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大运河为纽带,推进文化一体化。
“从历史深处流出的大运河,打通了文明水路,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以及中国与邻近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了大运河的精神内涵——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评价。
中国大运河自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全长近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运河。和谐共生、合作双赢、开放包容是大运河文化的主旋律,这与当今世界所追求的和平与发展主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在集聚了大运河文明精华的长三角地区,以大运河为纽带推进文化一体化,乃至以此经验,建设文明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了必要与可能。
仲夏之夜,扬州东关城墙之外,清风徐来,杨柳依依,水波荡漾。现代的霓虹灯光点缀着2500年前修建的古运河,人们在河边散步、纳凉、歌舞、垂钓。当年隋炀帝兴建的大运河,其最早的基础就是这一段,当时名为邗沟。从这段古运河往东约2.5公里,就能倾听到如今仍在通航的京杭大运河的波涛。如果沿着京杭运河南下,越长江,经苏杭,再走连接杭甬的浙东运河,便可自当今世界大港宁波舟山港通江入海。
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这是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的三部分。大运河修建最初是为了军事用途,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凿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目的就是为了北上伐齐,开凿运河是为了运输兵马和战备物资。到了隋炀帝时期,国家已经统一,运河更重要的功能变为将粮食运往都城的通道,也就是开始发挥漕运的作用,这样的使命一直延续到清代。
当然,大运河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远不止其设计者最初着眼的军事与漕运。对于古代社会而言,大江大河之间的分水岭阻隔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这样的自然屏障并不像今天一样可以凭借发达的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方式来逾越,人工开凿运河是当时可行的最为实际的解决方案。
当大运河连通了江河湖海,人们发现,人员和物资交流便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文化的认同、国家的安定统一。“中国大运河对内连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外而言,大运河一端是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另一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现在谈论区域一体化,而文化的一体化其实是区域一体化的一个根本的基础。大运河不仅推进了中国国内各区域的文化认同,也在千年之前就开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这样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总撰稿人张谨眼中,大运河是一项“超级工程”。她认为,中国古代建造大运河的许多技术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古人的智慧在今天来看非常不可思议。
在修建大运河时,中国古代的大国工匠们有太多的技术创新让世界震撼: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复闸、梯级船闸,以及不用船闸的连续弯道设计,来满足航船在不同高度河段上的升降要求;最早在运河修建中使用夯土,解决了就地取材、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同期实施、快速推进工程的问题;面对黄河这样水势湍急、泥沙汹涌的河流,仍然创造出网格沉沙式堤防、用枝条芦苇堵决口这样的技术;调动大范围的水资源为运河补水,大范围改变了地貌,形成了巨大的湖泊以保障漕运,等等。
“如果大家了解了运河的‘超级工程,就会知道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我们需要宣扬这种价值,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正是从这里产生。”她说。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智慧的光芒并未消逝在千年历史的帷幕里,而是在今天依然鲜活地闪烁。大运河有约800公里河段当下仍可全年正常通航,是南北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服务国家的民生福祉。大运河流淌数千公里,造就了沿岸无数的水域风光;伴随着运河流域兴起的各类文化遗产,更是持续滋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
“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千年之前的诗人皮日休对隋唐大运河的评价。而在当下,我们更可以自信地说,大运河是一项凝聚我国经济命脉、交通动脉、生态主脉、历史文脉、情感血脉的伟大工程。放眼全球历史,也从未有其他运河像中国的大运河如此深刻地影响到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
在大运河沿线众多城市串起的璀璨文化项链中,如果一定要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夺目的一颗明珠,那无疑就是扬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座2500年来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扬州的一切。
扬州因运河而兴。
当年,吴王夫差下令在长江之滨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并在此地筑起邗城,这就是扬州的城市起源。运河带来的重要交通和战略地位,使得扬州在此之后出现多次繁盛。
扬州因运河而兴,在历史上公认有三次高峰。第一次是在汉代,天下大定以后,刘邦的侄儿刘濞被封为吴王,治所就在扬州(时称广陵),他利用當地自然资源,煮海为盐,开山铸钱。刘濞除疏通、利用邗沟水道进行交通运输外,还新开一条运盐河。运河水运让海盐贸易兴盛,带动了广陵城的繁华,一时间商贾云集、百姓富足。
在唐代,长江的入海口远比当下要靠西,大约在今天的靖江一带,扬州港常受海潮影响,这才有了李白诗中的“广陵潮”,也才有张若虚在扬州的瓜洲渡口写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千古绝唱。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扬州成为当时中国四大海港之一,大量海船进出国内都选择在此停泊。再加上隋唐大运河开通后,扬州占据连接运河与长江、通江达海的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其繁盛上升到了顶点,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经济文化都会。当时民谚有云:“扬一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