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碎片

2019-08-13 12:38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旗审判

毛泽东点评项羽

毛泽东在从河北西柏坡到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的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指挥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打过长江,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

据当时担任毛泽东卫士的李银桥回忆:“毛泽东喜欢看京剧,不同时期喜欢点不同的戏看。那段时间,他喜欢看《霸王别姬》。看到西楚霸王项羽同虞姬生离死别一幕,毛泽东睫毛颤抖着,眼里湿漉漉的。回来路上,他对我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大家都不要学!他号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看看《霸王别姬》。”

1949年4月,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一举摧毁国民党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于23日占领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终结。

毛泽东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及楚汉之争,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著名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思的是2000多年前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用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当今大计。(摘自《党史博览》,曹应旺/文)

周恩来的道德修养之道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45岁生日。当天晚上,他在办公室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周恩来反复强调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和反复性:“我的确常说我也要改造这句话,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我希望大家都承认思想改造的重要性。要承认各种关系各种事物都会影响个人的思想。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

周恩来不仅强调道德修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且自觉地实践着这一点。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周恩来审批和领导建设的大型项目不计其数,但他却一直住在简陋的旧房子里。有关部门几次提出要给他修房子,他都执意不肯。周恩来不仅不为自己谋私利,而且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友谋取任何好处。他让侄子带头下农村,让侄女带头支边,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1958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反对铺张浪费。一次,周恩来去广州开会,服务员送上茶水,却没有收费。周恩来主动交钱,服务员仍然不收。周恩来当即严厉批评说:“我在北京刚签了字、发了文,不许招待烟酒。现在你们不收钱,以后还怎么执行?”1963年2月,在无锡视察期间,周恩来到蠡园参观。他问陪同的市委负责同志:“买过门票没有?”那位负责同志根本没有在意此事。周恩来却十分认真,马上清点人数,当场购票,把一起去的陪同人员的票也买了。(摘自《学习时报》,宁战宏/文)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正式创立。

早在1949年元旦,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就把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作为当年的主要任务。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等55位民主人士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声明愿在中共领导下,期待革命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早日实现。

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开始筹备新政协,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中国第一次由我党领导下的政协会议即将召开,民主联合政府即将成立。6月15日晚上,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毛泽东被推选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下设6个小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在此前后,在周恩来的指挥下,民主人士陆续安全地到达北平并受到礼遇,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住处亲切接见了司徒美堂、柳亚子等大批民主人士,到正阳门火车站迎接宋庆龄与程潜。共产党人宽阔的胸襟、谦虚的态度赢得了民主人士的高度赞誉。

筹备工作最难的是协商参加新政协的人选名单和“共同纲领”的起草。李维汉负责的小组经过和民主人士多次协商,最终确定新政协代表662人,其中特邀代表75人,从而使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摘自《北京日报》赵连稳/文)

蔡畅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1934年10月中旬,红军开始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蔡畅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大的女红军,组织上给她配备了一头骡子,派肖贤忠给她當马夫。

长征路上,除非遇到急行军蔡畅才骑上骡子,否则,她总是将骡子让给伤病员骑,或者让骡子替病弱的同志驮行李,她自己则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行军,十分辛苦。一开始,肖贤忠看不过去,蔡畅说:“伤病员比我更需要它啊!他们要是掉队落到敌人手里,我们怎么对得起这些为革命受伤的兄弟呢?再说我和同志们走在一起,说说笑笑,更容易解除疲劳。”

粮食是红军赖以生存的物资。但是行军途中征购得到的粮食,每次分到每人手里最多时也就是四五公斤,人人都把它视为宝贝。但蔡畅生性豪爽,为人慷慨大方,很多同志遇到困难,她就拿出来支援别人。

过草地时,有一次,危秀英、邓六金、廖似光、刘彩香几位女同志,因在后面收容掉队的战士,完成任务时,她们带去的粮食吃完了,只好忍饥挨饿,拖着疲惫的身体寻找队伍。找到蔡畅时,她们连话都说不出来。蔡畅看到她们那副狼狈的样子,赶快煮了一大盆青稞端到她们面前。她们也不客气,把一盆青稞吃了个精光。勤务员在收拾碗筷时,看到她们一点也没给蔡畅留下,心里很不痛快。蔡畅看出来了,就亲切地和他谈起这几位女同志的战斗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小鬼,你明白吗?生命比粮食珍贵啊!”(摘自《学习时报》 蔡阿松/文)

东京审判中的吴学义

1945年,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1946年,由中、美、英等各盟国在日本东京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军战犯展开审判。中国政府为此组织了法律精英参审代表团,代表团成员里有两名是江西人,分别是梅汝璈和吴学义。

1945年12月,由中、美、英等11国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中国政府接到驻日盟军统帅总部的通知,便指示外交部和司法部遴选派往东京的外交、司法人员。最后确定了42岁的复旦大学教授梅汝璈博士为中国法官,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向哲浚为检察官,44岁的武汉大学法律系教授吴学义担任顾问。

1946年5月,吳学义随代表团从上海乘专机飞赴日本东京。5月3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各国法官、检察官、顾问、律师以及有关人员召开一次预备会议。11个对日参战国的法官都坐在审判席上。中国法官梅汝璈身穿崭新的法官服,威严地坐在审判席的中间,审判席后面插着参战国的国旗,美国插在第一位,中国插在第二位。作为顾问的吴学义敏锐地发现中国国旗插在第二位不妥,立刻向梅法官打手势,伸出了右手食指,意思是中国国旗应插在第一位,梅汝璈见到吴学义的手势后心领神会,向庭长韦伯提出:“中国国旗应插在第一位。”并与美国法官进行辩论,终于让中国国旗插在了第一位。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会议有史以来国旗插在首位的第一次,国内媒体立即播发了这一新闻,为此有的报纸还及时刊印了“号外”。

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1948年12月,吴学义圆满完成了任务,载誉归国。归国后,他在南京中央大学担任法学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摘自《人民政协报》 许建平/文)

猜你喜欢
国旗审判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极度惩罚
国旗颂
国旗在校园里升起
我和国旗合个影
递国旗风波,谁之过
尊重国旗
撕纸张
《不公正的审判》
光阴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