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浩 冯莎莎 忻龙祚
摘 要 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脱贫致富产业,做到扶贫特色产业项目全覆盖,实现村村脱贫有产业、户户脱贫有门路。食用菌野生栽培,发展山珍产业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产业扶贫项目。食用菌野生栽培产业把山区生态优势、食用菌产业与人类健康理念、现代信息与物流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贫困山村基础设施落后、特色产业缺乏、公共服务较差等社会难题。
关键词 食用菌野生栽培;生态资源;贫困山村;永久脱贫;山珍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68
河北省当前一共有310万贫困人口,涉及7 366个贫困村,62个贫困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河北省的北部、燕山、太行山的一带。河北省的北部与京津接壤地区存在较强的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并且张家口、承德的全部及保定市的易县、涞水和涞源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共涉及24个县区。这个贫困带处于京津大多数城市上风上水的位置,是京津冀的生态屏障、供水水源地。这一区域到京津两大城市的距离不足100 km,但是有近200万的贫困人口。贫困带人口分别占全省扶贫工作重点的村落和贫困人口总数的38%和36%。其中:坝上地区有788个村、54.6万人;燕山及其丘陵区有1 561个村、95. 3万人;太行山区有381个村、30.5万人。 河北省的环京津贫困带区域分布如图1所示。这些贫困地区都是交通和信息较为落后的地区。
交通、信息的不发达,基础设施的落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當地的经济发展。另外,这些地区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受地理环境影响,这些地区的耕地多处于沟坡地带,地块小并且也比较零散,很难形成规模化管理,完全靠天吃饭。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意识比较落后,缺乏开拓意识和市场意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需要。
但这些地区大多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与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林地资源与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食用菌的野生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可以利用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的发展山珍产业。
目前,“山珍”大部分是指产于山区,由村民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下培育出的野生食用菌,如竹荪、平菇、口蘑、香菇等。通过帮扶那些贫困地区的村民,让其凭借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相关的山珍产业可以大力推进扶贫工作进程。所谓的“野生食用菌栽培”即把已经养好的菌丝体(如菌袋、菌瓶、菌棒等),搬到适宜的林地等野生环境进行培育。一般可以使用地埋、码墙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育菇。有条件的可以增加相关的保湿、保温、遮阳等辅助设施,以改善出菇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山珍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且还有多种山珍是药食兼用的,被誉为“天然、营养、多功能”的健康食品,是一类集有机、营养、保健于一体的绿色食品,其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且价格不菲。发展山珍产业符合当地村民生活消费的增长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当地村民快速的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有效途径。另外,山珍采摘旅游观光业目前也是一大空白,大力发展山珍旅游业不仅可以弥补这一空缺,还可以大力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1 产业前景
据统计,2013年全球食用菌总产值630亿美元,其中栽培食用菌占54%,为340亿美元;药用菌占38%,为240亿美元;野生食用菌占8%,为50亿美元。近几年,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野生食用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在野生食用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越来越大,若此时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保证了精准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做到贫困山区的永久脱贫。
2 产业特点
食用菌野生栽培,发展山珍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建设时间短但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
2.1 经济效益
山珍产业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根据市场的调查,在林地种植的香菇,其每667 m2的净利润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林地种植的大球盖菇,其每667 m2的纯收入可以达到2万~3万元,还有一些其他的珍贵菌类,其每667 m2的净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左右。表1列举了部分经济野生食用菌的市场价格。野生食用菌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助力贫困山区永久脱贫。
另外,野生食用菌一般在每年4月出菇,6-8月达到高峰期,延续期可达到10月,上市期与常规种植的食用菌上市期相反,这也使得山珍种植具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销售市场。在北方可以选春季种植,因为北方春季低温干燥,如果利用野外环境干燥、低温、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来栽培香菇,能够形成外观独特的“花菇”,生产出来的“花菇”产品,品质好、味道美、菇质肥厚、口感独特,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新的产品品牌[1],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2.2 生态效益
食用菌就是起源于山野之间经过人工驯化后,形成的可供人类栽培食用的真菌品种。所以说发展食用菌野生栽培产业,正是回归自然,是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根据自然生物的生长需要,树木生长过程则需要呼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这样正好与食用菌的生长所需形成互补,二者可以相互利用共同生长。林下栽培食用菌所需要的原料,可以是当地修剪下来的林木枝叶,也可以是其他作物的秸秆,这样也使树林里的废弃物得到了较好利用。根据相关实践经验,林下可以栽培香菇、双孢菇、大球盖菇、平菇、灵芝等20多种食用菌品种。栽培食用菌之后废菌糠,因经过食用菌菌丝体分解,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有利于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且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可为林果,蔬菜等农林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腐殖质,因此可以将栽培完食用菌之后的废料就地施入林地,以促进林木健壮生长。
通过林地种菇模式可以形成“林地空间及林木枝叶资源的充分利用—食用菌生产创收—废弃菌糠有机肥施入林地—培肥地力—促进林木健壮生长”的一个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实现资源的永久互补,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2.3 社会效益
该产业利用广阔的林地、山地,通过野外接种食用菌,利用食用菌与树林互利共生,增加林地产出,带动农民保护林地,脱贫致富;不但能解决山区农民的贫困问题,还有利于增加当地特产野蘑菇的市场供给,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山区山地产业化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3 开发方案
3.1 技术推广
与常规食用菌不同,野生食用菌需要把食用菌重新接种到大自然中,在山地野外生态条件下培育菌丝与子实体,实现菇林共生,使发展食用菌与恢复山林自然生态环境二者协调统一。所以,要大规模地发展山珍产业,就要有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应对当地农民进行集中的技术培训,让当地农民能够扎实地掌握关于食用菌品种野生栽培的技术,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高品质、高质量的食用菌品种,在栽培时可以根据食用菌品种的基本特性来看什么季节,什么气候下开始播种比较适宜。蘑菇在野外每个生长季节一般可以出两到三潮菇,如果栽培的时间把握好了,就能在适合蘑菇生长的时间里,保证食用菌产量。
采用这种栽培技术的优点有6个。1)驯化时间短。采用室内选育和野外栽培相结合,室内培养菌丝体与野外林地驯化培养子实体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大大缩短了驯化时间。2)蘑菇品质优。用现代生物技术驯化培育出蘑菇新品种,并从室内栽培变为原生态野生栽培,不但产品无任何污染,而且汲取大自然的精华,具有独特野生风味,是现代人们崇尚的原生态食用菌产品。3)栽培空间大。由单一的设施栽培变为设施和天然条件下野生栽培,开辟了无限的栽培空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4)经济效益好。由冬季市场饱和期变为夏秋季紧缺期栽培,产品价格优势明显,而且可以干、鲜两种产品形式销售,抗风险能力强。5)固定资产投入少,成本低。在林地自然条件下栽培食用菌,不不必搭建菇棚等设施,可减少投资,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的优点。6)顺应现代休闲旅游业发展。随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家对旅游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休闲旅游成为生活时尚。促进城市居民旅游度假、休闲采摘、郊游事业的发展。
有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能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确保帮扶资金的科学分配、精准帮扶,切实改善贫困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当地的生产生活水平。
3.2 产品销售
当有了足量优质的山珍产品,就要有一个完整的销售渠道。而在那些贫困地区的交通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落后,生产出来的优质山珍产品很难推向大的市场。所以要想能够永久脱贫,就要加强山区、丘陵地区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要全面推进当地野生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制定野生食用菌驯化、扩繁以及母种、原种、栽培种、产品的分级标准,打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山珍”品牌,注册山珍产品商标,推进申报山珍无公害、有机、绿色产品的进程。此外,还要培育发展一批主要从事山珍经销的公司、合作社和远销大户,加强山珍贮藏、分级包装、精包装技术的推广;加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与超市、企业对接,建立“农户+网络信息平台+产品批发市场”的立体营销网络,积极探索推广“订单农业”,加快构建集产、供、销信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为每家每户的食用菌产品制定自己的专属编码并将此编码入网,将农民的银行账户与编码进行绑定,销售收入可以直接打进农民自己的银行账户。也可以让各户农民使用自己的产品编码在网络信息平台查询自己食用菌产品的销售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市场行情。提高當地山珍产品经营水平,促进山珍产业的发展。
另外,可以建立产贮加销一体化的运作体系,大力推动山珍产业发展,做到精准扶贫、永久脱贫。抓好科技扶贫,要通过政府推动、科技驱动、农户联动、企业带动、依靠科技持续发挥山珍产业的特色优势。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市场需求,大力研发推广适合当地环境的新品种。发展当地的食用菌加工企业,推进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健全山珍营销网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建立山珍贮藏设施,调节市场需求时空分布、延长产品上市时间、稳定产品价格,保证市场供需平衡,持续增强山珍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物流资源,恢复山区“供销社”网络功能。为山区野生食用菌产品的种植与销售提供一个新渠道。
除了产品的加工、批发营销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业。在林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观光旅游业既可以让消费者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也可以使消费者亲身体会到在田园采摘蘑菇的乐趣,感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增加提高农民收入,拓宽产品的营销市场。
4 结语
精准帮扶、科技驱动、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永久脱贫和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做到永久脱贫的关键是精确帮扶,因此要真正把当地的资源优势挖掘出来,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使扶贫项目更具有持续性。脱贫攻坚不是空喊口号,要做到“永久脱贫”就要在精准推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把握正确的思路与方法,坚持精准帮扶,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珍产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确保当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使扶贫产业可以长期有效的进行下去,顺利完成脱贫任务,实现永久脱贫。
参考文献:
[1] 赵厚坤.论食用菌返生态野生栽培[J].科学与技术,2016(4):109.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