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穿梭于不同的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要找到那个城市的图书馆。那是可以让我驻足的地方,在那里,我的心绪得以平静。每到一个图书馆,都有不菲的收获。
以我的经验,到图书馆不要办借书证,不要想着把书借回去慢慢看,那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家里没那氛围,没那环境,书拿回家往往就睡大觉了。你就在那好好看,每个人都很安静,安静地找书看书,动作都很轻,没有谁会影响你。
图书馆里的书琳琅满目,摆放整齐有序。我喜欢先上下左右打量几番,把那些书分门别类弄清楚,便开始走动式阅读,本着开卷有益的原则随便翻翻。看杂志的时候我会坐下来,放慢阅读速度。能进图书馆的杂志档次都不一般,能阅读到是福气。我最喜欢看文学杂志,逐字逐句细嚼慢咽,读到比我写得好的,我会羡慕嫉妒恨,好在对我的创作会有提升。值得庆幸的是,每次我都能找出几篇比我写得差的,这样我不仅可以自我安慰,还能增强我的创作和投稿信心。
看过这么多图书馆,特别满意的几乎没有。主要是对图书馆的规模和开放时间不满意,一个城市一定要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图书馆,不能小模小样,不是赶时髦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是对人类智慧应有的尊重。开放时间不能朝九晚五,应该延长到晚上,这样可以惠及更多人。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图书馆就是一个大的书房,是免费大餐。“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 读书是“生命的美容”。也许读书并不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但可以让你摆脱精神上的贫瘠。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让我们思接千年、视通万里。
学贯中西、识透古今,并不是读书的初衷。让生命变得厚重,不随波逐流,才是我们的追求。当我身置图书馆,那一本本书仿佛一扇扇面对苍穹的窗口,顿感生命连天宇接地气。
多到图书馆走走,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最好的书房。那里恢宏大气,包容一切。(南方寺)
我从14岁开始当图书管理员,现在是副馆长,在这家图书馆一干就是35年。
当时2000多平方米的4层小楼,现在看它觉得小,但1986年搬到这儿的时候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图书馆。计划经济时代,办张借书证需要领导签字审批,整个图书馆一年办理50—80张借书证,那时候在图书馆算是一份清闲工作。
借书证少,自然去图书馆的人就不多。我还记得工作的第一年,零零散散到图书馆来借书的,多是借单田芳讲杨家将之类的章回体小说。1983年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热播时,图书馆里的人“唰”一下子多了起来,每天图书借阅量有300来册。
为了满足市民多元化阅读需求,我们图书馆不但坚持每晚八点闭馆,周末、节假日也不休息,通过错时、延时开放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而且主动到学校、企业、机关等为市民办理借书证,让图书馆“走出去”“送上门”,让市民知晓自己能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读者又回来了,图书馆又“活”了。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热情了。年近半百,踮一下脚,就能望见退休的期限,可我却觉得身上好似有用不完的劲。我丈夫经常跟我开玩笑,说你干脆买张床放馆里吧。
走进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电子书喷薄而出,传统图书馆的信息、知识优势消失殆尽。但一份坚守了半辈子的工作,任谁都会心生依恋,更何况最近几年图书馆绽放新颜,新的馆舍、新的藏书、新的职能、新的阅读方式都令图书馆生活越来越有味道。(曹明芳)
我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图书馆的老读者,现在每隔几天就要到图书馆看看最近的报纸杂志。但是,能在家门口借书看书,却是我2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玉泉区图书馆虽然在1977年就已建馆,但是1992年老馆拆除后,一直“居无定所”。图书馆搬了三次家,先后和教育局、文化馆、健身房等共用场馆。受场地限制,图书馆只保留了书库,没有阅览室,读者只能把书借回家看。
2016年,玉泉区图书馆终于有了固定场馆,3000平方米的场馆被细分为普通书库、蒙文书库、历史书库、视障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馆、家风家训馆等阅读功能区,馆藏图书达10.6万册,是建馆之初的5倍。
我从此就成了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像我这样的老读者还有很多,我认识的就有大学生汪洋,正在准备考研的他每天在图书馆自习到深夜。玉泉区图书馆对面就是内蒙古大学南校区,每天有许多像汪洋一样的大学生到馆内自习。到闭馆时间,还有许多自习的大学生没有离开,图书馆会专门留下工作人员值班。什么时候上自习的同学都离开了,图书馆什么时候关门。考试周期,学生上自习到晚上10点多,工作人员也陪到10点多。
邻居家的小学生程浩童是个天文迷,一到周末,就要到图书馆的太空探索体验馆中看他最喜欢的天文类图书。图书馆的少儿馆分为海洋体验馆、草原文化体验馆、太空探索体验馆、国学馆等特色主题馆,或装饰成汪洋大海,或布置成苍茫草原,不同风格的场馆帮助少年儿童身临其境地阅读学习。太空馆的书架是太阳系形状的,每周都要来看书的浩童,已经将太阳系书架上的书都看完一半了。吸引这小家伙的,除了书,还有图书馆里的“小胖”。“小胖”是一个智能机器人,作为玉泉区文化志愿者,会在每周的图书馆活动日上和小朋友们互动。(赵喜乐)
母亲曾在老家的图书馆工作。记得年少时,每天放学后,我就會跟小伙伴跑到阅览室,把当天的新报纸、新期刊都翻上一遍。当时,人们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去图书馆是很自然的选择。有时候去得晚了,找不到座位,就蹲在角落里,捧着书看到天黑。
那些日子里,图书馆满足了一个少年旺盛的求知欲,是一个很有用的地方。
长大后,离家求学、工作。每年回家时,偶尔还会去图书馆看一眼,那里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网吧、培训班、商铺的招牌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原本三层楼的图书馆且战且退,最后固守住第三层的一半区域,另外一半阵地给了一家舞蹈培训班,读者不得不从旁门进出。后来,母亲退休,我就再没去过。
想来,老家图书馆的变迁路径,应该能代表全国多数基层图书馆的况遇。在信息匮乏的那段时间里,图书馆可以说是读书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检索、自习、消遣,甚至约会……而随着商业社会的愈发繁荣,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固守传统借阅方式的图书馆日渐式微,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大家上网买书,在手机上看书,或者干脆不读书,图书馆显得越来越无用。
改变,势在必行。如何改,各有各的创新,不必强求一致。但无论如何变化,图书馆都应该让自己有用。
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被图书馆包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他将图书馆形容为“宇宙”,包含着世界知识发展延续的无限可能性。图书馆最初的功用,既是知识的储藏室,也是文明的传承者。在铅与火的时期,图书馆起到了重要的文献收集、整理、典藏和传播的功效,它很有用。如今,万物互联,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还没有哪家APP能像图书馆那样,将人类知识如此高效地整合、研究、利用、传播。而这,就应是图书馆改变的方向:通过一切手段,让读者被知识包围,让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也能被用起来。
已有不甘寂寞者在努力。流动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一连串新“头衔”,代表着难能可贵的新尝试。但总体而言,这种改变还是零散的、个体的,并没有形成全行业的整体推进和系统再造。多数图书馆,仍然静守在多数人的视野之外。这道“应用题”,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答。
也不知道老家圖书馆如今是什么模样。也许,该去看看了。(杨暄)
暑假,我和一群同学一起参观了顺德张槎外来工图书馆。在那里,我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图书馆精神。
作为广东省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一个成员馆,这是一个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读书需求的图书馆。图书馆面积不大,书架和阅览区基本上分开来。由于只有一排书架,一个书架上往往有几个大类的书,但无不井然有序。书架一律采用淡黄色格调,给人一种平和安详之感。阅览区在外,大约是藏书区的三倍,阅览区大多环绕着一些新书架和期刊、杂志栏。对于这种小型图书馆来说,把阅览区和书架分开来的做法,很有好处。坐在阅览区不会感到一种压力,空间比较开阔。
参观期间一位女性馆员给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座谈会”,负责解答我们的一些问题。我问她:“为什么要设置专门的外来工图书馆,这从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对他们的歧视吗?”那位馆员沉吟了一会儿,认真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她说:“现在用户的‘图书馆观念还是很薄弱,他们一进入图书馆往往会问某本书多少钱,当得知不用交钱,只要办一个借书证就可以免费借阅一切图书的时候,他们总是很惊讶,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他们还不知道公共图书馆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以为也是一个卖书的地方。所以有时候他们甚至不敢进图书馆。并且这个图书馆周围是外来工集聚地,为了满足他们读书的愿望,才办起了这么一个外来工图书馆,是为了把这里真正变成他们的精神家园。”
从她的讲解中,我感到她对图书馆的工作有一种深深的喜爱之情。那是一种叫做“使命感”的东西,她讲了图书馆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无不透露出她对于图书馆工作的热忱和对用户读书难的感同身受。但她又无不乐观地说,我们一直在努力,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建设就是一个尽量的“贴近用户、方便用户”领衔之举。
在我们离开张槎外来工图书馆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一位馆员,我对他说:“你们的图书馆办得真好!”他说:“我们只是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说图书馆的规模都比较小,这也是你们的办馆理念,不建大馆,建小馆。那位馆员笑笑说:“并不是建大馆就不好,而是我们想实行这种分散联合的小规模的办馆模式,既节省了运作成本,又能更好贴近用户,便利读者。”哈,又一个“贴近用户,便利读者”。他指了指胸口,说:“我们办馆的经验就是你把心放在什么位置。”(舒途)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每到一座自己未曾到过的城市,心里总不免产生“陌生”和“新鲜”两种奇特的感觉。
对一座城市的新鲜感,通常来源于这座城市里市民口中难懂的乡音、个性的服饰、独特的建筑、特色的饮食、繁华的街景、著名的景点、罕见的古迹。但我对这些常人都很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怎么来电。我只是对一种地方很感兴趣,那就是图书馆。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空,我总会去这城市里的图书馆逛逛。哪怕不借书,只是逛逛,都觉得很好,很舒服。那对我来说,似乎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虽然每座图书馆的建筑外观不尽相同,但里面的设施却大致相似。都是一排排书架,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或新或旧的图书。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图书馆,总是能看到同一个古人所留下的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图书馆,看到相同的作者,相同的书,难免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这种感觉,足以使你忘却“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
我和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是在大学时代。那时,19岁的我,独自一人来到南昌这座陌生的城市求学。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出远门。刚入学之时,由于人生地不熟而感到非常孤独。幸好,当时有位室友在大学之前就在南昌上学。因此,对南昌再熟悉不过。有一次,他把我带到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大院子,里面坐落着一座很宏伟的大楼。我抬头一看是“江西省图书馆”。这是我这个农村娃第一次见识啥叫“图书馆”,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走进这个神圣的地方。
一进图书馆大厅,就看见正堂上龙飞凤舞地写着高尔基的那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整个大厅安静肃穆,颇有某种“圣殿”的意境。往里走便是一间间藏书室,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泛黄或崭新的书籍。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藏书,使我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也像一个穷光蛋,突然看见满地钞票似的,使我激动不已。
自那以后,每个周末我均风雨无阻地来到这个图书馆借阅书刊。四年大学光阴,我对这座图书馆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记得每次来这座图书馆,我都坐在北边最角落的那张桌子,除非此前已先被人占坐,不然绝不破例。这个位置光线较好,且安静。转眼间,10多年过去了。我的钱包皮夹里,一直随身携带着当年在那图书馆办理的借书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直带着它,或许是一种缅怀吧!
每当出差或途经南昌之时,我必定抽空到图书馆走走。必定到那个我曾经坐了4年的座位上坐坐。哪怕只是小坐一会儿,也倍感温馨。那是一种回到故乡,回到家的感觉。
人活一世,总有一些地方,让我们难以忘怀。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不肯忘记,也不愿忘却的地方。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和志趣相投的人“类聚”,才能与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地的文化先人们“约会”,倾心交流。
自那以后,逛图书馆便成了我的个人嗜好,或者说一种个人情结。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总想去那座城市里的图书馆坐坐。就像一个基督教徒,每到一座城市,总想到当地的教堂诵经一样。不同的是,我朝拜的是那些曾创造并记载了人类文明的文化大师们。
是的,图书馆是我朝圣的殿堂,也是我灵魂“受洗”的地方。它更是我眷恋的精神故乡。在这精神的故乡里,我愿意做个捉蜻蜓的孩子,快乐地捕捉智慧,捕捉每一个闪亮的精灵。(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