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监测,既是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大气环境控制效果评估的依据。在多年的治污经验下,我国的污染源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污染成因也发生快速变化,最为突出的是臭氧浓度持续上升。此外,臭氧和PM2.5的共同前体物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为“大气十条”实施后排放量仍在增长的唯一污染物。如今,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深水区。
虽然,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控监测站网络为骨干的环境地面监测网络体系以及科研型立体化监测网络,但挑战仍然艰巨。主要原因在于,针对环境污染机理研究的监测技术和手段不足;不能满足臭氧等二次污染业务化监测需求,比如光化学前体物的立体监测、低成本高性能的大气自由基与环境污染物探测等;我国尚未建立先进环境监测技术和验证评价体系,特别是立体监测技术需要建立数据质量保障的规范体系。此外,数据尚未充分融合共享,一些高端专业仪器以及核心零部件、核心数据库仍未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
未来,我们亟须推动监测技术的创新、国产仪器的产业化及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融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实现局域微观精细化监测;创新地基遥感监测手段,突破卫星和机载高光谱分辨率大气遥感关键技术,实现宏观大气环境的立体化、智能化综合联网监测。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希望之星。青年科学家要在创新中成长,养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相信时间是成功的内在要素。
目前我国仍处于从引进消化创新、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迈进的转型期。中兴事件、华为经验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主要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实现,技术源头在别人手里,基础研究欠账较多,容易被别人压制。
万河之水始于源,参天之木立于根。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原始动力。科技强国都因重视基础研究而崛起,没有原始创新,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缺乏崇尚创新精神的文化环境,体制机制制约创新,导致我国关键装备、关键部件、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基础理论、基础研究、基础材料等基础保障力不强。
我认为,我们仍要努力优化创新环境,崇尚创新精神,培养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医学发展仍需要正确的医学文化来引领。如今,现代医学的发展出现了3个偏向:一是医学研究一味地向技术发展、向微观渗透,导致了专业过度分化。二是医学以治病为主演变成了等待医学和对抗医学。等待医学是指现在的医学和医生,等着病人病到一定程度才进行治疗,常常力不从心,而对抗医学是将疾病当成敌人加以对抗,这对传染病是对的,但不适合慢性病、老年病治疗。三是医学异化,过度考虑医学和医生的作用,把某些生命的自然过程和身体的自然变化都当成疾病进行过度干预。
此外,目前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还存在文化问题。例如,科技对人体的研究已走得很远,但对生命本质的研究还十分滞后,而且目前的疾病谱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却依然在用单一且简单的方法去研究等。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改变或重塑现在的医学文化。在重塑医学文化过程中,我们还应坚持医学的人文性、人体的整体性、生命的复杂性和研究的真实性。
在我看来,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需要的应当是紧跟科学前沿、考虑大众福祉、满足健康需要的重塑后的新型医学文化。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目前,国内正在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科学界对科学精神作了长期的研究,并把科学精神的内涵归结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客观的依据,做科学一定要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二是理性的质疑和多元的思考,要开展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和宽容的激励。
客观的依据是科学实践的立足之本,科学实践活动的探索是需要有想象力的,它是要建立在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完全凭空的幻想。理性的质疑,我们要有好奇心去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我们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不仅是为了增加他们探索研究工作中的动力,也是成就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青少年开始就要培养他们练好基本功,使他们有扎实的基础,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基本功相当于金字塔下面的塔底,有了坚固的塔底才有非常强大的塔尖。
创新在很多时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因此,我们也要处理好创新和继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