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映瑞
今年4月下旬,上海某医院发生了一起颇有轰动性的事件,一名仍在给病人治疗的主任医师被公安人员戴上手铐带走。舆论大哗,一开始标题是“某某医院一名专家因拒绝接诊插队病人,被警方戴上手铐带走”,立即引发网民关注;后警方发官宣“警方依法拷走某某有事实依据”;再一波舆情是一些病患及家属力挺医生的言论;紧接着,“‘医生被警察铐走最新!双方都自认‘欠妥”“某某医院某某某事件:病人、医生、警方的动机与事实”等网文广为流传。经过约一周多的发酵,舆情归于平稳。
大家现在似乎已然忘了这件事。但是,不能忘记的,是此事件后面的法律和执法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该如何保障。
曾几何时,医务职业是香饽饽,孩子考进医学院校是整个家族都非常开心的事,能做医务工作者更是受人尊敬。今天,情况大变,很多家长不再鼓励孩子学医和当医生,医院人才流失或转行严重。不断出现的医患矛盾及对其不稳妥的处置,使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如何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
笔者以为,首先要用好单位的协调机制,特别是大医院,人满为患是常态,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难免有不愉快。医院早就建立了相关协调机制,但这种协调机制常常是摆设,这是很不应该的。既然院方有协调机制,就要用好它。从公开信息看,在这起事件中,医院似乎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来处理矛盾。
第二,要用好及时处置机制。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已配备了不少安保力量。遇到一些病人无理插队,破坏医疗秩序,甚至耍赖耍泼,安保应当迅速出现在第一现场,及时做好劝导工作,劝导无效的,立即采取强硬一些的措施。医院是治病救人场所,在矛盾处置中,既要有一定的人性化,更要坚守法律法规的底限,对于碰触底限的行为,要敢于亮剑,依法从速坚决处置。好的秩序,是严管出来的。
第三,要研究执法缓冲机制。上述事件中,最刺激公众神经的就是把正在工作中的医生用手铐带走这一幕严重影响了医生的形象。在大众认知中,强制带走的人,一般都是嫌疑犯或坏人,因此绝不能对与病患发生过冲突、还在工作中的医生突然采取这种措施。警方一开始辩解自己是有事实依据这样做的——这是一种法律本本主义。让人欣慰的是,后来警方承认这样做有“不妥”。笔者认为,要研究医院里一些特殊情况下涉及医护人员的执法缓冲机制,使执法既体現权威性和严肃性,又不违背人们的普遍常识、不伤害公众的感情。简单粗暴执法会引起公众的巨大反感,也会对法治社会建设带来伤害。
第四,要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医护人员的付出、奉献理应得到大家的尊重,就医秩序也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和监督。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医护人员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多理解、多尊重、多爱护,舆论宣传中要多传播正能量、多鞭挞假恶丑、多弘扬真善美。这也应当成为当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五要建立结果公示机制。以上述事件为例,公众很不希望在舆情的压力下,有关部门以和稀泥的方式来处理此事,息事宁人、从轻发落,这样形成的“和谐”对社会并不好,也不是真正对公众负责。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在弄清事实基础上,有明确的处置意见并公布公示,这既给社会一个交待,也可以让那些无理取闹、打骂医护人员的人长长记性。否则,像这样的事还会再发生。
保护好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其实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希望以此事为契机,让大家都能更好地懂得相互尊重,让执法人员也能更好地执法。 (作者系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