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远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俗称“大名”,绰号是“大名”之外的名号。除“绰号”外,还有“外号”“别号”“雅号”“诨名”或“诨号”等名称。“绰号”是比较通用的说法,它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含贬意的,说出来可以很难听,也可以很好听。“马屁精”和“小诸葛”都是绰号。
“别号”和“雅号”,是比较高雅的称谓,一般适用于有才华、有学问的人士,比如称唐代大诗人李白为“李谪仙”,称清代的袁枚“随园先生”都是这样的。不过提及人的“雅号”,有时也带诙谐,甚至有讥讽之意,鲁迅当年称徐志摩“诗哲”便是挖苦。
至于“诨名”或“诨号”,过去常常为社会底层的人或市井无赖所有。清代赵翼就说過,“诨号”是世俗轻薄子互相品头论足而产生的,连贩夫牙侩,甚至盗贼都有的。过去农村贫苦人家认为,给孩子起一个贱名好养活,所以孩子的小名常常是“狗蛋”“驴娃”什么的,这又是另一种情形。
绰号有自称的,也有别人给起的。齐白石大名鼎鼎,谁人不晓,然而“白石”原本只是画家的别号。齐白石因为喜欢家乡白石铺,于是自称“白石山人”,人到中年后改称“白石山翁”,老来又称“白石老人”。这个别号不仅叫响了,而且还取代了其本名齐璜,成了画家传世的名字。齐白石还有一个绰号“耕砚牛”,也是自己给起的绰号。
无独有偶,国画大师张大千,其“大千”之名原是他出家时寺院给起的法号,后来为画家认可沿用,自称“大千居士”。“美髯公”的绰号则是别人给起的,是人们对这位画家仙风道骨的赞誉。
历史上大凡有点能耐的,都有一个好听的绰号。汉武帝手下有一位骁勇善战的战将李广,人称“飞将军”;唐代孙思邈,一生采药行医,治病救人,且医德高尚,世人尊其为“药王”;宋代开封府尹包拯,铁面无私,除暴安良,被百姓赞为“包青天”。
誉人用绰号,毁人也可以用绰号,有的绰号就是因讥讽而生,甚至骂出来的。明代人汤允积,“博学强记,论议英发”,但“性傲妄,眼空时辈”。有人推举他为将,用了“才兼文武,可当一面”的评语,那些对汤不满的人就送他一个外号“汤一面”,此公刚刚被封为将,就被人一箭射死,于是又遭人讥讽为“汤一箭”。
慈禧太后在世时,喜欢听大臣们称呼她为“老佛爷”,可以说是将一个绰号上升到至尊的高度,极大地满足了这位专制统治者的虚荣心。可是流水无情,如今她那“老佛爷”的名号依然与她的故事相伴,却并非流芳百世,而是遭后人鄙视。
宋末元初,上海出了一位对中国纺织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的名人黄道婆。虽是名人,但史书上对其事迹的记载不是很详细,甚至其真名我们都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她出身贫苦,逃离家乡来到海南岛后,从当地黎族那里学得纺织技术,又返回家乡,制成各种纺织器具,并教会乡邻纺织。黄道婆又被称作“黄婆”“黄四娘”“黄巧姑”等,而所有这些称呼显然都是她的别名。和文人雅士的别号相比,它们听上去或许并不高雅,却很亲切,也凸显出她的为人和身世。不以真名而出名,且让历史永远铭记,黄道婆是也。
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绰号,是试图将人特征化的名号,不管它是和一个人的姓氏、长相、性格、身世、经历相关连,还是仅仅因为他人戏谑而生的,都是将一个人高度个性化、形象化了,因而留给人们的印象也就特别深刻,也更容易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