是2008年,全国大事要事较多,从年初的冰冻灾害到“5·12”汶川大地震,再到圣火传递、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对每件大事都进行了专题报道,力争做到全面、及时、准确、深刻。
为做好改革开放30年的宣传报道,杂志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策划推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陇上巡礼》专栏,着重宣传甘肃全省14个市州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5·12”大地震发生后,杂志连续两期刊发了关注灾情、全力推进灾后重建的《地陷天不塌大灾见精神》《党在,希望就在》等大篇幅系列图文报道;《爱心传真情圣火陇上行》更是把全省人民企盼奥运、再扬国威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全面反映陇原大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我们从2009年第1期起策划推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陇上巡礼》栏目,先后刊登了甘南州、镇原县等12个市(州)、县(区)共计49页11万余字的大型图文报道。
在“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记者分赴陇南、甘南、天水3个重灾区,采访了灾后重建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在第5期刊出了《挺起不屈脊梁重建美好家园》的专题;围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第6期推出了《大学生“村官”——田野上的新希望》专题;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在第8期推出了《发展红色旅游传承革命传统》的专题,教育引导广大读者自觉参与红色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标志着甘肃省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了在全省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在2010年第2期推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甘肃要做全国示范》的专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为了反映近年来甘肃省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在2010年第4期刊发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专题。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我们又分别在第8期、第10期、第12期做了《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业强省——挑起陇原崛起的大梁》《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大省》等专题策划,较好地诠释了在甘肃建设生态文明省、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的重大课题。
2011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我们在第9期用40个页码刊出了《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特别报道,既有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指挥抢险救灾的决策部署,也有全省上下,特别是战斗在灾区一线的广大共产党员快速反应、齐心协力、抢救生命、救治伤员、调运救灾物资、恢复基础设施的感人事迹。这期专题策划文章厚重,版式设计图文并茂,刊发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4年,我们还尝试了把专题策划放在板块里去做的办刊思路,在第6期文化板块上做了《主打“文化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重点报道了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带建设的新进展,并从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3个方面作了重点报道,读者反映良 好。
刊物改版以后,增加了时政、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尽可能降低刊物时效性滞后的负面效应,《党的建设》优化编辑、印刷流程,缩短时政和重大新闻的编稿、发稿周期,及时刊登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较强的文章。
如,从2008年第1期起,开设的《九州方圆》栏目,纵览每月国际、国内、省内大事要事,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发生的重大事件,每期截稿日都为上月30或31日;后来,又加大了《九州方圆》栏目图片新闻的比重,把原来的1个页面扩充到2个页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个月内省内、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在阅读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这种形式使人眼睛一亮、耳目一新。《新闻聚焦》栏目,及时宣传报道省内、国内的重大时政新闻;《本刊关注》栏目,适时深度报道热点、焦点问题,关注民生民事,使刊物宣传报道不仅及时、全面,内容也更新、更充实。
从2 0 0 9年第4期开始,我们把《领导要论》栏目由以前的1个页面扩充至3个页面,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领会中央及省上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过硬,自觉同党中央在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新闻聚集》栏目,配合中央的大政方针,及时刊登了大量的中央和省上的重要文件,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读者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提供了翔实的学习资料。
改版后的《党的建设》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纳入办刊视野,使刊物的信息量明显加大,涉及内容更加宽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不断增强。
2016年前6期平均每期刊出30个栏目,刊登稿件509篇,最多的一期达118篇;与2015年相比,每期刊登稿件数量增加了约7%;平均每期刊发图片40幅,最多的一期达53幅,同比增加了26%。前6期共刊发文字稿件650多篇、96万余字,使广大读者通过杂志不仅及时了解掌握了中央和省上的时政新闻、政策决定,还获得了许多信息、学到了不少知识。为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我们在2015年第7期摘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特别是“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论述,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提供了参考。
从2016年第1期开始,《党的建设》分别选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两学一做”问题解答,为广大党员提供了权威、全面的学习资料。
为宣传报道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在2016年第11期全文刊登了篇幅达11页、2多万字的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和《人民日报》的社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内容。并编发了《释放从严治党最强音》《全面从严治党的九个新提法》等解读文章,具有极强的资料性,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名副其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工具书”。有很多基层读者反映说:“我们就是拿着《党的建设》杂志上党课的。”读者反映,现在的《党的建设》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份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可读性和时效性都较强的综合性党刊。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党刊似乎就是板着面孔,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讲指导性理直气壮,讲服务性缩手缩脚。针对这一认识,改版后的《党的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刊物改版后,《党的建设》开设了《新闻聚焦》《经济观察》《民生民事》《党务信箱》《政策顾问》《陇原揽萃》《为您服务》《致富参考》等栏目,涵盖时事政治、党建党务、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等方方面面,努力为基层读者提供政策、致富信息和科技、文化、党建、法律等知识服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
2009年,我们对刊物的每个板块都进行了认真调研,根据读者要求,注重增强党刊的服务性功能,坚持既面向机关党员干部又面向基层广大群众的办刊理念,翻阅大量报刊,广采各方之长,优选精选文摘类、信息类稿件。《政策顾问》《为您服务》《致富参考》等常规栏目,及时刊登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以及符合甘肃实际的致富信息。如在2014年第3期刊登的《教育部出台“小升初”新政》、2015年第6期刊登的《我省将对因病返贫家庭提高补助》以及每年第4期刊登的《高考时事复习30题》等内容,都较好地满足了基层不同读者的需求。有很多热心读者来信、来电说,过去杂志中的一些“干条条”的政策宣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心编辑的与经济、社会、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解读;说教式的空洞理论文章少了,服务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多了。刊物内容的改进,也使读者由过去的“要我订”变为现在的“我要订”,互相抢看、主动上门增订、补订者不断增多,只订不看的现象基本没有了。目前,《党的建设》是全省唯一发行到村一级的刊物,月发行量30万 份。
改版后《党的建设》设置《陇人骄子》《时代先锋》《经验交流》《基层之声》《实践与思考》等栏目,大力宣传报道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反映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成功做法,刊登基层党员群众的呼声、诉求,使广大读者感到杂志过去刊登的一些没有价值的“经验”不见了,可学、可借鉴的实实在在的做法多了;缺乏人情味的“高大全”典型少了,可亲、可信、可敬、可爱的先进人物多了。
刊物的宣传思想主要靠栏目体现,栏目主题又要靠文章内容来反映。为了使刊物更加贴近读者,更受读者喜爱,2009年,我们在经济板块增设了《经济扫描》栏目,使广大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国家和省上最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建设方面的决策部署;同时,将《县域经济》栏目改为《区域经济》,使报道领域更为宽泛。
经济板块中的《经济政策导读》《经济扫描》等栏目有图、有数据,都是读者喜爱的形式和反映良好的品牌栏目。在文化板块中,2011年,我们精心打造了《陇原文化博览》《中华文化大观》《世界文化揽萃》《欣赏与品味》等栏目,进一步丰富刊物内容,开阔读者视野。特别是每一期的《文化资讯》,精心选编近期省内、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文化新闻,在给读者提供大量的文化新闻信息的同时,还侧重介绍一些与文化新闻相关的文史知识。
此外,我们还非常注重本土文化的弘扬,期许更多人了解积淀厚重的陇原文化。如2011年第12期《文化生活》栏目刊发的通讯《“泥人岳”的艺术人生》,介绍了甘肃省泥塑艺术家“兰州泥人”雕塑者岳云生的艺术生涯,这篇文章还被中宣部主办的《党建》杂志刊发了。而《欣赏与品味》栏目,则选登了大量语言优美的短文、富含人生哲理的小品文,引导党员干部接受文化熏陶、提升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
社会板块的《社会大观》《记者调查》《编读往来》《互动平台》等栏目,积极引导社会热点,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时刻关注民生民事,在党刊和广大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与沟通的桥梁。
如2009年第1期刊发的《把考核变成激励让干部比着干事——对天水市麦积区绩效考核工作的调查》一文,引起基层强烈反响,不少县区专门组织党员干部赴天水市麦积区考察学习,并借鉴文章中报道的做法和经验,在各自地区和部门尝试推行。特别是社会板块的《陇人骄子》栏目,重点宣传甘肃省具有杰出贡献的典型人物,他们是全省人民的骄傲,也是全省人民学习的榜样。在这一栏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典型人物是基层上报来的,由记者下去采访,从而保证了宣传的质量。社会板块的《众 言妙语》栏目,主要摘登有关人生感悟、生活体验、反映对社会事物深刻观察的言论,有时候仅是一句话,却能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加之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进一步增强了刊物可读 性。
文萃板块是《党的建设》的经典板块,其中的《选读》《党史博览》《视野》等栏目,知识性、可读性强,有着广泛的、稳定的读者群,深受欢迎。
2014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和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根据中央和省上的安排部署,分别在第1期、第8期、第9期上刊登了相关的纪念文章。特别是在文萃板块中刊登的《邓小平关心甘肃建设》一文,属省内媒体独家报道,反响强烈,有很多单位联系拷取该文的电子版。《党史博览》栏目又设有《党史人与事》《鲜为人知》《史海一页》《往事回眸》《党史新探》等子栏目,所选文章短小精悍,真实性、可读性强。而《视野》栏目的稿件主要选登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权威报刊评论,一直以来很受读者的肯定和好评。杂志社在基层调研时就听到许多村支书说,他们就是照着《党的建设》刊登的经验做法,学习、借鉴、开展工作 的。
与此同时,甘肃省委《党的建设》杂志对内容不真实、格调不高雅的各类广告坚决不予刊登,代之以重要的新闻、时政信息和公益广告,净化了杂志版面,提高了杂志品位,收到了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