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钟山深处,坐看苍黄

2019-08-12 02:34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陵寝中山陵钟山

封建王朝的权力观。

第一次去清东陵是1997年。记者和几个朋友坐中巴从唐山丰润赶往清东陵,车行近两个小时后,忽然遇到前方施工——当时信息不畅,私营的中巴车司机没有手机,也不知道施工情况,才导致我们白跑一趟。车转向,黄土飞扬,原路返回……

3年后,清东陵和西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列入名录的还有位于湖北省钟祥市的明显陵。2003年,位于北京市的明十三陵和位于江苏南京的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列入名录。2004年,位于东北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也被列入。

如今的观光之旅,比之从前是方便多了。而没到明孝陵之前,记者一直有一个疑问——明孝陵和中山陵同在钟山,亦即紫金山,附近还有孙权墓,包括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墓、辛亥人物谭延闿墓、廖仲恺何香凝墓,钟山北麓还有国际抗日航空烈士公园。可以说,整座山脉都不缺少历代人物陵寝。可为何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不是整座钟山,而是其中的明孝陵?中山陵,包括整座钟山,未来又有无可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

明孝陵棂星门前的翁仲。摄影/ 姜浩峰

这里是明清皇陵的源流

如果没到明孝陵的四方城,没走上金水桥,就不会彻底解开这样一个问题——如今北京故宫内、外金水河上的金水桥,即五龙桥,源流在哪里。明孝陵文武方门外的金水河上,原本就有五龙桥,如今呈现的是三座桥——原因是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后,于清代同治年间改修为三座了。仔细看,这三座清代改修的金水桥,桥身和护栏的石头还是略有区别的。桥基和两岸石堤为明代原物、清代改修;而护栏是1995年重新修复的。

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在明孝陵能找到点点滴滴类似的情况。譬如重檐歇山顶、譬如红墙黄瓦,这些中国古代皇家规制,都在这里有所显现,也从这里流传到北京紫禁城、明清皇陵的修建中。回看中国历史:唐代规定了黄色为皇家专属色彩,其他人除非特例不得采用;到了宋代,皇家建筑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之后元、明、清三代,都传承了此种格局——清代康熙到南京时,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写下了“治隆唐宋”的评价,至今碑刻还树立在明孝陵四方城上。在遗存的皇家建筑上,恰恰能看到明代的规制承袭自唐宋。而从满洲入关最终得天下的清人,则更是几乎在皇家建筑领域全盘接受了明代的规制。尽管清人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可清皇室却并没有再另造宫殿,而是直接入住了朱明皇室留下的“二手房”。康乾时期,皇帝几下江南,不乏踏访明孝陵者。

如今明孝陵最为人们熟知的,应该是神道上的翁仲,即石像生吧。朱元璋的陵寝前,石像生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种说法是,朱元璋生前就亲自过问石像生的设计,刻工将大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明孝陵巨大的石头大象,鼻子捅地,象牙盘着鼻子的造型,使得其能长久保持。

总体上看,明孝陵是明清皇家陵寝的源流之地。

“申遗”时确认朱元璋埋葬地

到明孝陵探看,令我最感兴趣的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到底葬在了何处?

朱元璋下葬时,就有13个城门同时出殡和葬于南京朝天宫、北京万岁山等民间传说,因此,朱元璋是否确实葬在明孝陵,成为一个谜团。在明孝陵博物馆,记者看到这样一份记述——“申遗”过程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和江苏省、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安排,自1997年起,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首次采用磁法、GPS定位系统等诸多高科技手段,结合传统勘探方法探测地宫,对明楼四周2万多平方米的地区进行了探测分析,取得2万多个数据,終于成功地查明了明孝陵地下玄宫的位置。

当年主持探陵工作的江苏省地震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治天称,最初的测网布置,依据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分布的规律:神道、墓道、寝宫都是在一条直线上。探测结果发现这条中轴线上没有想象中的地下构筑物,为此,他们困惑了好几天。后来,他们又沿中轴线东侧、东南侧两处布网探测,终于找到四方城内明孝陵地宫的中心位置,确认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被盗”之说。明孝陵采用山中横腰凿入,施工难度非常大,至今保存相对完好,没被盗不容易。

目前,文物部门一直坚持对帝王陵采取“不主动发掘”的原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故而,明孝陵地宫朱元璋落葬处暂时不会开掘。

朱元璋驾崩后,13城门出殡的传说,则与明代的殉葬制度有关。采用活人殉葬的制度汉代时就已式微,但宋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先后逐鹿中原,野蛮的人殉制度竟然复辟。朱元璋的洪武朝也沿用此制,至明英宗时才再次废止。在“申遗”过程中,南京市文物局、中山陵园管理局组成的九人工作组组长贺云翱发现,为朱元璋殉葬的宫妃葬地可能分布在三个地方,一处在今天陵西侧百米处,今植物园内;第二处在孝陵陵宫墙外西南角处,第三处位于明孝陵右侧,与东陵亦即太子陵遥遥相望。由此证明了洪武朝的殉葬制度确实存在。

历经沧桑的明孝陵,譬如石头生中的大象,重达数十吨,为何600年间没太多沉降?张治天表示,在神道的每尊石像生下,都填埋了大量六朝时期的砖块,作为基础。“这是经过精密磁测才确定的,六朝时期的墓砖多从沧波门附近取土烧制,那里的土含有大量的锰铁核。这些含有锰铁核的土烧制成的砖,其磁性比现代的黏土砖要强10多倍,而明城墙砖的磁性比现代的黏土砖的磁性还要弱。根据磁性的强弱,可以确定是六朝砖。”

明孝陵巨大的石头大象令人印象深刻。

光阴荏苒,旧物仍存。

明末清初,孔尚任作传奇《桃花扇》:“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可孔尚任也未曾想到的是,尽管舆图换稿,可残山其实不残,旧境也未必难掉——南京城,紫金山,积攒下的六朝遗事,终究如这石像生下的砖石一般,永久地留驻在这时空里。

“世遗”为何尚无中山陵

如今的明孝陵景区4号门附近,有一座不大的机关院落——中山陵管理局。明孝陵的日常管理工作,是交给中山陵管理局去做的。回顾明孝陵的“申遗”之路,中山陵管理局做了许多工作。2000年11月18日,南京市文物局、中山陵园管理局联合召开了“明孝陵申報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成立了九人联合小组,2001年1月,相继完成了各项前期工作。

2001年8月,明孝陵申报的中、英文两种文字的文本及录像、幻灯片等被递交到北京。中山陵管理局也完成了发掘考古遗迹的整修和环境保护项目的确认等相关工作。随后,明孝陵与北京十三陵一同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申报。

2003年7月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遗产”大家庭中的一员。

两个时空在此交集。

之后,与明孝陵同在钟山的中山陵“申遗”之事,屡屡被提及。中山陵管理局一开始感觉接下来的“申遗”会轻车熟路,没想到,真正等到中山陵“申遗”,已经是2010年的事了,且至今无实质进展。

中山陵管理局副局长廖锦汉回顾明孝陵申遗之成功,认为其主要在“申遗”过程中凸显了四方面的价值——首先,明孝陵的陵寝制作承前启后,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明陵之首,它的陵墓制度规范了明清两代500多年20多座帝王陵墓建筑风格和总体风貌。其次,明孝陵具有宏大有序的布局和优美的人文景观环境,它代表了中国14世纪皇家陵园的杰作。第三,明孝陵具有曲折蜿蜒,独一无二的神道布局,这种布局在中国少有,世界也少有。第四,明孝陵的人文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

再看“申遗”通常所说的几种可能条件——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可以表达人类观念的一种转变;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见证;是人类历史某个阶段的代表性建筑;是人类传统寄居地的杰出范例……这几方面,记者个人觉得中山陵还是有不少符合之处的。如青年设计师吕彦直采用琉璃瓦的中国传统建筑范式与工业时代的钢筋水泥建材、石材相结合,可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体现中华民族特点的建筑风格。此种风格,由吕彦直在中国建设师公会的同仁董大酉秉承,在1933年开建的“上海市运动场”(如今的江湾体育场)等建筑上有所体现,在再后来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中,董大酉又将此种风格体现出来。所以,中山陵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加之目前钟山上还有40多处国家级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类文物古迹遗存200多处,构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体系。如果学习明孝陵,主攻世界文化遗产,而非“文化自然都要抓”,未来或可有所突破。钟山深处,坐看苍黄的明孝陵,在这一点上,亦给后人以启示。

猜你喜欢
陵寝中山陵钟山
游中山陵
近40年清朝陵寝研究述评
金钟山秋色
慈湖蒋陵首次清明不开放
风雨90载中山陵
中山陵为何无墓志铭
青年学者风采 钟山
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