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初探

2019-08-13 14:38颜源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性化

摘 要: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活的聚集地和最重要的场所,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活提供空间。譬如交通,购物,休息和交流等。街道空间的人性化环境与人类行为和心理学密切相关。人们创造了一个公共空间适应他们需求的城市环境,他们所处的城市环境也会影响自身的行为。

关键词:街道空间;人性化;街道设计;城市街道

1.城市街道空间与人性化的简述

1.1.城市街道空间简述

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空间,街道被各种形式的各种建筑实体所包围。建筑实体的不同尺度和封闭街道的不同方式将对人们的视觉感知,景观构成甚至整体城市形态产生不同的影响。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室内空间,组织城市景观轴线,承载城市居民的各种活动。

1.2.人性化简述

人性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概念,近年来一直被强调,并被创造为现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类精神重生的表现。人性化是人们能够满足其功能需求的概念。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使用行为,为他们提供自身的便利和需求。人性化的设计是基于行为习惯,身体结构,心理状态和精神需求等。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并且对原始设计的基本表现的基础上,对建筑物或展览物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公众感到舒适。这是设计对人们在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尊重和满足,以及对人们的关注和尊重。

2.城市街道的空间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促进交通和快速运输的道路越来越多,道路的宽度和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尺度空间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宽阔的绿色地带或有几十来米的汽车道。虽然,这一变化与机动交通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对应,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会出现交通拥堵和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发展情况、本身并不是增加道路宽度就能切实的解决问题。

3.城市街道的空间功能

街道是人们活动和互动的空间,是城市和空间的重要公共空间,是用于促进人群交流与社会活动的场所。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街道成为一个多层次和多功能的共生系统,通常将节日、散步、购物、聚会、体育锻炼、餐馆、参观、娱乐、交通、文化教育、人际关系等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生活的统一和积极阶段,沟通、娱乐和休息是平等的,它们的形象和本质是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街道作为城市空间有很多类型,如商业步行街、社区步行街道、城市与景观街道等等。每条街道都是不同的和独特的,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载着社区和城市生活。

4.营造人性化的城市街道空间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交通要道。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环境必须是现今在艺术设计首选的人居环境,是人民想要保留、保护和使用的环境,是一种具有亲切感和满足感的场所。参阅众多文献和田野调查,关于人们在城市街区空间中的行为,笔者认为城市街区空间的建设与更新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4.1.交通流线的优化

现今在汽车时代,人与车之间发生了空间碰撞。人们越来越多地被汽车排挤,对交通空间的需求被忽视,在街上感到越来越飘渺和虚弱,人们和汽车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加剧。城市街道的人性化环境应反映人们的状况,提高对空间舒适性和人们行为的心理社会运动的认识,并建立交通流线系统的连续性。一方面,为了将汽车行驶状况分开,道路防护措施和景观绿化被用来创造一个特定的空间,将汽车的速度与自行车和行人的慢节奏空间分开。城市街道地面标志和信号的数量,景观绿化的空间不规则的形态变化消除了自行车和行人的空间,增加了街道空域的使用,减少了不同速度的交通拥堵,创造了交通流线的连续性。此外,考虑到整个城市街道的街道交通流线组织,应当试图从街道一侧组织城市交通站,十字路口和休息场所等,以确保街道的慢节奏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因此,所有的交通流线与空间都应该有自身的媒介,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以促进人们行走的舒适性。

4.2.公共空间的完善

公共空间是与汽车相对应的人类空间,是街道上的人居环境空间,是人们看到街道环境的重要区域。具有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应该是一个由沿着街道的建筑所调节的环境,这些建筑物可以吸引路过的行人逗留观赏或交谈。在空间形态上,应重视通过对建筑物和街道的处理,绿色物体的分离等,要适应空间隐私的变化和创造闭合不同的空间形态形成有趣味和活力的场所。在空间组织中,公共空间形式应反映了街道的连续性,创造清晰、稳定的空间边界,适应在街道上的人沿建筑物依靠,此外还要同时平滑和优化街道的线性部分,避免连续的直线,所造成空间产生单调的美感和视觉的疲劳。

4.3.无障碍设计的结合

无障碍设计是在现今社会城市街道设计的重要表现,在城市街道上进行无障碍设计体现了该街道是一个关爱和温暖的空间场所。目前无障碍设计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无障碍设计仅服务于残障人员。其实,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服务于残障人员,它还将促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无障碍设计已经从最初的概念转向社会,即它可以满足残障人员的需要,也可服务于幼儿,老年人和一般人群的帮助,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可及性和高质量活动,体现了普遍关注人群需求的人性化精神。

5.小结

街道是城市公共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活的聚集地和最重要的场所,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推动者。城市街道为交通,购物,休息,交流等社交聚会提供空间。城市环境与人群行为心理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精神,了解街道空间的城市环境和人们在空间行为的心理特征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而且还体现了艺术设计对人类价值观的尊重,促進了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营造成理想状态下的人性化的城市街道空间。因此,城市街道空间的未来发展仍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耐心。基于人性化下的城市街道空间的设计与研究,仍长期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承诺,让属于人们的城市走上和谐美丽和生态绿色的发展道路,让城市街道空间变得舒适和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丹麦」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王成武,赵丽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城市街道空间[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187+223.

[3]马俊,张薇.现代城市街道空间设计解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01):4-7+14.

[4]余璨.从行为心理视角探讨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人性化[J].中外建筑,2013(05):30-31.

作者简介:

颜源(1995-),广西钦州,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南民族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人性化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人流手术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