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资深媒体人 马 涛 供图/上海科味浓实业有限公司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防晒剂的研究仍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各式各样的防晒制品应运而生,人们对于防晒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科学家就发现了阳光照射与皮肤癌之间的相关性。之后,各国日化企业开始在实验室里研发各种用于防晒的产品配方,以消减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于人体的伤害。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防晒剂的研究仍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各式各样的防晒制品应运而生,人们对于防晒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上海科味浓实业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负责人 张慧雯
过去,防晒指数、防晒霜质地是人们选购防晒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如今行业和消费者又对防晒产品的安全性与温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化妆品原料供应商、上海科味浓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雯对此表示认同:“事实上,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搽在皮肤上的护肤品一定会被身体所吸收,而紫外线吸收剂的工作机理是在皮下完成光能的吸收与转化,所以人们对于防晒产品温和安全的关注是要更科学的。”
防晒产品的核心技术在于紫外线防护,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提供防晒保护和护肤体验的载体,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有效避开有害成分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不仅考验消费者以及舆论导向,也考验着各大化妆品生产企业以及防晒剂生产商的生产工艺。
上海科味浓实业有限公司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针对传统防晒剂及中间体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设备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良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慧雯介绍说:“科味浓团队对于紫外线吸收剂的研究不仅趋向于高质量化、多功能化、精细化,更注重寻求安全性更好、更具有广谱性能的紫外线吸收剂的配方与制备方法。”因此,科味浓团队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奥克立林。
奥克立林是国际上已经批准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它能同时吸收UVB和UVA,防护力和肤感都是可圈可点的,在国际防晒制品生产领域的使用率相当高,在许多高端的护肤品中更是使用频繁。目前,奥克立林在我国的使用也相当广泛,需求量很大,但对于奥克立林的合成方法,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都很少,合成路线比较单一,工艺还很不成熟,导致奥克立林的市场售价也居高不下。
从奥克立林的制备方法入手,科味浓团队开始了奥克立林、阿伏苯宗等一系列防晒剂制备工艺的改良项目。经研究显示,当化学防晒剂分子被皮肤吸收后,会借助其他成膜性物质在皮肤表面形成一道紫外线吞噬屏障,将紫外线吸收,以避免皮肤受到伤害。不过,被皮肤吸收的这部分防晒剂对皮肤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保障防晒效果和使用感受的基础上,改变防晒剂的提纯工艺,降低过敏几率是防晒产品改良创新的关键。
经科味浓研发团队改良后的阿伏苯宗和奥克立林产品,均采用高端的原材料和催化剂生产而成,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与传统的化学防晒剂的最大区别是更加温和。张慧雯表示,新工艺制备而成的防晒剂均为600+(g/mol)的大分子结构,较难渗透至深层皮肤,安全性相对较高,且解决了防晒剂一直存在的SPF值及PA值不稳定问题,为国内防晒产品的研发带来新的思路和机会。
另外,科味浓研发团队还以追求科技发展与自然持续的平衡为导向,策划解决了传统防晒剂制备方法反应周期长、产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新工艺选用的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效率高,选择性高,合成过程无需高温高压或有机溶剂就能发生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较少,对反应设备要求也比较低,不仅将产率提高到90%以上,也不会产生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省去了烦琐的后处理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得到的产品颜色浅、质量好、安全性高、市场竞争力强,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目前,科味浓团队遵循原料药GMP标准体系研发,生产的化妆品活性成分、合成香料、生物制剂等多项产品,都兼顾了防晒效能、皮肤安全性以及消费者使用感受,被广泛应用于防晒膏、霜、乳液等化妆品、紫外线吸收剂,甚至治疗药物中,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重视环境保护,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也让科味浓的防晒剂产品受到欧美企业的赏识,占据了同类产品的较大市场份额。
随着人们防晒意识的增强、防晒科学知识的累积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市场对于防晒产品的创新研发也将更加成熟。面对防晒剂制备技术不断更新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张慧雯提出了一些新理论。
张慧雯表示,未来科味浓技术团队将围绕“超越防晒”理念展开研发,更多地运用生物学机制、抗炎症成分来降低紫外线照射、可见光对于皮肤的影响和伤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紫外辐射的认识不断完善,抵御紫外辐射伤害的产品也越来越全面。相较于传统的防晒技术,或许现在我们应该开始思考,如何帮消费者达到有效的‘肌肤光谱环境管理’,这将是防晒产品更长远的技术发展方向。”