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红
摘 要 桉树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如粤、赣、闽等省区有大量种植,是一种速生类树种,生长速度快,易存活。桉树是工业纸浆的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经济效益高,是其大量种植的主要原因,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对于桉树的种植和培育要使用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 桉树;伐桩;幼林;除草剂
中图分类号:S792.39;S767.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76
桉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根部比较发达,但是受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不能任其自由生长,林农应当加强对林区的抚育和管理工作。在桉树管理中,伐桩后的处理和对幼林除杂的工作非常重要[1]。人工协助桉树生长的方法很多,除草剂的应用是其中一种。本文主要分析除草剂对桉树伐桩处理及幼林去除杂草抚育的影响。
1 桉树伐桩及幼林除杂的重要性
1.1 桉树伐桩后的处理
桉树一般经过4~6年可以进行一次轮伐,而轮伐后对伐桩的处理影响二代树木的生长和再造能力,因此对伐桩后的催腐和对萌芽的处理尤为重要。伐桩后的桉树萌芽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处理掉原来的桉树树桩,这些树桩会萌发新的枝条,影响补植的幼苗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利于整个树林的生长[2]。处理伐桩的方法很多,比较流行的是利用除草剂对树桩进行催腐。具体方法,在整体采伐后,清理剩余的桉树,然后剥离桉树树皮,用5倍草甘膦溶液(41%浓度)对伐桩进行全涂进行催腐。一个月后,若仍有萌芽出现,重复上述操作。
1.2 桉树幼林除杂
管理桉树要注意,一般在桉树再造后的3个月到半年,幼林的生命力脆弱,而其所要吸收的营养较高。林区中出现的大量杂草,不但遮挡了桉树幼苗,还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易造成桉树幼树生长营养不良。由于长期被杂草遮挡光线,幼树极易发生枝干粗细不等、树叶发黄脱落等现象,严重的甚至直接导致树木死亡[3]。因此,林区除草工作势在必行。传统的人工除草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除草效果也是差强人意。这种情况下,使用除草剂代替人工除草十分必要。使用除草剂抚育桉树幼林行,是目前比较欢迎的一种方法。
2 使用除草剂的意义
目前,由于桉树的需求较大且桉树生长周期和轮伐周期较短,因此轮伐后的伐桩处理和林区除杂工作已经成为林区管理的两大重要工作任务。在桉树的更新改造过程中,伐桩萌芽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超过了同时期生长的新幼苗速度,因此需要处理伐桩萌芽。人工除萌在时间、人力、物力上耗费大,除萌效果也比较差。在效率和经济利益优先的现代化经营模式下,这种除萌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4]。同样的,除草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如何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好的除萌和除草效果,是林区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实践和专家的研究下,用除草剂进行伐桩处理和杂草清除越来越普及。利用这种化学方法进行林区再造,不但解决了劳动力和资金匮乏的难题,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能进行废物再利用,将防腐后的树桩降解到土壤中,增加了土壤中腐殖质的质量,可为桉树幼树提供更多的养分。
3 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技巧
除草剂的种类很多,按照作用范围、作用方式以及作用方法有不同的划分。
3.1 按照作用范围不同
按照作用范围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成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对某些特定植物产生作用,而对另一些植物没有什么影响。它对于杀灭的植物在喷洒时间、喷洒方法、喷洒剂量和植物本身的发育阶段上也具有选择性。例如:2,4-D除草剂在冬前或拔节后使用可能会危害小麦,导致小麦出现死亡或者畸形,但是如果在小麦返青拔节使用则无害。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是用于杀死绿色植物,因此它的使用主要是用于没有作物的农田除草上。它不能直接作用于农作物,品种也较少,但是并不影响它的产量。比较常见的灭活性除草剂有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等,其中草甘膦和百草枯的需求量占全球前列。
3.2 按照作用方式
按照作用方式,除草剂可分为触杀型和内吸型。触杀型除草剂,顾名思义对与杂草接触的位置起作用。这对药剂的浓度有要求,一定要达到一定数值才能起效果,且要保证实施的范围。这类除草剂的代表有敌稗、百草枯等。內吸型除草剂作用的范围不仅包括直接喷洒的部位,还能被杂草吸收,能够到达被喷洒杂草的任何位置,直至整个植株被杀死,因此又被称为传导性除草剂。它能起到“斩草除根”的作用,尤其是对顽固性杂草,能起到很好的灭杀作用[5]。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除草剂的使用要注意剂量,过少达不到预期效果,过多会影响传导效果,使其未传导到根部就已经死亡。这类除草剂主要有2,4-D丁酯、草甘膦、二甲四氯等。
3.3 按照作用部位
按照作用部位,除草剂可分为茎叶处理法、树干处理法和土壤处理法。茎叶处理法是指直接把除草剂喷洒在杂草茎叶上的方法。树干处理法是指把除草剂注入树干,杀死一些没有用的灌木和其他树种。土壤处理法是指将除草剂喷洒在土壤上,通过接触到土壤的杂草根部吸收,从根源上杀死杂草。
4 除草剂对桉树伐桩处理及幼林去除杂草抚育的影响举例
4.1 不同除草剂对桉树伐桩的作用效果
近年来,部分专家对部分除草剂在桉树培育方面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除草剂在不同浓度时的作用效果,得出了很多结论。例如,百草枯溶液和草甘膦溶液进行对比,相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和百草枯溶液,百草枯溶液对桉树伐桩的灭杀效果不明显;而草甘膦溶液对桉树伐桩起作用的浓度值在5%左右,低于此浓度作用不明显,高于此浓度灭杀效果明显。实践证明,对桉树伐桩喷施大于5%的草甘膦溶液,可以杀死约90%以上的树桩;喷施过草甘膦溶液的树桩会整体干枯死亡[6]。
4.2 不同除草剂对幼林除草的作用
4.2.1 不同浓度草甘膦桉树幼林除草效果对比
表1是国内一个专家小组历经一个月时间的喷施过程,得出的不同浓度草甘膦溶液的对比效果。可以看出,草甘膦溶液的浓度越高,除草效果越明显。
4.2.2 不同浓度百草枯桉树幼林除草效果对比
表2实验可以看出,经过一个月的对比,百草枯的浓度越高,杂草的灭杀率越高。对杂草的灭杀率最高达到82.9%,而对杂灌的灭杀率达到了100%。虽然百草枯具有很好的除草效果,但是杂草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经过一年的生长还会重生,需要进行下一轮灭杀工作。
4.2.3 三种除草剂最佳浓度对桉树幼林除草效果比较
如表3所示,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其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除草效果不断提高[7],在接近最高点时,杂草的死亡率开始趋于平稳。
从以上三个实验结果来看,在除草剂的选择上,百草枯的效果最好,草甘膦次之,草铵膦效果最差。林农在对桉树幼林除杂抚育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得出适合自己林场的最佳除草方案。
5 结语
在桉树的种植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管理方法的研究,人们探索出了对桉树伐桩和幼林除杂草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使用除草剂。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除草剂,配以不同的浓度,再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对桉树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使用除草剂,人们避免了大规模人力劳动,节省了时间和资源,避免了过多的重复劳作,也能防止人工作业下的遗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林地经营模式,使桉树再造工程顺利发展,也能为造纸业提供更优质的原材料。
参考文献:
[1] 肖耕耘,刘银.不同抚育方式对幼林桉树生长影响研究[J].南方农业,2017,11(4):74-76.
[2] 苏维剑,卢亮,韦林宏.营林措施对桉树幼林生长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7,11(32):37-38.
[3] 钟雨庭,张柳玲,黄子怀.不同肥料對幼林早期生长状况的影响[J].福建热作科技,2018,43(1):7-10.
[4] 刘学锋,李慧,朱林生,等.不同肥料类型对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分配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桉树科技,2017,34(4):21-26.
[5] 佚名.除草剂混用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杂草与大面积应用示范[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146-153.
[6] 黄世金.除草剂应用中常被忽略的药害和拮抗[J].农药市场信息,2017(20):41-43.
[7] 马卫芳.夏季使用除草剂注意事项[J].现代农村科技,2017(9):30.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