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市党报的守正创新能力与政治建设

2019-08-14 01:52孙成军
中国记者 2019年7期
关键词:党报困境政治

□ 文/孙成军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面对困局,应对挑战,提高地市党报的政治首位度,以政治建设的成效凝心聚力,使地市党报在守正创新中实现脱困突围,尤其重要和迫切。要实现新时代地市党报的守正创新,必须正视困局、把握机遇、固本培元。

孙成军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和动力。地市党报作为党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加强政治建设,提高地市党报的守正创新能力,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变革加速,新时代地市党报的发展遇到新情况,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定程度上甚至挑战大于机遇。面对困局,应对挑战,提高地市党报的政治首位度,以政治建设的成效凝心聚力,使地市党报在守正创新中实现脱困突围,尤其重要和迫切。

一、正视困局:地市党报的守正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守正创新,是地市党报的生命之源。步入新时代,地市党报的发展呈现新状况。时代变革日新月异,地市党报的转型却步履维艰。地市党报的困境重重,一方面体现为环境剧变所带来的转型压力;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地市党报的守正创新能力弱化,无法与时俱进,陷入“四个困境”无法自拔。

(一)价值困境:地市党报的“存在价值”问题。地市党报作为党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党的宣传功能,其价值所在:一为政治功能,护党为党,不仅听党的话,更要说党的话,让读者跟党走。二为服务功能,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三为纽带功能,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既让人民群众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和政策,也让党委政府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反映,更好地改进工作。四为文化功能,作为文化产品起着繁荣文化、引导舆论、移风易俗、丰富精神生活的作用。然而,随着移动媒体的普及应用和地市党报困境加剧,不免出现关于地市党报价值的不同声调。甚至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也对地市党报的存在价值持怀疑态度,“地市党报无用论”和“地市党报没人看”的论调,罔顾地市党报的功能价值和作用,仅从地市党报的经济属性和读者习惯角度考虑,而忽视地市党报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服务价值,严重影响地市党报人的发展信心和凝聚力,成为影响地市党报改革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生存困境:地市党报的“存活能力”问题。作为自筹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当前,传统地市党报在生存方面的确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入不敷出,工资和原材料成本难以保障,产品普及率不高,体制机制僵化不活,一些地市党报处于“保工资”“保运行”“保稳定”阶段,无力进行改革创新。有些地市党报负债率高,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都使地市党报的生存遇到极大困境。由此引发“地市党报还能活多久”的议论,甚至有人抛出“地市党报自灭论”。然而,这种困境不是地市党报本身的问题,症结在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阻断了地市党报的固有生存模式。“能不能活”不是应该讨论的问题,应该讨论和决策的是,在传统地市党报生存基础改变甚至削弱和消失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创造条件,引导支持地市党报走出困境,更好地发挥作用。

《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微信公众号

长春日报报业集团主流网

《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头版

(三)体制困境:地市党报的“融合管理”问题。地市党报的体制改革,始终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目前,绝大多数地市党报定位为“事业单位,自筹自支,企业化管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地市党报社或地市党报集团,执行的是“混合管理”:在党的建设方面,参照党委机构的有关党建管理规定执行;在干部任用、纪律作风、督查检查、考核评价等方面,执行党政机关管理规定;在工资、奖金、职称、职级、投资、运营等人事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执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在财政、税收、社保政策等方面执行企业管理规定,如此等等,地市党报的党政事企身份不清,处于“混和管理”状态。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监管机制的完善,地市党报的体制弊端越加明显。因为党的机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机构性质不同、职能职责不同、管理规则不同、生存基础不同、工作和运行方式不同,地市党报社或地市党报集团,集四种机构性质于一身,造成管理体制不顺、功能职责不清、经营工作进退两难、奖惩工作左右摇摆的局面,这是地市党报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四)经营困境:地市党报的“盈利模式”问题。地市党报的历史辉煌,来自于发行量扩大和商业广告的兴起。一些地市党报在辉煌阶段开展跨界经营和资本运作,形成多元收入格局。然而,绝大多数地市党报除了发行和广告这一传统经营模式之外,并没有新的经营空间。随着屏媒体和移动端的普及推广,地市党报的发行和广告空间日渐收窄。这种传统“盈利模式”的打破,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使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应用得到普及,报纸发行失去了一定的空间,通过手机看新闻,分流了一部分报纸受众,似乎“没人看报纸了”,靠扩大和维系发行量增加收入,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政务改革的推进,一些必须在报纸上刊登才有效的政务公告,在改革后也可以通过网站或其他方式发布,减少了报纸公告的刚性收入来源。由此迫使地市党报不得不探寻新的“盈利模式”。作为一种“盈利模式”,应该是相对稳定、可复制、能持久,从目前来看,地市党报新的“盈利模式”,只能是一种探索、追求和期待。

二、把握机遇:坚定地市党报守正创新的信心

地市党报的发展虽然面临一定困难,但地市党报工作者仍然顽强地工作在第一线。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地市党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既记录和推动着改革,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正因为有了守正创新的努力,地市党报才能在逆境中坚挺。

(一)新时代提供“守正”机遇:地市党报的“守正”功能将进一步强化,一些偏离“守正”规则的做法将得到修正。“守正”是地市党报的根本,体现了地市党报的价值所在。地市党报不但不能“死”,不能“丢”,而且应该在时代变革中大有作为。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引实践,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地市党报“守正”的根本要求。加强政治建设,这一功能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对地市党报如何“守正”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加强和改进地市党报的工作,“守正”的根本才能不丢,党执政的根基才能巩固。因而,作为党的重要宣传平台和载体,新时代对地市党报如何“守正”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价值强化将使地市党报的作用更加得到重视。

(二)新技术催生创新机遇:由纸媒向融媒、全媒、智媒转变是大势所趋,由国家主导的创新战略将推动地市党报的创新步伐。“创新”是地市党报的灵魂,体现了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地市党报既要推动创新,自身也要在创新中实现变革,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由纸媒向全媒和智媒转变,提供了地市党报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以精准推送、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快了媒体领域的技术革命,改变了媒体形态和媒体生态。地市党报的传统纸媒平台,正逐渐融合发展为纸媒、屏媒、声媒兼容并举,任何单一的媒体形式,都将为时代所淘汰。这种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为地市党报创新平台建设,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提供了技术驱动和创新空间,必将全方位改变地市党报的生态环境,加快地市党报的创新步伐,打破不破不立局面,实现大破大立。

□ 长春日报社党员干部参观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展。

(三)新困境推动转型机遇:传统经营逐渐让位新业态渐成共识,布局新的发展模式将由探索变为现实并得到政策支持。地市党报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在自筹自支体制下,“经营”状况是地市党报的命脉。因改革而发生的市场变化,打破了地市党报的传统经营模式,仅靠报纸发行和广告,难以维系和支撑。由此要求地市党报必须探索新的生存模式,求新求变,经营变革的动力将更为强劲。传统地市党报经营渠道单一,经营模式单一,传统经营萎缩甚至消失,新的盈利模式尚未构建。这种生存和经营困境,与地市党报功能和价值取向相悖。由此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迫使地市党报自身要解放思想,谋求拓展市场空间,开辟发展新路。其二,地方党委作为地市党报的主办单位,将不得不关注地市党报的困境,从功能定位出发重新审视地市党报的发展,并从政策层面为地市党报提供支持和指引。

(四)新改革助力体制脱困:事业单位改革加速推进,地市党报管理体制将会更加明晰通畅。“体制”是地市党报的活力之源。“企业化管理”“自筹自支”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促进地市党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这一体制渐渐退化为“混合管理”,又成为阻碍地市党报发展的重要因素。“守正创新”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地市党报管理体制,体制改革的要求更加紧迫。随着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也将驶入快车道。错失了党政机构改革的机遇,地市党报必将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唱重头戏。无论怎样改,只要启动了改革,地市党报“四不靠”的“混合”体制都将被关注和调整。在地市党报转型的十字路口,新改革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三、固本培元:提升地市党报的守正创新能力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定力不迷茫。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信念”的模范示范者和忠实的实践者。特别是在处于困境的特殊历史阶段,地市党报更要提高政治首位度,坚持一切从政治建设的需要出发,履行好党报职责。站在政治建设的高度,批驳各种错误言论,弘扬主旋律,保持政治定力,不迷茫,不盲从。“党报无用论”和“党报市场化”言论,严重影响和干扰地市党报脱困突围的努力,因为这些观点,仅单纯地考察地市党报的经济状况、使用状况,而没有看到或是忽略了地市党报的真正价值所在,忽略了地市党报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作用,忽略了地市党报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方面的作用,忽略了地市党报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忽略了地市党报作为党的宣传和舆论工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忽略了地市党报在文化引领和唱响主旋律方面的作用。只有加强政治建设,才能正确地对待和分析这些言论,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的方向。

(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保障能力不偏航。保持定力需要有定盘针,需要有方向感。为乱象和困局所包围的地市党报,犹如大海上飘零的孤舟,只有沿着航标指引的方向前行,才能在迷茫和危险中找到方向。在困境面前,必须加强地市党报党的建设,通过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增强政治建设和转型发展的保障能力。应在地市党报系统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对地市党报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选好配强地市党报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使地市党报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始终坚守党报为党的初心,坚定党报价值的信念,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为党的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坚信地市党报的政治地位和价值无可替代,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坚守阵地,更好地实现党报价值,从而为地市党报脱困突围和转型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三)加强机制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不守常。改革和创新是地市党报走出困境的希望所在。改革的目的,是解决地市党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现实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和问题,使地市党报充满生机活力。地市党报改革的正确选项,一方面,应突出保障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实行“必要的财政支持+有限的市场化+充分的企业化管理”;另一方面,应改革与地市党报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彻底摒弃传统的机关化管理模式,真正按照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管理规范,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等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人事管理,解决把地市党报管理岗位人员等同于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地市党报作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际与财政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相矛盾相冲突的问题,解决地市党报管理人员和事业编人员等同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问题,使地市党报的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化、正常化。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行能力不走样。增强地市党报的守正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建设高素质地市党报工作者队伍,提高地市党报工作者的责任心、使命感,激发激励工作热情与创新的积极性,切实把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提高地市党报改革创新的执行力。一方面,应着力加强地市党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政治过硬、学识渊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标准,把最适合的领导干部选配到地市党报领导岗位,发挥领军和领头雁的作用;另一方面,应重点加强地市党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树立重视“一线”的导向,把培养优秀记者、优秀编辑和优秀全媒工作者作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的地市党报新闻工作者,为事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党报困境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困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