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这是有效课堂的特点。现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去语文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现象,课堂教学没有效率,学生热闹后没有收获。
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该拿稳手中的“矢”,明确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语文教学工作。
一、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领会编者意图,重视学生学情,把握课文特点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1)关注语文核心价值。“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篇文章可以从多方面分析,可以从文章学的角度、文化学的角度、美学角度、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二次加工,确定课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如《荷塘月色》中,“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应成为语文教学目标。而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等目标可以在思想品德中体悟,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影响就可以了,不应该大谈而谈。
(2)定位总目标。一堂语文课要有一个集中的教学目标,这样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也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一个集中目标下可以设定一些分目标,分目标都始终要指向总目标。否则课堂无秩序,学生无所适从,教师也很难组织教学。那些无中生有、无关宏旨的目标不要随意设置。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应该明确一个教学目标,顺着目标一步一步展开教学。
(3)根据实情定目标。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形态、文体内容来设计,并不是一律按照“三维目标”来设计。
二、以目标为指引,选择教学策略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智慧”是语文课堂教学达成目标的手段。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最佳的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鲜活的课堂上增加知识,培养能力。如果把“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就要引领学生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可以运用修改对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就采用美讀感染法,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读出感情,读出境界,让学生在多次有感情的朗读中揣摩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演绎法、集体讨论法、背景介绍法、档案分析法等。
三、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要清晰的展示教学目标。魏书生在讲《人生的境界》时,课堂开始出示了课堂目标:(一)作者(二)三个词语(三)几种境界怎样达到(四)课后练习。这样清晰合理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学生处于学习、思索、创造的积极状态中,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心理。
(2)在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语文教师和学生形成心灵的碰撞,活跃的课堂里,把教师、教材、学生等资源进行整合,将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目标有机结合,呈现多姿多彩的课堂,有效落实本堂课的目标。
(3)评价课堂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并对其成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不仅要对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进行评价,教师还要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学生在这堂课上收获了什么?”、“学生的收获与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学生这些收获是高效率获得的吗?”、“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吗?”。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是系统工程,将每学期、每堂课、每单元、每阶段的教学目标科学排列,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对教学有效性有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掌握程度越高,就能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发挥出目标教学的最大效益,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