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陈思婷
摘 要 回顾历史,茶器的造型设计始终伴随着时代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它不仅仅是形状的设计,“茶有语,器有法”,茶具的设计应具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因素。本文通过对饮茶的习惯、社会的发展、人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唐代陶瓷茶盏造型特征及装饰特点,接着对时代背景下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做出阐述与分析,最后提出今天的茶器设计应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接民族土壤的地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本民族的那份厚重与力量。
关键词 陶瓷、茶盏造型、茶文化、茶器
茶兴于唐,饮茶必有器。唐代茶事的兴盛,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茶器。唐代陶瓷业与茶文化是继承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起来的,茶文化的推崇与制瓷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陶瓷茶盏的进一步发展。在“佛、道、儒”思想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陶瓷茶盏在造型设计上被赋予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至此为后世陶瓷茶器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1 唐代陶瓷茶盏产生的由来
(1)唐代饮茶风尚盛行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与陶瓷业发展的繁荣时期,说到饮茶器物,唐朝可谓是独立茶器时代的开始。《旧唐书·李玉传》中曾提到“茶为食物,无异于米。”这一时期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皇室贵族,皆以饮茶为享乐。由于唐朝政策开放、百姓富足,人们对物质、精神的需求愈加强烈,这一时期的饮茶也并非仅仅停留在入药或解渴层面,而是将饮茶升华为艺术性质的精神享受阶段。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探讨了饮茶艺术,把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融入茶饮之中,由此开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
饮茶必有器,由于品茶技艺的提升,加之精神文化的融入,人们对饮茶器物的实用性、美观性、材质、色泽、造型、手感等的要求也就越高。由此,饮茶器具开始独立于生活器物,专为茶服务。唐代的制瓷业发展繁荣昌盛,陶瓷工艺与烧制技术的提高,为唐代专用陶瓷茶盏的產生与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
(2)唐代陶瓷茶盏的器型形成因素
茶盏的出现与饮茶方式、方法有着直接关系,在唐代之前饮茶方式较为粗放,后魏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这种饮茶方式称羮煮法,茶汤如粥状无异,由于比较粘稠,为便于盛饮,碗口较大,“六朝多潜腹、底平;隋代多深腹、直口、平底。”[1]吃饭、饮茶皆为通用。
唐中期由陆羽所创的煎茶法的流行与饮茶礼仪的推崇,极大程度上促进了陶瓷茶器在使用功能与美观上的进一步改革,进而致使饮茶专用的茶器“茶盏”问世。
2 唐代陶瓷茶盏造型特征及装饰特点
(1)南北的特征差异
唐代陶瓷业是在继承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起来的,由于制瓷业的发展,在陶瓷器皿的种类、造型、装饰等方面远超前朝。唐代盛行“煎茶法”,故对饮茶的杯盏要求特别讲究,且需求量大增,由南到北窑址遍布各地,唐代主要窑场大致分两部分,一是北方的邢窑,另一个是南方的越窑。茶盏在制作上由于烧制技术、泥料、釉料、地理环境等不同,所形成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各有所长。“南青北白”之局面的中国陶瓷业,就是以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为代表而著称于世。”[2]唐代茶圣陆羽对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茶盏早有评论“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3]邢窑较越窑茶盏器型偏大,端庄大气、造型规范,素有“白如雪”之谓。越窑茶盏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胎体较薄,釉色莹润,从釉色和瓷质方面看越窑最为精妙,因此受到陆羽大力推崇。
(2)唐代陶瓷茶盏造型特征
唐代陶瓷茶盏在造型上总的来看,日渐注重于实用,初唐茶盏造型基本继承南北朝与隋代的风格,大多平底、直口、深腹类似饭碗,中唐时期越窑首创改平底为圈足,盏口与腹向外斜出,浅腹且璧形底,一般器型较小。这种茶盏是中唐时期典型的饮茶器具,到了晚唐时期茶盏的造型样式越来越丰富,花样繁多,花口茶盏相继出现,常见的有葵瓣口型、口沿卷曲的荷叶型、莲花、海棠形(一般四到六瓣),除此之外还有接近于方形、五棱型样式,其中不乏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中外交流频繁的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不同国家及民族的文化纷纷涌入,许多来自西亚的具有鲜明造型特征的金银器皿被唐人借鉴、吸收,并将造型融合本国饮茶习惯进行改造,从而衍生出符合本民族实用性及审美性造型的陶瓷茶盏。
(3)装饰的方法及装饰手法
在陶瓷茶盏装饰上,釉色是其重点。陆羽在《茶经》中对釉色所述,越窑茶盏呈青色,青则益茶。邢窑茶盏瓷质白,茶汤注入呈红色。在陆羽观点的推崇下越窑青釉茶盏成为盛唐时主流茶器,且畅销国内外,南方青瓷不只是单纯的一种青釉,还有青釉褐斑、青釉绿斑、青釉褐绿斑、青瓷釉下彩、青瓷釉下褐绿彩等品种[4]。在装饰手法上,通常采用点彩、划花、雕刻、金银镶边等方式。
3 唐代陶瓷茶盏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
(1)时代背景下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茶器作为物质遗存,由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饮茶文化的差异,茶器的审美有所不同。唐代的陶瓷茶盏种类繁复,虽然形质特征有所差异,但在这一时期一致的饮茶方式与文化内涵,必定导致一致性的饮茶需求,相应地呈现出显著的这一时期所特有的“磅礴大气”的审美特征。
(2)浑厚深远的文化内涵
唐代陶瓷茶盏的造型设计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饮茶的盛行以及上层社会和文人的推崇是分不开的。其中“佛、道、儒”三教是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审美意识,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在此阶段呈现出佛教的禅茶一味、道教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中庸之美的文化韵味,使一件饮茶的器具从单纯的功能性的需求升华至精神层面的艺术品。
唐代中后期,陶瓷茶盏在根植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及工艺特征兼容并蓄,从而表现出气势浑厚、丰满华丽,单纯中富有变化的特色风采。随着佛教的传播、贸易的往来,茶文化与茶器文化传播至韩国、日本等国,其中日本在唐朝茶道文化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后期发展成为日本茶道艺术,享誉世界。
4 结 语
唐代陶瓷茶盏是唐代文化在饮茶器物上的体现,其造型设计与制造工艺凝结着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蕴含着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唐代陶瓷茶盏造型方面的研究,进而分析唐代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以及文化内涵。茶盏造型上的演变,也正是一个时代赋予的一种民族文化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魅力。唐代陶瓷茶盏设计对后世茶器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典范,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陶瓷茶器设计中我们应该学会古为今用,创作中应注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接民族土壤的地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本民族的那份厚重与力量,结合当代生活的需求进行实践与创新。
参 考 文 献
[1]吴山.中国历代器皿造型[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2]窦忠如.中华传奇文物书系国宝陶瓷传奇[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
[3]金维诺.中国美术·魏晋至隋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