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考专科”,不走寻常路

2019-08-12 05:36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寻常路口腔医学跨界

为兴趣和热爱选择“转身”和跨界——自由充盈的个人越多,社会也越是充满生气

4月18日,一件不大的事情在朋友圈转发,居然引起人民日报的注意: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工作六年后,朱骏(化名)今年报考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以省统考文化课满分、校考第一名的成绩被该校录取,将在学校里进行三年的全日制学习。以博士学位报考高职专科学校,这在安徽省还是首例,估计全国也是罕见。

据报道,朱骏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业都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的,本科专业是数学,硕士以及博士专业是金融工程。在不少人的固化思维里,“博士考专科”肯定是在現实生活中过得并不如意,穷则思变;然而,2013年毕业后先后在银行和科技公司上班的朱骏,并不是因为“混得不好”“无脸见人”。“对医学感兴趣主要是受我的岳父和爱人影响,他们都是口腔医生。”朱骏说,自己的兴趣一直比较广泛,虽然是理工学生,但也对历史等学科充满兴趣。在见识了妻子对牙齿“正畸”后,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萌生了学习口腔医学的想法。

换了别人,会有顾虑:我一个博士生,去考专科,太没面子了吧?别人会怎么看我?但是,朱骏不是走寻常路的人。对他而言,“博士考专科”的“转身”和跨界,意味着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是为了在这个世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也是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朱骏说,中国科技大学教给我的除了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世界观、学习的能力以及工作的能力。他希望经过这三年的专科学习,未来能将自己在中国科技大学学到的知识与安徽医专学习到的医学知识融合,开辟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另一条职业道路。

媒体评点:在人人都渴望“争上游”的时代,“博士考专科”很容易遭遇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被先入为主地断定为“人往低处走”,认为这是一种逆向的社会流动。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名校博士就应该在高校、研究机构或者大公司里面过着体面、光鲜的生活。但实际上,名校博士的出路不应该单一化,他们的人生也不应该被定型化。“博士考专科”说到底也是一种人生突破,是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社会心态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是人们塑造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对于那些渴望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博士读专科”行为,我们应多一些理解,尊重他们“不走寻常路”。(杨朝清《新京报》)

话题拓展: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兴趣和热爱;遵从内心的召唤;不走寻常路;选择,让生命更自由、更充盈;理解与尊重;多元与包容……

(资料来源:《新京报》《钱江晚报》《新安晚报》等)

猜你喜欢
寻常路口腔医学跨界
跨界
跨界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不走寻常路的健身法——倒走
陈武 不走寻常路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