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2019-08-13 12:39吴清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语文

吴清华

一、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长期被要求学习哪些知识内容,而不是主动去学习哪些内容,这造成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让学生逐渐失去思考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方面知识的运用。语文是所有课程的语言基础,如果语文学的好,就说明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都很不错,学生在其他科目中遇到复杂的应用题,也不至于混淆和误解出题老师的意思,就可以更精确的理清题目的思路,更方便得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其他科目更好学习的基础,更能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二、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性差,课堂互动少。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总是习惯性的按照教材进行讲解,思维比较固定。学生也是按照教材和黑板上老师的板书进行学习,当教师提出一些拓展习题进行提问同学问题的时候,经常把答案固定化,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其他的观点,学生习惯一旦养成,导致他们的主动性缺失,在课堂上的互动越来越少,这种行为只会抑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不能积极的学习,语文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2)教师教学理念太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既要教给学生语文专业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创新能力。目前,依然有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很多高中生在面对新知识的时候依然有很大的疑问,学生有些知识听不懂,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下降了。

(3)学生阅读文本不深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文本,教师要根据文本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拓展,学生想要很好的跟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就要深入的学习课本上的阅读,只有深入阅读了解这篇文章,才能学会思考老师的问题,才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提高高中生在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对策

(1)把学生作为主体,解放学生思维。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应该转换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当引导者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会分析问题的多样性,敢于把自己想的都说出来,这样才可以充分的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还给学生。

(2)提倡小组合作明确目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老师可以让班级内的同学相互结合,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和阅读稍微差一点的同学相互结合,这样可以使班级内的成绩更加均衡,同学之间也能优势互补。分完小组以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看到自己需要努力的目标,让小组学生自发的进行讨论和研究,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学生分析不同的问题,也可以让小组内的成员相互点评,老师只做引导作用,学生只要说的符合逻辑,教师均可给予支持,只有在学生在表达观点不符合事物逻辑的时候,老师出来纠正即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学生们可以很好的自主学习,充分的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可以打开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自主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作为学生在阅读中的指导者,需要选出帮助学生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让他们主动去阅读,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起着监督的作用,可以适当的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留一些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从他们喜欢的类型入手,这样学生更能有兴趣阅读。每個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相同,从学生比较喜欢比较熟悉的文章入手,可以让学生减小陌生感,才可以更好的阅读[5]。教师也可以分析学生们的认知水平,选择同学们能接受的文章难度,选择一些生僻字比较少的,文章大意比较清楚的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至于云里雾里,阅读理解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想要整体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的进入课堂学习,让他们每个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进行鼓励,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个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成绩,也进一步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思维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